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开放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
古典经济学关于分工和专业化的很多息想被后来的很多经济学家如杨小凯和保罗·罗默(PaulRomer)所继承和发扬,在新经济增长理论中得到重生。李嘉图模型可以进行扩展,如DFS模型(RudigerDornbusch,Stan—leyFischer和PaulSamuelson,1977),在李嘉图模型中引进了汇率、相对劳动投入、相对工资、运输成本等。在今天,古典主义的国际贸易模型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检验,比如,单位产出的劳动成本在比较不同国家不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时得到广泛应用。
二、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的贸易与经济增长思想。
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之后,主流经济学的“凯恩斯革命”引发了对经济增长的重新思考。哈罗德(Harrod,1938)提出了主流经济学中第一个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其后多马(Domar,1946)独立提出与哈罗德模型相似的多马模型,哈罗德一多马模型奠定了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20世纪50年代,经济增长理论研究从哈罗德一多马模型转向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核心就是索洛一斯旺模型。索洛(Solow,1956)于1956年发表了《关于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个贡献》,同年斯旺(Swan,1956)也独立提出了类似的增长模型,索洛一斯旺模型标志着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开始创建,成为其后半个世纪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研究的出发基准。在哈罗德一多马模型的基础上,索洛一斯旺模型引入了资本和劳动完全替代的新古典生产函数,并将哈罗德一多马模型的三个外生变量:资本一产出比、资本一劳动比、劳动生产率内生化。以索洛一斯旺模型为基础,新古典经济学家证明了经济增长的长期收敛。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