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道教美学探索:内丹与中国器乐艺术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1477571
  • 作      者:
    蔡钊著
  • 出 版 社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蔡钊,1994-2000年就读于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琵琶专业,获文学学士、文学硕士学位,是西南地区首位琵琶专业硕士研究生;2000年到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任教至今,2001-2004年就读予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获哲学博士学位;2006-200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博士后流动站做研究工作。现为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中国道教、中国音乐美学、琵琶教学与演奏。已在《四川大学学报》《宗教学研究》《黄钟》《音乐探索》等CSSCI期刊上发表十余篇学术论文。
展开
内容介绍
  《成都道教文化系列丛书·道教美学探索:内丹与中国器乐艺术研究》把“道-美-境界”作为内丹与中国器乐艺术的哲学基础,也是研究道教美学的理论前提。继绪论之后,全书共分九章。
  《成都道教文化系列丛书·道教美学探索:内丹与中国器乐艺术研究》选择了道教与中国文学艺术关系这一宏大课题的一个节点,深入探索,开创性求解,为中国器乐哲学的学科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展开
精彩书摘
  宗教、哲学与艺术永恒的主题是超越,静心是将超越理论付诸实践的第一步。宗教、哲学与艺术都把静心摆在基础位置,本书第一章也把“静”作为首要问题提出来。
  “静”与“动”是一对重要的哲学范畴,“静”相对于“动”而言,它至少可以包括四个层面的意义:一是本体论,指宇宙世界本体的静止状态。二是认识论,认知意义上的“静”要求通过心灵的高度宁静,思想的高度人静,割断人各种感觉同周围环境的接触,以至于达到感觉不到自身和外界的境地,从而直接体认本体。求“静”是人类培养智慧的温床,从“静”的境界中证悟真知是人类获得智慧的有效途径。这早在我国古代就被哲人证明,儒家讲“静中觉物皆有春意”、“万物静观皆自得”;佛教强调戒、定、慧三无漏学,以禅定为中心,后证得“般若”智慧;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它们指的都是从“静”的境界中体悟真知。三是指事物静止的状态,作为事物存在状态的“静”,是指自然界物理现象的静止状态和人体休息的静态。四是养生论,求“静”是人类养生的基本方法,自然界的一切生命都是从“静”中充沛生命能量,在“动”中消亡凋零。人的生命也是如此,人需要充足的、有规律的休息与睡眠,才能维护往复不绝的生命动能与日新又新的生机。
  求“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枢要,是儒释道三家的入门功夫。三家在效法自然法则的基础上,从自然的功用中总结出自家的“静观”理论与方法。孔子主张“知者动,仁者静”(《论语·雍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孟子提倡“尽心”、“知性”、“知天”、“存心养性”、“事天”;《大学》要求正心诚意,知止,定静,安虑得;《中庸》认为要知诚,尽性,与天地相参……儒家“静观”的精神原则是将私心、小心、我心浸泡在一整套伦理道德的海洋中,经过大浪淘沙式的过滤、洗练与升华,造就完美的人格,超越凡夫,而成圣人。佛教是把摈除杂念、专心致志、观悟四谛、真心息忘的静心、禅定作为首要任务,并建立了一系列静心方法,如天台宗的止观法,净土宗的念佛号,藏密的秘咒,禅宗的直指人心、明心见性等。道家道教静心的理论、方法体系除吸收了不少儒释的东西外,更拥有自己独创的见地,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切实可行,收效甚快,如老子“主静”说,庄子“心斋”、“坐忘”,司马承祯“三戒五渐七阶之说”以及内丹南北二宗的修心法门、李涵虚的“九层炼心法门”等都是道家道教修心的经典论述。
  一、道家道教“虚静”观
  1.道教“虚静”观的来源
  对道家道教来说,“虚静”就是在“无常”的世界中求得“常清静”。在中国,“静”的历史源远流长,史上最先提出“虚静”的是道家的创始人——老子,主“静”说是老子思想的重要特点。老子认为“静为躁君”,“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①,“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静,静日复命,复命日常,知常日明”②。老子是把“静态”作为事物本然、本质的状态描述的。老子哲学给予“静”很高的地位,将“静”放在矛盾的主要方面,认为“道”本身也是“寂静”的,“寂兮”、“寥兮”是“道”的存在方式。
  老子继而提出“致虚极,守静笃”③,“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④,以此为证“道”的方法。老子指出人类知识的顺行积累是科学创造的客观规律,但“为道”却与这条路线相逆,修道就是要将外在的知识、情感彻底抛弃掉,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扰,这时心灵的虚静才能真正充盈,才能在修道超越的过程中发挥“无不为”的作用。
  ……
展开
目录
绪论
一、研究的理论前提:“道-美-境界”是内丹与中国器乐艺术之哲学基础
二、道教美学、内丹、中国器乐艺术的研究现状
三、“道教美学探索——内丹与中国器乐艺术研究”的哲学范畴、预期目的及创新点
四、研究的难点、原则、方法

第一章 虚静
一、道家道教“虚静”观
二、内丹虚静法
三、中国器乐艺术“虚静”之理
四、中国器乐艺术“虚静”实践
五、道教美学“道-美-境界-虚静”范畴论
六、虚静艺术人生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 炼气
一、道家哲学“气”本体论
二、道教行气法
三、道教美学“道-气-生-美”论
四、中国器乐艺术“气韵”之美
五、中国器乐艺术“气韵”实践
六、“气韵本乎游心

第三章 形神
一、道家“形”、“神”范畴
二、内丹中的“形”、“神”——性命
三、道教美学“道-美-境界形神俱妙”范畴
四、中国器乐艺术“形神俱妙”的追求
五、“形似-气韵传神”之关系
六、中国器乐艺术的最高范畴神韵

第四章 逆返
一、老子“逆返”思想
二、内丹“逆返”修炼
三、道教美学“道-美-境界逆返”范畴
四、中国器乐艺术“逆返”之理
五、中国器乐艺术“逆返”实践

第五章 圆和
一、道家“圆和”哲学
二、内丹“圆和”实践
三、道教美学“道-美-境界-圆和”范畴
四、中国器乐艺术“圆和”之美
五、中国器乐艺术“圆和”实践

第六章 贵柔
一、老子“贵柔”哲学
二、内丹“贵柔”法
三、中国器乐演奏的“柔”道
四、中国器乐艺术的阴柔之美
五、道教美学“道-美-境界-阴柔”论
六、柔韧才是新道学文化及中国器乐艺术的真谛

第七章 顿悟
一、道教之“悟”述要
二、内丹“顿悟”法与中国器乐艺术“悟”之比较
三、道教美学之“悟”-一种审美认知方式
四、中国器乐“神韵”之心授——“灵性思维”的教学法

第八章 无为
一、老庄“无为”说
……
第九章 天人合一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