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斯大林这么一位在世界现代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历史人物,后世对于他的功过评论褒贬不一,有时甚至可以说是截然相反。褒者把他奉为“社会主义圣徒”、“反法西斯英雄”,而贬者则把他描绘成“暴君”、“刽子手”、“阴谋家”等等,但是,本书的作者并没有简单地选择一个阵营来表达自己的立场,而是尽可能从社会、心理、性格、道德等多方面来全面、客观、公正地描绘一个真实的斯大林,有时甚至是把俄罗斯一千多年的传统制度和思想意识作为评判传记主人公的文化背景,这使得本书体现出一种深厚的的历史底蕴。
归纳起来看,《斯大林传:命运与战略》有以下三个鲜明的特点:首先,因为斯大林说过这样一句话:“斯大林就是苏联。”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斯大林的历史就是苏联的历史,所以,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尽量还原苏联这一新兴国家从诞生到后来持续发展的整个社会历史图景,在这样真实的历史语境中,我们传记主人公的形象就显得丰满而有说服力;其次,作者在面对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尤其是那些与斯大林同时代的历史人物所撰写的回忆录时,冷静而客观地秉持着严谨公允的态度,只要是场景细节描述真实的,正反两方面的观点都予以采纳,对于那些明显与事实不符的细节,作者也会一一点出,并分析其背后的政治目的和个人的意气用事;第三,克罗齐说过一句话:“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所以,作为一个传记作家来说,作者丝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譬如对于十月革命,作者认为列宁是一个脱离国内实际情况、紧紧依靠侨民的思想家,而斯大林才是真正了解国情并拥有真正革命者支持的实践家。而对于斯大林性格中残暴的一面,作者是这样解释的:“毫无疑问,斯大林相信革命的暴力和世界的公正可以使人们变得幸福。在这个意义上讲,斯大林是一个有思想的人,或者可以说,是这种思想的传道者。……但与此同时,由于缺少进行一场真正的较量所必需的资源,大部分居民又主要生活在古老的文化传统之中,为了国家的利益压制个人的自由,所有这些都导致了对人的生命的不尊重……”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读者会时时感受到作者的这种深邃的思索。
从1924年至1953年,这个国家,这个当时由斯大林领导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从一个农业国变成了一个工业国。
对任何历史事件都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这就是我想要说的。
——普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