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要:忍耐 吃亏 糊涂》:
当面临不如意的事时,我们只有“忍耐”,需要相信目前虽处在劣境中,但总有峰回路转之时,以此来不断提醒自己忍受现在的痛苦,等待时来运转。这种对前途抱乐观的希望使得忍耐有了价值。所以,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自会有成功的一天。正所谓,龙蛇之蛰,求存身也;尺蠖之屈,以求伸也。
一个埋头成功的人,不但能够安心忍,还要善于在忍耐中,时刻警惕着事态的发展。他们从来不会停止有效的抗争和拼搏,只要有一丝一毫的可能,他们就不会罢手,而是为自己的成功,争取哪怕一点点的机会。如果没有这样的良机,他们就会努力用自己的智慧和拼搏,影响事态的发展,为自己创造机会。
机会不是等来的,消极的等待,可能会降低我们的敏锐和警觉;机会是自己把握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自己创造的,靠自己的拼搏争取的。一个良好的时机,只要我们能及时地把握,就可以成为我们改变命运的关键。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任何一个人间奇迹,都是靠坚忍不拔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去完成的。
春秋初期的郑国。郑国在郑武公的治理之下,逐渐强大起来了,成为当时的大国。郑武公的夫人名叫武姜,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寤生,虽然机智多谋,继承武公做了郑国国君,却仍然不蒙武姜喜爱;小儿子共叔段,深受武姜宠爱,武姜很想让他做国君,但最终也没有成功。
共叔段生得高大俊美,武姜越看越是喜欢。等到庄公即位做了国君之后,武姜要求给小儿子共叔段分封到制邑去。制邑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分封到这里的人,很容易依靠良好的地理条件,割据称王,对抗郑国中央政府。武姜为小儿子申请这块封地,正是看中了这块封地的优越条件,想要小儿子摆脱庄公的控制,分庭抗礼,甚至取庄公而代之。
母亲和弟弟结成了联盟,想要对抗自己,这份心思,庄公怎么会看不出来。可是他们的阴谋毕竟没有暴露,于情于理,庄公不能拒绝对弟弟的分封。所以对武姜别有用心的无理要求,庄公忍耐了下来。他答应了对弟弟分封,但是制邑不能给,那就封到京这个地方吧。
京是个大城,比制邑大许多,也繁华许多,而且离国都新郑不远。在武姜和共叔段看来,真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因为京的位置,遏制国都西北的交通要道,近可以直取国都,运气好的话可以直接取代庄公的位置,轻而易举的达到目标;远可以收服西北边疆的地盘,扩大自己的势力,和郑国中央叫板。
傻瓜总是自以为是天下最聪明的人,他们不能忍,过早的行动,暴露了自己的目标,惊起对手的提防,从而把自己置于骑虎难下的境地,处于对手的监视之中,使大好的资源,白白的丧失了利用的价值,武姜和共叔段在这场博弈中,以他们的特殊身份,本来具有很大的胜算。但是他们太没有耐心,过早地亮出了自己的底牌。这就容易为对手所败。
而庄公就是这样的一个对手。他表面上很宽宏大量,把共叔段分封到京这个比制邑还要重要的地方,其实这个分封却包藏了祸心。因为按照郑国的法律,国内最大的城邑也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而京邑已经超过这个标准了。换句话来说,不管共叔段是否叛乱,如果庄公有需要,随时都有借口对他进行惩罚。更何况,京虽然离国都非常近,但是毕竟没有国都武装力量的强大,只要做好防备,共叔段的那些势力,根本不值一提,反而有利于庄公就近对他们进行监视和侦察。
庄公答应武姜的无理要求,表面是忍,实际上却是搏,而且这个搏虽然进攻性十足,却在忍让的掩护下进行,具有非常好的隐蔽性,对手很难发现。庄公的忍,不动声色,不花费一点成本,却促使对手误判形势,为他们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得到京这个大城之后,共叔段认为更没有必要忍了,他要加快行动。首先他吞并了西北边疆的许多城邑,扩大了自己的势力范围。然后就开始修筑城墙,加强军队训练,摆出了一副进攻的姿态。
共叔段太性急了,他根本不想一下,作为郑国的臣子,他的行为已经迹同公然反叛,而失去了道义上的基础。试想,有多少人会支持和同情一个叛徒呢?他手下的兵将,也许不敢违抗他的命令,但是除了少数死党之外,又有多少人真正听从他的命令,在关键时刻去反叛自己的祖国呢?如果他能够安心忍下来,躲过庄公的监视,出其不意的发动宫廷政变,奋力一搏,或许还有成功的可能。那又完全是阴谋的范畴了,而阴谋,哪有事先大张旗鼓,不暗地拼搏而明火执仗的呢?当他的阴谋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当他的目的已经被对手发现,他还能成功吗?共叔段不能忍一时,失去的将是他的前途,乃至身家性命。
反观郑庄公,他对共叔段的行为了如指掌,却一忍再忍。最后连他部下许多人都忍不下去了,纷纷劝庄公灭了共叔段。但是庄公平息了部下的冲动,仍然按兵不动。庄公的忍,是明松暗紧,其实他拼搏的脚步一点也没有停留过。小不忍则乱大谋。他需要一个时机,需要一个证据,他需要把对手的阴谋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当对手彻底暴露的时候,就是宣布他们彻底失败的时候。机会果然来了。按捺不住的共叔段,把庄公的忍让当成了懦弱,他根本没有注意到庄公那张早就绷紧了的、暗中张开的大网。他暗中勾结武姜,企图里应外合,袭击国都,灭掉庄公。却没有料到,这一步早就落到庄公的算计之中。证据掌握到了,忍让许久的庄公终于长出了一口气,他看准了对手的软肋,发出致命的一搏。枉逞血气之勇的共叔段和愚蠢的武姜,根本没有意识到庄公会有如此力度的反击,结果血本无归,不但自己成了庄公的手下败将,多年的苦心经营的成本,一起付之东流。
所以,共叔段和庄公的较量,在一个忍字分出高下。庄公安心忍,忍让的同时,暗地里却加强了搏的意识和行动;共叔段不能忍,保持着进攻的势头,面对强大的对手,摆出一副势不两立的架势,最终却陷入布置好的罗网,一败涂地。忍耐实在是隐性无声的坚强,经历挫折后的持重,是自我控制的智慧。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