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135434
  • 作      者:
    刘思华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刘思华,1940年3月生,湖北云梦人,中共党员。1964年毕业于原湖北大学经济系。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曾在原中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工作。1977年调入广西大学工作,1991年调入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作。现任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资深研究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生态文明与可持续经济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顾问,世界经济发展学会和中国人的发展经济学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生态经济教育委员会会长等。最早创立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学说和生态文明与绿色经济理论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理论家;是中国生态经济学的创立者之一,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奠基人与创立者。发表论文340余篇,出版独著、合著、主编著作50部;曾主持“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规划项目《生态文明与绿色低碳经济发展论丛》(12部),并获2011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目前正在主持“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规划项目《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丛书》(50部)。获国家级、省(自治区)级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和国际奖14项,其中《理论生态经济学若干问题研究》(1989)荣获1995年全国高校首届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2006)在法国巴黎荣获2009年首届世界政治经济学杰出成果奖,本书已出土耳其文2卷本(2013)。
展开
内容介绍
  《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修订版)》出版7年来,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学界都认为《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修订版)》在当今世界学界率先提出了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新命题,首创了一门新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并初步建立了理论体系,故荣获2009年首届世界政治经济学杰出成果奖。随着生态马克思主义和这一新学科的影响不断扩大,不仅学者专家,而且普遍干部、工农群众也会对《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修订版)》有需求。其次,《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修订版)》的一个理论主旨和问题域,就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修订版把作者和助手方教授根据《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修订版)》理论所写的四篇文章作为附录收集在书尾,使《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修订版)》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适应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思想,对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
精彩书摘
  《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修订版)》:
  近三十年来,笔者在阐述生态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时,反复强调生态基础论这个马克思主义观点: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普遍规律。只是工业革命在创建工业文明的过程中极大破坏了它的自然生态基础,违背了这个客观规律,由此受到自然生态规律的无情惩罚,迫使人类进行深刻反省,才认识到自然生态不仅是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发展的基础,更是现代新文明发展的基础。因此,生态经济学认为,自然生态系统是社会经济系统的基础,自然生态系统是现代人类实践活动尤其是经济实践活动的基础。
  按照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的客观要求,现代人类生存同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自然生态为基础;现代人类实践活动尤其是经济实践活动必须以自然生态为基础。这就是说,现代人类一切实践活动都必须以良性循环的自然生态系统与生态资源的持久、稳定的供给能力为基础,才能使现代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运行与发展“绝对建立在生态基础上”,①并确保这种基础受到绝对保护,使其能够长期地、稳定地支撑现代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任何地方的经济发展,“都要坚持以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为基础,这样的发展才是健康的和可持续的”。②
  2.自然界对于人类的优先地位理论为人类实践活动的生态优先原则提供了理论依据。承认和坚持自然界对于人类及人类社会的优先地位,在人类一切实践活动中就必须遵守和坚持生态优先原则。按照自然界在人类生存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的优先性,生态应该也必须优先,这是生态在人类实践活动中享有优先权的一种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过程。当今人类文明正在进入生态文明时代,自然界对于人类及人类社会的制约性和人类及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的依存性更加明显和更加突出,因而,我们完全可以说,生态优先规律不仅是(或应该是)世界系统运行的基本规律,而且也是(或应该是)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最高法则。①因此,在人类社会的经济实践活动中,必须坚持经济实践活动的生态合理性优先于经济合理性和技术合理性,现代人类的经济实践活动的一切经济技术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应该服从于是否符合生态合理性的判断。②可见,生态优先原则为我们坚持把保持生态环境循环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供了科学依据。
  3.人类正确处理同自然的关系,首先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马克思的自然界对于人类的优先地位理论告诉我们,自然界(包括人化的自然)有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运动规律,人类实践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才能能动利用、改变自然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而人的实践活动的目的每次成功地实现,恰恰正是人的实践活动遵从了自然及其运动规律。
  然而,长期以来,现代人类的实践活动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相互关系及两者统一的客观要求;尤其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学说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因为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所以,在经济建设中往往既不按经济规律办事,又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尤其无视物质自然界的固有规律性,突出表现在不遵循生态优先规律。
  ……
展开
目录
修订版前言
绪论
一、马克思学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科学真理
二、从马克思学说的整体性解读马克思的生态学与
生态经济思想
三、马克思经济学的人学与生态学特征
四、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第一篇 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 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的哲学基础
一、“自然界的优先地位”的哲学与经济学之统一的科学论断
二、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哲学与经济学相统一的光辉思想
第二章 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的社会学基础
一、自然和社会整体性的社会学与经济学之统
二、经济社会形态的演进和人类文明形态的演变之统
三、科学共产主义学说中的生态经济意蕴
第三章 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的经济学基础
一、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下生态经济关系的根本对立
二、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的若干重要经济理论基础
三、马克思是自然生态环境内因论的思想先驱
第四章 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的生态学基础
一、从生态向度揭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对抗性矛盾
二、马克思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理论的生态文明意蕴
三、马克思自然环境经济学哲学中的自然产品与自然价值

第二篇 马克思生态经济学说的总体构架
第五章 二重性理论
一、人的二重性理论
二、劳动的二重性理论
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理论
四、商品的二重性理论
五、经济运动的二重性理论
第六章 物质变换理论
一、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概念的科学含义与本质特征
二、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基本形式及不同社会形态下的表现
三、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能够合理调节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
第七章 全面生产理论
一、马克思全面生产的内涵与构成
二、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构建与演变的简略考察
……
第三篇 马克思发展理论的生态经济意蕴与当代的新发展
附录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