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献综述
现代世界宗教对话肇始于1893年在芝加哥举行的“世界宗教议会”。从发展过程来看,还停留在宗教哲学的层面展开,提出了关注全球伦理的结论,很难将其付诸实际。宗教现象学经历了从“描述宗教现象学”到“历史的宗教现象学”的发展,为宗教研究提供了独特的研究方法和话语体系,在宗教学及其分支学科宗教社会学和生态神学等领域广泛使用。生态神学起源于基督教神学家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强调全球生态伦理,受宗教现象学的影响很大,而全球生态伦理的实现又要求各宗教间的对话。因此,这三种理论是密切相关的,宗教对话要用宗教现象学的方法来阐述,又往往因为谈论宗教生态而关涉到生态神学,生态神学借用了宗教现象学的概念,最终目的的实现又离不开宗教对话。宗教现象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发挥了联系宗教对话理论和生态神学的作用。
(一)宗教对话理论的讨论
对话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的普遍共识,在众多对话中,宗教对话十分必要。卓新乎认为,“对话按其本质代表着求同存异、和而不同。有异才有对话的必要,这种对话意味着双向沟通而绝非单向并存的各自独白,代表着对彼此区别的承认和准备协商的善意”。宗教对话理论肇始于基督教各派为了达到内部和解而进行的探索,随后扩展到基督教与其他宗教的层面。改革开放后,中西宗教间的对话逐渐增多,我国学术界经历了从单纯引介西方的宗教对话理论到结合我国国情探讨中国特色宗教对话理论的过程,正在初步构建与西方宗教对话模式相对的“东方模式”,一度在西方宗教界引发热议。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速,世界上的民族宗教冲突持续不断,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趋势,宗教对话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达成共识,成为处理民族宗教问题的最佳途径。
“9.11”事件之后,全世界都感受到了从原教旨主义中蜕变成的伊斯兰恐怖主义的疯狂,宗教研究再度成为学术热点,加强宗教对话,共求世界和平就成为世界宗教大会所追求的宗旨。例如,由哈萨克斯坦政府倡议举办的世界宗教大会于2003年9月23日在哈首都阿斯塔纳开幕。与会的各国宗教界代表指出,和平是各种宗教的共同追求和理想,也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世界各国宗教界人士应联合起来,为推进各种文明和各民族间的交流、消除战争和流血冲突作出贡献。2008年7月16日,由穆斯林世界联盟(MWL)组织的国际宗教研讨会定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来自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印度教、佛教等世界各大宗教团体的200多位世界各国宗教领袖,寻求世界各宗教共同的价值观,营造世界和平的精神,从而探索和平共处、互相谅解和彼此合作的途径。
当代杰出的天主教普世神学家保罗.尼特总结了过去近一个世纪来基督教和其他宗教之间的关系,在《没有别的名?》中提出以上帝为中心的宗教对话模式;在《一个地球,多种宗教》中提出相互关联的、全球负责的对话模式;在《耶稣和其他的名》中则为后一种模式做辩护;最终在《宗教对话模式》中指出了宗教对话的四种模式为置换模式、成全模式、互益模式和接受模式,呼唤基督教内部进行对话,也倡导不同宗教之间在一些现实问题上进行真正的合作。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