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调解技能与实践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7806110
  • 作      者:
    刘建明主编
  • 出 版 社 :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调解技能与实践/法学专业实训课程系列教材》从介绍调解的概念和特征入手,着重分析了人民调解、法院调解和行政调解等主要调解方式的同异,并以人民调解、法院调解和行政调解为分析对象,概括了三者之间的共有原则,特别是各自的独有原则,以使读者更清晰地了解人民调解的特殊性质。作为一本实践性、应用性为主的教材,《调解技能与实践/法学专业实训课程系列教材》的核心重点通过对调解人员的实地走访及调解现场实际观摩,总结出在调解准备、调解初始、调解聚集、调解破冰和调解结束各阶段的调解技能和调解策略,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二)我国民间纠纷的类型
  在我国,民间纠纷的类型可以按照发生纠纷的主体来分,分为家庭成员之间的纠纷、邻里之间的纠纷和宗族之间的纠纷。
  家庭纠纷主要是指家庭成员内部的纠纷。家庭纠纷大都因日常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在处理家庭事务、人情往来、财产添置或处置、家务劳动的分担、对老人的赡养、遗产继承、分家立户方面引起的矛盾与纠纷。这些纠纷主要集中于父母与子女关系、婆媳关系、翁婿关系、妯娌关系等。家庭是社会的组成细胞,家庭成员的关系极为亲密,由婚姻和血缘连接,家庭成员间有互相扶养帮助的义务。
  邻里纠纷就是以地缘相邻关系而形成的街坊、邻里之间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争执。邻里纠纷主要表现在公用的楼道内,堆放杂物、乱倒垃圾,乱停乱放各种车辆;建筑物间距而影响邻居通风采光;环境噪声污染,扰乱邻居生活;公共设施被肆意占用;邻里间互不谅解,互不支持,以邻为壑,搬弄是非,或因宅界、小孩打架闹事处理不当等矛盾激化而引起的民事纠纷。
  宗族纠纷主要是指某一地区的家庭宗族组织之间因土地使用、村民选举等产生的纠纷与矛盾。家庭宗族是封建地域性组织,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奠基在小生产的闭塞的自然经济之上,存在了许多世纪。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旧中国政治支柱之一的封建家庭宗族制度,随着旧中国的覆亡而同归于尽了,但作为观念形态的家庭宗族思想却还残存于某些人的头脑中。近年来,我国不少农村地区,尤其是边远山区,封建宗族活动有所抬头,特别是村民选举等促进农村民主化进程的活动也往往受到家族的左右,大姓村民的利益受到保护,而小姓村民的权益则被忽视甚至侵害;而且,因宗族纠纷而结伙斗殴的事也时有发生。人们信奉“亲只三代,族有万载”的训条,寻求族人之间的互相帮助保护,往往因一些鸡毛蒜皮之事形成家族间的恶性纠纷甚至械斗,严重破坏了农村的社会秩序。因此,宗族纠纷往往影响大、涉及面广,容易上升激化成群体性事件,有的纠纷还牵涉到历史问题,比较复杂。
  民间纠纷还可以按照发生纠纷原因分类,分为:一是生产纠纷,即在生产过程中,因宅基、园林权属、水系利用、排灌抗灾、生产操作而引起的纠纷;二是经济纠纷,即在经营和消费活动中因合同、债务、经济往来、利益分配等产生的纠纷;三是工作纠纷,即在城镇与农村的各行各种中,因为履行工作职责或为完成某项具体任务,涉及同事、同行等的切身利益,而产生一些工作矛盾和冲突。如在实施村镇规划、落实计划种植、兴修水利、抗旱防涝、殡葬改革、计划生育等工作中,若村组干部急于求成,忽视了思想工作,单纯采取行政手段,往往易诱发群众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引起干群之间的对立。
  民间纠纷从纠纷的表现形式来分,可以分为婚姻家庭纠纷和生产经营权纠纷。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调解概述
一、纠纷与纠纷多元化
(一)纠纷、民事纠纷与民间纠纷
(二)我国民间纠纷的类型
(三)民间纠纷的解决机制
二、调解的概念及特征
(一)调解的概念
(二)调解的特征
三、调解的类型
(一)人民调解
(二)诉讼调解
(三)行政调解
(四)仲裁机关调解
(五)社会调解组织的调解

第二章 调解的基本原则
一、调解的共同原则
(一)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原则
(二)诚信原则
(三)独立性(中立性)和公正性原则
二、法院调解的特有原则
(一)真实原则
(二)保密原则
(三)调解协议可强制执行原则
三、人民调解的特有原则
(一)不违背法律法规政策原则
(二)尊重当事人诉讼权利原则
(三)主动调解原则
(四)便民利民原则

第三章 调解主体
一、人民法院
(一)委托调解的调解主体应当是接受委托的主体
(二)协助调解的调解主体是人民法院
(三)立案调解的调解主体也是人民法院
二、行政调解的调解主体——行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一)行政机关
(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三、人民调解的调解主体
(一)村、居(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
(二)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
(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调解委员会
(四)区域性、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
四、仲裁调解的调解主体
五、社会调解的调解主体

第四章 调解员及其职业素养
一、调解员
(一)诉讼调解的调解员
(二)行政调解的调解员
(三)人民调解的调解员
二、调解员的专业素养
(一)知识素质
(二)能力素质
(三)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调解员的职业道德
(一)充分尊重当事人的自愿、自决
(二)调解中立公平
(三)调解利益无涉
(四)为当事人保密
(五)调解员的勤勉尽责

第五章 调解的适用范围
一、人民法院调解的适用范围
二、人民调解的适用范围
三、行政调解的适用范围
(一)人民政府调解的适用范围
(二)政府职能部门调解的适用范围
四、仲裁机关调解的适用范围
五、行业内部调解组织调解的适用范围
(一)劳动争议调解机构调解的适用范围
(二)"医调委"调解的适用范围

第六章 调解的准备阶段
一、调解员在调解准备阶段的工作目标
(一)初步了解案件基本事实及双方当事人的状况
(二)评估并确认当事人申请调解的意愿
(三)拟定合理的调解方案
二、调解准备阶段的工作步骤
(一)向当事人发送调解通知
(二)协助当事人选择调解员
(三)初步会谈
(四)当事人信息和调解能力的评估
(五)提供解决纠纷的其他途径
(六)进一步确认调解意愿
(七)调解准备
三、调解准备阶段的实务技巧与策略
(一)会见当事人的程序、方法与技巧
(二)案件调解可行性评估
(三)调解员与当事人之间沟通、互信的技巧与策略
(四)发现与归纳案件争议焦点的技巧与策略

第七章 正式调解的初始阶段
一、调解初始阶段的工作目的
(一)向当事人介绍调解基本规则
(二)再次确认调解需求,拟定调解主题
(三)当事人陈述案情,表明各自的立场与诉求
二、调解初始阶段的工作步骤
(一)调解员的开场白
(二)解释并确认调解基本规则
(三)引导当事人陈述案件事件及调解诉求
三、调解初始阶段的实务技巧与策略
(一)积极引导
(二)倾听
(三)积极干预(截断与制止)
(四)鼓励倾诉与认同
(五)疏导与安抚

第八章 调解的聚焦阶段
一、调解聚焦阶段的工作目标
(一)善解人意,及时归纳
(二)增进理解,寻求共鸣
(三)权衡利益,保持公平
二、调解聚焦阶段的工作步骤
(一)总结当事人的观点
(二)探研引发冲突的原因
(三)寻求解决方案
三、调解聚焦阶段的实务技巧与策略
(一)换位思考
(二)探究与问话
(三)确认与澄清
(四)自我开放与经验分享
(五)总结与概括

第九章 调解的破冰阶段
一、调解工作的目标
(一)进一步促进双方当事人的互信与沟通
(二)立足现实,松动各自立场
(三)缩小需求差距,平衡各自利益
二、调解破冰阶段的工作步骤
(一)发现当事人之间存在的冲突与矛盾
(二)研判和确认产生冲突的原因
(三)破局——寻求解决方案
三、调解破冰阶段的实务技巧与策略
(一)立足现实,分析利弊得失
(二)平衡权力,支持弱势
(三)积极、正向的转念开导
(四)软硬兼施,刚柔相济
(五)放大共识,步步为营
(六)欲擒故纵,及时提醒
(七)分开调解,适当辅导
(八)外人介入,及时催化
(九)积极转述,注重语言重组技巧

第十章 正式调解末期
一、正式调解的末期的工作目标
(一)确立双方当事人的协议结果
(二)促请双方当事人切实履行调解协议
(三)给双方当事人提供必要的建议或者告知解决纠纷的其他途径
二、调解末期的工作步骤
(一)起草并签署调解书
(二)调解工作的结束
(三)调解回访
三、调解末期的实务技巧与策略
(一)归纳与摘要
(二)确认与澄清
(三)确立调解结果,协议内容的及时书面化
(四)调解员建议

第十一章 调解协议的效力及调解不成的处理
一、法院调解协议及其法律效力
(一)法院调解书的性质
(二)法院调解书的效力
(三)法院调解不成的处理
二、人民调解协议
(一)人民调解协议的形式
(二)人民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
(三)人民调解协议的履行
(四)人民调解不成的处理方法
三、行政调解的效力及调解不成的处理
(一)行政调解协议的效力
(二)行政调解不成的处理办法
四、其他社会调解机构的调解不成的处理
五、"三联三调"案件的调解不成的处理

第十二章 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
一、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的形成过程
二、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的申请主体
三、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申请时间
四、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管辖法院
五、法院受理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案件的范围
六、司法确认的法律后果
附录调解实务技能的训练素材
调解实务技能训练素材一
调解实务技能训练素材二
调解实务技能训练素材三
调解实务技能训练素材四
调解实务技能训练素材五
主要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