宗教、哲学与艺术永恒的主题是超越,静心是将超越理论付诸实践的第一步。宗教、哲学与艺术都把静心摆在基础位置,本书第一章也把“静”作为首要问题提出来。
“静”与“动”是一对重要的哲学范畴,“静”相对于“动”而言,它至少可以包括四个层面的意义:一是本体论,指宇宙世界本体的静止状态。二是认识论,认知意义上的“静”要求通过心灵的高度宁静,思想的高度人静,割断人各种感觉同周围环境的接触,以至于达到感觉不到自身和外界的境地,从而直接体认本体。求“静”是人类培养智慧的温床,从“静”的境界中证悟真知是人类获得智慧的有效途径。这早在我国古代就被哲人证明,儒家讲“静中觉物皆有春意”、“万物静观皆自得”;佛教强调戒、定、慧三无漏学,以禅定为中心,后证得“般若”智慧;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它们指的都是从“静”的境界中体悟真知。三是指事物静止的状态,作为事物存在状态的“静”,是指自然界物理现象的静止状态和人体休息的静态。四是养生论,求“静”是人类养生的基本方法,自然界的一切生命都是从“静”中充沛生命能量,在“动”中消亡凋零。人的生命也是如此,人需要充足的、有规律的休息与睡眠,才能维护往复不绝的生命动能与日新又新的生机。
求“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枢要,是儒释道三家的入门功夫。三家在效法自然法则的基础上,从自然的功用中总结出自家的“静观”理论与方法。孔子主张“知者动,仁者静”(《论语·雍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孟子提倡“尽心”、“知性”、“知天”、“存心养性”、“事天”;《大学》要求正心诚意,知止,定静,安虑得;《中庸》认为要知诚,尽性,与天地相参……儒家“静观”的精神原则是将私心、小心、我心浸泡在一整套伦理道德的海洋中,经过大浪淘沙式的过滤、洗练与升华,造就完美的人格,超越凡夫,而成圣人。佛教是把摈除杂念、专心致志、观悟四谛、真心息忘的静心、禅定作为首要任务,并建立了一系列静心方法,如天台宗的止观法,净土宗的念佛号,藏密的秘咒,禅宗的直指人心、明心见性等。道家道教静心的理论、方法体系除吸收了不少儒释的东西外,更拥有自己独创的见地,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切实可行,收效甚快,如老子“主静”说,庄子“心斋”、“坐忘”,司马承祯“三戒五渐七阶之说”以及内丹南北二宗的修心法门、李涵虚的“九层炼心法门”等都是道家道教修心的经典论述。
一、道家道教“虚静”观
1.道教“虚静”观的来源
对道家道教来说,“虚静”就是在“无常”的世界中求得“常清静”。在中国,“静”的历史源远流长,史上最先提出“虚静”的是道家的创始人——老子,主“静”说是老子思想的重要特点。老子认为“静为躁君”,“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①,“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静,静日复命,复命日常,知常日明”②。老子是把“静态”作为事物本然、本质的状态描述的。老子哲学给予“静”很高的地位,将“静”放在矛盾的主要方面,认为“道”本身也是“寂静”的,“寂兮”、“寥兮”是“道”的存在方式。
老子继而提出“致虚极,守静笃”③,“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④,以此为证“道”的方法。老子指出人类知识的顺行积累是科学创造的客观规律,但“为道”却与这条路线相逆,修道就是要将外在的知识、情感彻底抛弃掉,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扰,这时心灵的虚静才能真正充盈,才能在修道超越的过程中发挥“无不为”的作用。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