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智慧心理学的理论探索与应用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4453264
  • 作      者:
    汪凤炎,郑红著
  • 出 版 社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汪凤炎,心理学博士,教育学博士后。现任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道德教育研究所副所长。主攻中国文化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独著3部,合著4部(第一作者),主编教材3部;发表论文近50篇。曾获教育部第六届中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三等奖、中国图书奖等。2011年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
  
  郑红,心理学博士。现任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攻认知心理学与中国文化心理学。出版合著4部(第二作者),参编教材2部;在CSSCI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含第二作者)。合著(第二作者)获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文化心理学丛书:智慧心理学的理论探索与应用研究》在妥善借鉴和吸收中西方智慧心理学思想精义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首次提出智慧的德才兼备理论,其核心内容有四:(1)对智慧的新界定,主张智慧是个体在其智力与知识的基础上,经由经验与练习习得的一种德才兼备的综合心理素质。所以,良好品德与聪明才智的合金是智慧的本质。(2)对智慧结构的新看法,认为智慧由德与才两部分组成。智慧必须含有足够的善,智慧中的善主要有动机上的善、效果上的善和手段上的善;智慧中的聪明才智主要由正常乃至高水平的智力、足够用的实用知识和良好的思维方式三部分构成。(3)对智慧的新分类,依据智慧包含的才能的性质不同,将智慧分为人慧和物慧;依据智慧包含的创造是真创造还是类创造,将智慧分为真智慧和类智慧。(4)对影响智慧生成与发展因素的新看法,主张用五因素交互作用论来解释影响智慧生成与发展的诸因素。随后,以智慧的德才兼备理论为依据,首次系统、深刻地探讨了培育智慧的通用策略以及培育德慧与物慧的策略。
展开
精彩书摘
  一般而言,运用实验室实验法,研究者处于主动地位,可以有计划地引起或改变某种急需研究的心理与行为现象,不必消极等待它们的自然发生;便于严格控制各种无关因素,做到对实验过程进行精细观察,并通过专门仪器进行客观测试和记录实验数据,从而有较高的信度与一定的效度;研究者也可以改变各种条件,多次重复进行实验,认真仔细地进行核验,揭示条件与现象的函数关系,掌握某种心理现象产生的规律。这样,它较为适合用来研究心理过程和某些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不过,实验研究中对变量的操纵难免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且无法排除所有的无关变量,而且实验法对心理过程的操作性和量化要求很高,大大限制了实验法的应用。同时,实验本身人为性较强,严格的实验室实验,在抽样、变量数量与水平、实验处理、实验环境、实验方法等方面都采取了严格控制,易降低其研究结果的文化生态效度。这样,它在研究人的高级心理(如人格、意志与爱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结果,单一的、严格的、人为的实验研究受到众多的批评,而更生活化、生态化、强调实际应用的现场实验与多因素实验则受到广泛的重视。①自然实验法的实验情境较接近人的真实生活情境,又兼有观察法与实验法的优点,常被广泛用于研究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不过,自然实验法因对无关变量的控制不够严格,因而结论的可靠性有时会大打折扣;而且,在使用自然实验法时,有时因不易操作自变量,往往虽耗时、耗力,却不易取得理想结果。
  根据实验过程是否真实展开,可以将实验法分为真实实验法与思想实验法。真实实验法指在真实的实验室情境中或真实的自然条件下进行的实验。思想实验法也叫“假想实验”、“理想实验”、“思维实验”,指按照真实实验或实物实验模式,在已有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在思想中把研究对象置于理想化条件下或在假想的实验仪器设备下进行操作,以考察其运动、变化过程,发现其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根据是否可以物化,分为不可物化型和可物化型。②真实实验因真实发生了,其结果的可靠性高;不过,受制于物质、技术条件上的限制以及遵守科研人员的伦理道德规范与法律等因素,有时一些实验无法采用真实实验法进行。这样,为了不违背伦理道德规范和法律,为了克服在物质、技术条件上的限制,有时也可采用思想实验。当然,思想实验因其仅停留在思想层面,没有具体实施,有时很难取得可靠结果。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讲清两个问题
第一节 为什么要研究智慧心理学
一、培育大批智慧者,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的建设
二、科学开展智慧教育
三、弘扬中西智慧观的精义,看清中西智慧观的文化差异
四、加深中国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促进中国心理学的建设
第二节 怎样研究智慧心理学
一、心理学理论研究与理论分析法
二、语义分析法
三、深度比较法
四、实证法

第二章 德与才:智慧心理学中的一对关系
第一节 德与才关系上常见的错误观念
一、“仁者无敌”
二、“智者无敌”
三、“缺德者无敌”
四、“只要拥有强大家庭背景就可无敌”
第二节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德与才之间关系的本来面貌
一、聪明才智的运用与良好品德的发展
二、品德的良善与聪明才智的发展
第三节 促进德与才和谐发展:智慧教育的应有旨趣
一、智慧教育应追求良好品德与聪明才智的和谐发展
二、智慧教育应避免两类“残疾人”的产生

第三章 智慧及其分类:回顾与反思
第一节 中西哲学史上的经典智慧观
一、西方哲学史上的经典智慧观
二、中国哲学史上的经典智慧观
第二节 中西心理学中的经典智慧观
一、智慧主要是人的一种良好生活方式
二、智慧主要是人的一种特殊思维方式
三、智慧是一种知识
四、智慧主要是人的一种智力或能力
五、智慧主要是人的一种综合素质
六、智慧是一种历程
第三节 智慧的分类:回顾
一、真智慧与伪智慧
二、理论智慧、实践智慧与认知智慧似
三、常规智慧与应变智慧
四、个人智慧与一般智慧
五、个体智慧与集体智慧

第四章 智慧的德才兼备理论:对智慧的新探索
第一节 智慧的德才兼备理论:理论建构
一、对智慧的界定
二、智慧结构
三、智慧的新分类及其教育意义
四、影响智慧生成与发展的因素
第二节 智慧的德才兼备理论:实证研究
一、中德大学生智慧者提名的跨文化研究
二、智慧者/聪明者/愚蠢者的提名研究
三、智慧的正例与反例研究
四、总讨论及总结论

第五章 修德育才:培育智慧的通用策略
第一节 不断完善个体的道德品质
培育个体道德品质与人格素质必须坚守的原则
二、注重培育节制、责任、诚信、仁爱与公平公正等品质
第二节 多管齐下培育个体的聪明才智
一、采取切实可行的方式提高个体的智力
二、按“六度”标准提高个体的知识素养,并善于“转识成智”
三、帮助个体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
四、帮助个体掌握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三节 智慧教育的基本原则、课程和保障措施
一、智慧教育的基本原则
二、智慧教育课程
三、完善智慧教育的保障措施

第六章 修德育才:培育德慧与物慧的策略
第一节 培育德慧的策略
一、培育德慧的通用策略
二、三种子类型德慧的培育策略
第二节 培育物慧的策略
一、环境是影响个体创造力的外部变量
二、培育兼具创新动机与创新素质的个体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