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倘我为马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4519847
  • 作      者:
    梁晓声著
  • 出 版 社 :
    长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人与文学的关系亦如友谊:泛泛之交非友谊也。名利之交另有说法,日“生意伙伴”。真友谊是一种“托心”的关系,不似爱情,胜似爱情。由是人信赖于文学,文学也绝不会背叛于人。双方面正所谓,有幸识“君”,幸莫大焉。如王昌龄的诗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如杜甫的诗句“交情老更亲”……
    ——梁晓声
展开
作者简介
    梁晓声,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作家。写作题材宽泛,小说、散文、杂文、随笔,电影、电视剧以及社会时评,皆有所涉及。至今已创作一千五百万字左右,成果斐然。多篇散文被收入内地、香港小学课本以及日本、美国的大学人文教材、公文教育教材……
展开
内容介绍
    写作很像一朝分娩,有痛苦,也有欢乐。我们记忆里清晰地保留着鲁迅的辛辣、周作人的闲适、老舍的幽默及大家们的思想艺术之光。作家们越来越多地自觉行走在人世间那个最庞大的队伍中。他们的真情言说足以证明散文的尊严与神圣。梁晓声编著的《倘我为马》是“大家书系”丛书之一,《倘我为马》是作家提交的一份包罗万象的“私密档案”。
展开
精彩书摘
    故我难免会按照我这一代人读小说的很传统的习惯,咀嚼《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思想内容。
    我认为它是一部具有无可争议的思想内容的小说。
    那思想内容一言以蔽之就是--对英国贵族人士表示了令他们难以沉默的轻蔑。因为劳氏描写了他们的性无能,以及企图遮掩自己性无能真相的虚伪。当然的,也就弘扬了享受性爱的正当权利。
    我想,这才是它在英国遭禁的根本缘由。
    因为贵族精神是英国之国家精神的一方面;贵族形象是英国民族形象历来引以为豪的一方面。
    在此点上,劳氏的那一部书,似又可列为投枪与匕首式的批判小说。
    但英国是小说王国之一。
    英国的大师级小说家几个世纪以来层出不穷,一位位彪炳文史。名著之多也是举世公认的。与他们的作品相比,劳氏的小说实在没什么独特的艺术造诣。就论对贵族人士及阶层生活形态的批判吧,劳氏的小说也不比那些大师们的作品更深刻更有力度。
    使劳氏鼎鼎大名起来的,分明非是他的小说所达到的艺术高度,而是他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当时及以后所造成的新闻。
    我想,也许我错了,于是借来了他的《儿子与情人》认真地看了一遍。
    我没从他的后一部小说看出优秀来。
    由劳氏我想到了两点。第一点,我们每一个人作为读者,是多么容易受到宣传和炒作的影响啊。正如触目皆是的广告对我们每一个人的消费意识必发生影响一样。这其实不应感到害羞。也谈不上是什么弱点。但如果不能从人云亦云中摆脱出来,那则有点儿可悲了。第二点,我敢断言,中外一切主要因对性的描写程度“不当”而遭禁的书,那禁令都必然是一时的,有朝一日的解禁都是注定了的。虽禁之未必是作者的什么耻辱,但解禁也同样未必便是一部书的荣耀。
    人类文明到今天,对性事的禁忌观念已解放得够彻底,评判一部小说的价值,当高出于论性的是是非非。倘在性以外的内容所留的评判空间庸常,那么“大胆”也不过便是“大胆”,“赤裸裸’’也不过便是“赤裸裸”……
    我这一种极端个人化的读后杂感,仅作一相情愿的自言自语式的记录而已,不想与谁争辩的。
    ……
展开
目录
总  序
文学魅力与散文精神
一一“大家书系”之随想阎纯德
自  序
淡淡的友情

第一辑  读的烙印
我与文学
我与唐诗、宋词
读的烙印
人和书的亲情
关于《木木》的回忆
不爱当如何?
仍爱当如何?
相见恨晚当如何?
倘我为马

第二辑  我和橘皮的往事
初恋杂感
我和橘皮的往事
关于“罐头”的记忆

喷  壶
有裂纹的花瓶

第三辑  沉默的墙
种子的力量
沉默的墙
窗的话语
鞋的话语
舞蹈的话语
钉子断想
感觉动物





第四辑  关于同情
贵贱论
论敬畏
论荣誉
论寂寞
论消费
论林黛玉的不“醋”
关于同情
关于“跑官”
关于“孝”

第五辑  文明的尺度
人生和它的意义
人性似水
给爱放假
时间即“上帝”
文明的尺度
报复的尺度
狡猾是一种冒险
猴子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