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拜物教的幽灵: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的隐性逻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14113283
  • 作      者:
    夏莹著
  • 出 版 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夏莹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特别是当代法国马克思主义。2009年9月-2010年9月在法国巴黎索邦大学巴黎一大做访问学者。独立完成包括国家社科基金在内的多个项目。出版译著《历史哲学:后结构主义路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南京大学2008年版,获“2009年度引进版优秀图书奖”,专著《消费社会理论及其方法论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学术月刊》等国内核心权威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人大复印资料》转载近十篇。独立完成包括国家社科基金在内的多个项目。
展开
内容介绍
  《凤凰文库·马克思主义研究系列·拜物教的幽灵: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的隐性逻辑》稿以拜物教研究为切入点,从人类学、哲学、心理学等多个角度对作为一种理论形态的拜物教作出了系统梳理,并着重以文本解读的方式对鲍德里亚和齐泽克的拜物教思想给予了详尽阐发,考察了当代思想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社会批判方法及其相关内容的嬗变过程。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三章   能指拜物教的诞生与消逝——早期鲍德里亚对拜物教理论的发展及其背离
  作为一种社会批判方法的拜物教,经由马克思的理论构造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理论视角。无论在以卢卡奇为源头的假象拜物教所构造的意识形态批判方法,还是本雅明“幻象”拜物教中寓言式的意象辩证法,拜物教理论所试图承担的任务并没有变,从马克思时代一直延续至今:即作为一种批判方法的拜物教始终以用理论去把握活生生的社会现实为己任。只是在不同的思想家那里,对于何为活生生的社会现实,以及如何用理论的态度来面对这一社会现实,并最终该以什么为入径来切近这一社会现实却有着不同的看法。在我看来,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研究一直发展到今天,对于以上这些问题的答案又有了诸多新的各色理论形态。由于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理论的入侵,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呈现出了更多的复杂性,他们出于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甚至包含对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彻底反叛,最终甚至连究竟何为马克思主义,以及在何种意义上还能被称为马克思主义者都变得不那么确切了。然而,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这些自称为马克思主义者(如拉克劳与墨菲,以及齐泽克)或者曾经自称为马克思主义者(如鲍德里亚)的思想家们虽然都普遍接受了这种拒斥马克思的风潮,但最终却仍峰持对社会的政治、文化与经济现实的直接关注,而正是这一关注,在我看来,是身为马克思主义者不得不具有的一种精神。在这种关注中,拜物教思想总是在他们理论的展开中不断地出现。只是这一理论似乎已经失去了其在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那里所具有的显赫地位,但仍旧显现了拜物教理论在当代话语语境中的生命力。它作为马克思思想中最富有魅力的一种哲学理论,严格说来,从未被教条化,因为拜物教作为一种社会批判方法所通达的是社会现实本身。从这一意义上说,它较之马克思的其他理论形态似乎更切近现实,现实的任何一点变化也注定最先触及它的存在方式。那么反之,当我们将目光投注到这一思想的变迁的时候,我们最终捕获到的也正是那些活生生的社会现实。
  在本书中,我们选取了早期鲍德里亚和齐泽克作为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代表。作这样一种选择,并是不完全出于他们在今天马克思思想界的影响力,就这一影响力而言,他们或许并不及哈贝马斯,甚至拉克劳与墨菲。但他们却带有着今日之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典型特征:与马克思的关系似乎没有之前的传统马克思主义者那样密切,但通过将马克思与当代哲学思潮的整合来直面今日世界中存在的种种经济的、文化的、政治的诸多事件,理论具有相当的现实解释力。鲍德里亚结合符号学研究,完成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拓展和超越;齐泽克则结合拉康的基本思想而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围绕这一主题而被直接提及和讨论的马克思思想恰恰就是商品拜物教)作出了独辟蹊径的阐发。
  当然更为重要的原因还在于他们对于马克思拜物教理论的重新探讨。并且在其思想当中,不管他们通过怎样的理论来改造马克思,从而使马克思的思想特别是他的拜物教理论带上了怎样的一副面具,但拜物教理论作为一种理解社会现实的方法入径却始终未变。就此而言,鲍德里亚和齐泽克怎样去揭示拜物教理论,他们最终展现给我们的就是怎样一个变化了的社会现实。这近乎构成了他们的一个理论特质。就此而言,鲍德里亚和齐泽克对于我们所讨论的马克思拜物教思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
展开
目录

作者的话
引言 从人类学到哲学:关于拜物教研究的理论嬗变

第一章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如何让理论触及“社会现实”?
一、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前夜:作为隐喻的拜物教批判
二、马克思呈现社会现实的“现象学”
1.“意识”介入“现实”的哲学历程
2.精神与颠倒的问题:关于“社会存在”的哲学探讨

第二章  马克思商品拜物教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理论嬗变
一、马克思商品拜物教的“社会性”及其“颠倒”逻辑
二、拜物教理论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双重变奏:卢卡奇与本雅明
1.卢卡奇的物化:作为“假象”的拜物教批判及其理论困境
2.本雅明的意象:“幻象”拜物教的构造

第三章  能指拜物教的诞生与消逝——早期鲍德里亚对拜物教理论的发展及其背离
一、能指拜物教的起点:能指体系中的“物”
1.“消费”的意义嬗变
2.消费社会中的物:符号一物的形成
二、能指拜物教研究的理论前提:符号政治经济学的构造
1.使用价值的体系化
2.符号政治经济学是一种政治经济学吗?
3.政治经济学批判与资本主义社会现实
4.鲍德里亚与马克思:一个比较性分析
三、直面能指拜物教
1.“假象”拜物教的意识形态结构与传统形而上学批判
2.能指拜物教:一种强制的结构化
四、超越能指拜物教:象征性交换的构造
1.渊源:“象征性交换”如何“交换”?
2.释义:象征性交换的特性
3.从象征性交换到诱惑:最后的乌托邦
五、回到马克思:鲍德里亚对生产与形而上学之批判的再批判
1.鲍德里亚的“生产的形式”
2.打碎生产之镜:以辩证法批判为契机
3.批判的回应:马克思从“劳动”到“生产”的转换

第四章  齐泽克的拉康化拜物教理论的构建
一、拜物教:当代意识形态的最后形式
二、马克思与弗洛伊德:“商品”与“梦”的类比
三、拜物教之物恋机制:行动的信仰
1.商品的无意识
2.信仰的客观化与征兆

第五章  理论探源:后马克思主义中的黑格尔幽灵
一、延迟的否定
二、泛逻辑主义与辩证的“矛盾”
三、空洞的普遍性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