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之所以积极支持“都市研究”,有自己的打算——除了文化情怀,还有政绩方面的考量。我评论那套130卷的“海上文学百家文库”时,将其与举世瞩目的世博会相勾连:“二者的规模及影响力,当然不可同日而语,可我为何还要将其相提并论呢?就因为我从中看出迅速崛起的大上海之志向、视野与自信。”(《为何“文库”,什么“文学”,哪个“海上”》,《现代中文学刊》2011年第1期)这套大书是上海作协和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发起并组织实施的,属于“建设上海文化大都市的基础性文化工程”,背后是上海市政府在推动。政府支持的“文化工程”,好处是经费充足,缺点是限时限刻完成,大都比较粗糙。
这就涉及一个敏感问题:如何看待政府主导的学术研究或文化活动?政府有权又有钱,办起事来雷厉风行;但如果由政府主导学术会议,会不会失去了学术研究的独立性与批判性?三种可能的状态——给钱,不管;不给钱,也不管;既然给钱,当然要管;台湾香港倾向于前两种,而大陆则选择第三种。这点,在媒体报道中看得很清楚。凡政府支持的学术会议,都集中报道领导如何光临、接见与会代表、发表“重要讲话”。至于万里迢迢赶来与会的学者们,似乎反倒成了配角。
在当下中国,如何既尊重政府的出资与参与热情,又保证学者的尊严与独立性,是一门学问。我参与主办的北京、西安、香港、开封四个国际会议,有三种合作形式:全部经费来自大学(北京、香港)、大学与政府共同资助(西安)、主要经费由政府负责(开封)。即便是第三种,也只是会前放映城市宣传片,会后参观刚刚落成的书店街,还有市长简短讲话、书记热情宴请。我询问与会的国内外学者,会不会感觉不舒服?答复是:自家发言不受影响,而且,了解当下的市政建设,对自己的研究有好处。当然,这里需要某种沟通与协调的技巧:讲清楚会议的宗旨及听众的趣味,帮助领导恰如其分地表达。至于会议期间的新闻报道与会后的出版论文集,则分而治之,井水不犯河水,各得其所。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