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注解与配套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355244
  • 作      者: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编]
  • 出 版 社 :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1954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设置国务院法制局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1959年6月撤销。1980年5月和1981年7月,国务院先后设立了国务院办公厅法制局和国务院经济法规研究中心。1986年4月,为了加强政府法制工作,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国务院决定,将原国务院办公厅法制局和国务院经济法规研究中心合并,重新成立了国务院法制局,为国务院直属机构。1988年10月,国务院法制局被确定为国务院的办事机构。1994年3月又被确定为国务院的直属机构。1998年3月,根据《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设置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作为国务院办事机构。
展开
内容介绍
  《法律注解与配套丛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含最新司法解释)注解与配套(第三版)》特点:
  专业导引:围绕主体法律文件对相关领域作提纲挈领的说明,重点提示立法动态及适用重点、难点。
  权威注解:由法律专家对重点法条及专业术语进行注解,帮助读者把握立法精神,理解条文含义。
  实务应用:根据司法实践提炼疑难问题,运用法律规定及原理进行权威解答。
  配套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
  ·公司登记管理条例
  ·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
  ·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
展开
精彩书摘
  最后,例外情形:在公司财产足以清偿债务时不得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因为,如果债权人的债权能够得到清偿,其没有必要要求股东承担责任。这时,如果股东存在滥用公司法人人格行为造成公司、其他股东的利益受到损害,完全可以由利益受到损害的公司或其他股东提起诉讼要求有滥用行为的股东承担赔偿责任。
  20.如何判断股东存在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的行为
  权利滥用通常表现为违反法律规定或违背善良风俗和诚实信用原则。我国学者在借鉴国外学说的基础上,对此大体做了如下分类:
  第一,公司的形骸化。指公司有名无实,徒有躯壳,实质上已经沦为股东个人的工具或化身。具体表现形式有:公司控制股东的具体行为使公司实际上表现为投资者的一个部门,使相对人无法判断自己的交易伙伴是公司还是投资者本人;公司的管理机制不完善;股东没有严格区分公司财产和个人财产,公司财产被用于个人支出而未作适当记录,以致没有维持完整的公司财产记录;公司与股东及该公司与其他公司间没有严格区分的人格混同。这一情况多发生在一人公司和母子公司中。
  第二,公司资本显著不足。股东有可能不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履行出资义务,也有可能在公司经营过程中利用对公司的控制管理,将公司资产转移,这都会造成公司资产的不足。判断公司资产是否充足不仅取决于公司资产的绝对数量,还要结合公司所营事业的性质,判断公司资产是否能够负担公司经营的风险和债务。
  第三,利用公司形式规避法律义务、合同义务、侵权债务等。规避法律义务,指当事人以迂回方法避免直接违反法律规定,但却足以使某项强行法立法目的落空的行为。利用公司独立人格规避法律主要表现为,当事人利用既存的公司或新设立的公司为工具,以实行依法其自身无法达成的行为。比如股东负有纳税义务,通过设立新公司及在公司间转移盈利,以逃避其纳税义务。或者母公司设立海外子公司(实际是空壳公司),再以其控股设立内地公司,达到偷逃税款或者逃避债务的目的。
  ……
展开
目录
适用导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立法宗旨】
第二条【调整对象】
第三条【公司界定及股东责任】
1.何为公司的法人独立人格
2.冒用他人名义出资并登记的,被冒用人是否应承担股东责任
第四条【股东权利】
第五条【公司义务及权益保护】
第六条【公司登记】
3.公司登记的管理机关和登记事项具体是什么
4.公司登记的效力如何
第七条【营业执照】
5.公司如何申请变更登记
第八条【公司名称】
6.股东、董事或经理人员可以直接自行决定企业名称的改变吗
第九条【公司形式变更】
第十条【公司住所】
7.确定公司法定住所的意义
第十一条【公司章程】
8.公司章程的重要意义何在
9.公司章程是否需要经审核才会产生效力
10.公司章程的效力
11.哪些公司章程的“除外规定”为有效规定
12.公司章程中关于股东会对股东处以罚款的规定是否有效
第十二条【经营范围】
13.公司超越经营范围订立的合同是否为无效合同
第十三条【法定代表人】
14.法定代表人的行为要构成公司代表行为,应具备哪些要件
15.企业法定代表人已被免职但未变更登记前,能否对外行使相应职权
第十四条【分公司与子公司】
16.如何区分分公司和子公司
17.公司分支机构于公司法人变更过程中是否已实际经工商部门注销完毕,会影响公司基于独立法人资格行使其分支机构所享有的民事权利、承担其分支机构所负有的民事义务吗
第十五条【转投资】
第十六条【公司担保】
18.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和为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所需条件有何不同
第十七条【职工权益保护与职业教育】
第十八条【工会】
第十九条【党组织】
第二十条【股东禁止行为】
19.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20.如何判断股东存在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