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绪论
(一) 研究范围及选题意义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一 康熙帝的易学
(一) 易学与康熙帝的文化政策及学术崇尚
(二) 易学与康熙帝的宇宙观 宗教观及人性论
(三) 易学与康熙帝的政治思想及实践
二 陈梦雷的易学
(一) 《易》之蕴在理数象占
(二) 存《易》道于己
(三) 推《易》道于民
三 李光地的易学
(一) 推尊四圣四贤
(二) 论《周易》体例
(三) 易学与李光地的心性道德学说
(四) 易学与李光地的社会政治观
四 胡渭的易学
(一) 考辨河图洛书
(二) 考辨五行九宫
(三) 考辨先后天诸图
(四) 考辨卦变说
(五) 驳斥象数流弊
(六) 对胡渭易学的评价
五 《周易折中》
(一) 博采众说,折中于朱熹
(二) 《易》之书与自然造化
(三) 《易》为穷理尽性至命之书
(四) 《易》者成大业之书
六 雍正帝的易学
(一) 易学与雍正帝的文化政策及学术崇尚
(二) 易学与雍正帝的政治思想
(三) 易学与雍正帝的密折制度
(四) 易学与雍正帝的祸福观
七 乾隆帝的易学
(一) 易学与乾隆帝的文化政策及学术崇尚
(二) 易学与乾隆帝的复性说
(三) 易学与乾隆帝“敬天法祖勤政亲贤”的政治纲领
(四) 易学与乾隆帝的御民策略
八 惠栋的易学
(一) 惠栋生平学行述略
(二) 重构汉儒易学
(三) 驳斥宋儒易学
(四) 《易》者赞化育之书
(五) 惠栋在易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九 《四库全书总目》的易学
(一) 两派六宗说
(二) 对汉易的评论
(三) 对宋易的评论
十 纪昀的易学
(一) 《易》以天道明人事
(二) 论易学宗派
(三) 调和汉宋与扬汉抑宋
结语
(一) 汉易与宋易的此消彼长
(二) 内圣与外王的研《易》旨趣
(三) 易学思想是康雍乾思想史的主潮主旋律
附录:康雍乾易学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康乾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盛世,此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学术文化也随之呈现出少有的昌盛局面,易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康雍乾三朝易学研究》选取这一时期的八位易学家(康熙帝、陈梦雷、李光地、胡渭、雍正帝、乾隆帝、惠栋、纪昀)和两部著作(《周易折中》、《四库全书总目》),以时间为线索对其进行了考察和论述,大体揭示了康乾时期易学发展的规律和特征。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