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我站在蚂蚁这一边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9956374
  • 作      者:
    邵夷贝[著]
  • 出 版 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1.作者文字个性十足,书中配合大量实用表格,为读者提供无穷正能量。
  2.认知自己、正视时代,在梦与现实之间搭建通道,做有能量的青年,不偏激不愤青。
  3.温馨的寻梦手册,十张明信片,呈现小清新写真,附新歌试听二维码。
展开
作者简介
  邵夷贝,80后独立音乐人、北大才女。独揽词曲唱三张音乐专辑《过家家》《灰色人种》《新青年》,最初以一首《大龄文艺女青年之歌》红透网络,参加过“天天向上”等多个优质栏目。
展开
内容介绍
  民谣歌手、《大龄文艺女青年之歌》词曲唱邵夷贝剖析新青年与大时代的冲突,绘制在现实中寻梦的心灵路线图。文字简单平白,个性,但不激进,不玩晦涩,不装深刻,不玩所谓的诗意和艺术。在这个把所有复杂事情被简单化和把所有简单事情都复杂化的年代里,她告诉读者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就是时代的宠儿。这是她的自我检查和激励,也是她送给同龄的文艺青年们的鸡血良方。
展开
精彩书摘
  剧变的世界里,谁都难以免俗
  我一度有过“崇高词汇鄙视症”,不管谁和我谈到“美好、幸福、理想、高尚、道德、励志”之类的词,就会觉得对方的头顶竖着“虚伪”两个3D立体大字。
  也许因为这些词被赋予过太多“伟光正”的内涵,使得说出这类词的人好像瞬间站上了道德制高点。听到的人,如果像我一样先天拥有自卑的灵魂,会有些不好意思面对,只好用一种“我鄙视你”的姿态试图抬高自己。
  如同讨厌崇高词汇一般,我对很多事物抱着各类偏见、看似灵巧地成长着。为自己设立了很多判断好坏的标准,通过自己定下的标准来凸显自己的“高级”和“与众不同”。
  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个性和自我标榜在这世界上一点也不稀缺,每个人都想方设法让自己显得特立独行。而那些“假大空”的崇高词汇,看似一再被提起,真正在乎他们的人却越来越少。小众不日变大众,革命军摇身变专制党。我们被地心引力吸附在地球上,跟着它转个不停,一切便也同样没有恒定。那些我们自以为是的小聪明,不同时空里到处都有。那些我们费劲悟出的大道理,古人早早就悟得更好。没有谁能避免痛苦,矮挫穷不能,高帅富也不能;没有谁生来具备改变世界的常胜牌,乔布斯不能,拿破仑也不能。
  就像我的一句歌词:“残缺保持着它残缺的规律,谁都难逃忽高忽低的轨迹,我们只是骄傲的小小蚂蚁,总幻想用触角控制时代的全局。”
  越长大,越能看清自己的渺小。撕破那些一直想要挣脱的保护壳,终于发现自己身体的柔弱。世界如此庞大复杂,我们不得不心怀改变它的妄想,被它缓慢改变着。
  所谓成长,大概就是眼睁睁看着自己观念的剧烈变化,并措手不及。就像我们这一代人,在成长期经历着这个国家的剧烈变化。在不断的剧变中,我们消耗了很长的一段青春用来一再地被洗脑、找到大脑、建立三观、改变三观、否定自己、告别过去、怀疑世界、寻找方向,用比蛇还要密集的频率蜕换着自己的皮。直到有一天,毫无知觉地变成一个不曾预想而成为的人。
  这个人和最初的那个我有什么关系?如果不幸,便永远是自己人生匆忙并冷漠的过客,或者幸运,成为勇敢追逐梦想的最初的自己。也许外表看来没有任何区别,但是当我们逐渐找回独立思考的能力、勇敢地做出自我选择,也许就会幸运地成为后者。哪怕只是蚂蚁,也要成为内心强大的蚂蚁,有蚂蚁的蚁格和尊严。
  我站在蚂蚁这一边,也想要成为这样的蚂蚁——也许脆弱,也许低微,但我愿意因此而兢兢业业、持续努力。不懂得权谋斗争,不懂投机取巧,但我同样也不懂得放弃。
  在这个付出与回报很多时候不构成因果关系的世界里,我欣赏所有依然在认真生活的人。看似蚂蚁般脆弱,实则蚂蚁般坚忍。有些时候,持续的放纵只会带来无法填补的空虚和疲惫,而紧绷的生活,不仅能够通过成就感获得慰藉、紧张之后的短暂松弛,也会发挥足够惊人的治愈力量。选择认真生活的人,其实是真正懂得生活的人吧。为成为这样的人,我愿付出努力。
  所以要写这么一本书,记录当下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看到自己爬行的轨迹,随时清楚自己是否在向“更好的自己”前进。感悟和道理大家都懂,谁都应该用自己的方式将它们梳理,减慢脑子变包子的速度。没有办法判断它是好还是坏,价值和观念时刻都有被未来推翻的危险。只是知道,目前的我用这样的方式生活、这样的原则思考,可以尽量独立并清醒,能够在排山倒海的无聊中找到很多有趣的东西。所以想要分享。
  它也许励志,也许伪善,也许俗套,也许自恋,也许行之有效,也许毫无意义。唯一的是,写下它的我,在此时此刻,绝对真挚。
  希望看到的你也能按照我介绍的方法去整理一下自己此刻的想法,一方面更加熟悉你自己,另一方面就像在剧烈变化中为你的思想拍摄一段纪录片,多年后拿出来看一看,还能清晰地找到自己来时的路。
  共勉之。
  邵夷贝
  2012年9月北京
  后记:
  一个孙子的价值观
  我是一个“孙子”。
  在我经历极少、年岁相对年轻的社会经验里,一度被“孙子”理论深深地捆绑着。
  这社会是这样,“爷”必须是熬出来的,他们历经千辛万苦、被一个又一个他们的“爷”折磨着,就是为了翻身孙子变大爷的这一天。但是真正变成“爷”的人都不可怕,他们至少能够感同身受“孙子”进化中的痛楚,像帮助曾经的自己一样为即将溺水的孙儿递一根儿干草枝。
  最可怕的其实是那些始终变不成“爷”的“孙子”们。他们一个个终日抽搐着嘴角、高昂着双下巴:“我智商如海、情商如浪,波涛汹涌了这么多年,凭什么你丫比我更受爷的待见?这不!能!够!”
  于是,我依然是一个孙子。
  我是一个运气相当好的孙子,常常幸运地接到几根干草枝什么的(虽说经常还未抓稳便被砍断)。
  为此,作为一个在音乐上尚没有什么水平的人,出了两张专辑、巡演若干场、听众算是小众里的多数、得到很多我不太好意思面对的欣赏。谢谢捧场。
  在写字方面,水平也基本不太有。最重要的问题不是写不了,而是一被约稿就写不出来东西。而平时又没有什么自觉写作的习惯,积攒的文字少得可怜。
  所以这次有幸地被出版社邀请出书,本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却基本被我变成了一件折磨自己和折磨编辑的惨剧。
  好在我是一个相对努力的孙子。
  我辈,在我们“文艺孙子界”,有才华有能力有想法又能实干的人很多。这些人虽说常常互相眼红、有机会不愿谦让、看不得别人好、觉得自己早晚能干更大的事。但是,真到关键时刻,这些人大多不会互相使阴招、下绊儿之类的,顶多吐吐酸葡萄,这算是我辈文化青年的重要优点了。所以,如果你真的用心并且努力,为这些个在这时代没什么“钱途”的行当抛头脑洒狗血,大家还是会在暗地里不服的前提下表现出一种惺惺相惜的姿态的。
  所以至少我很努力,不自认有才华、也不自认一切都是应得的,万分珍惜我这些总是入不敷出的创作事业,并为此牙疼焦虑白了好多根头发。
  唱歌方面,入不敷出已经是事实。不赚钱这件事目前还没有威胁到我,我物质要求极低,可以尽量降低自己的生活标准,并有幸在这方面遇到好心人拔刀相助。
  真正焦虑的点在于,我,和一帮子围绕我忙碌的人,为了一些个不赚钱的事情忙这么久,总归需要图点什么吧?
  这里就讲到了“意义”。
  王小波说过,“如果一本书,不能对读者的价值观产生影响,那他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于是我找到了写书的意义,并写了这么一本完全和价值观有关的书,甚至可以取名为《一个孙子的价值观》。
  当然,这仅仅是个目的而已,虽说这目的看起来显得野心很大,作为孙子一定会被人唾弃,但是唾沫多了直接用来游泳便好。
  我们作为孙子,也许没有办法让世界迅速变好,至少不要加速它变坏。用最大的努力保护所能碰触到的周遭,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成为自己的爷,别的不去管它。
  ……
展开
目录
序:她为什么要唱歌
前言:剧变的世界里,谁都难以免俗
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我该以怎样的姿态,站立在这宽广的世界上
为实践自由,我选择成为我自己
“自我梳理”图表——我是怎样的自己
自我梳理图表
“自我梳理图表”例
《我为什么要歌唱》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理想主义”过时了吗
试着了解自己的价值体系
自问自答:关于价值观的十七个题目
《谁偷走了你的时代》
假如梦想是大米饭,是生活必需品
世上本没有苍老,只有胆小
梳理儿时梦想,进行逻辑假想
梦想板,把你的未来当电影来看
做一个自己的梦想板
《小傻瓜》
喂!请问到“不拖延的世界”还有多远
通用“拖延症”病例
战胜拖延的葵花宝典
《假装很忙》
负能量“孩纸”,接招!“耗油跟!”
我脑中的纠结:正能量孩子和负能量孩子天天在吵架
正负孩子的争吵多出现在这些方面
能量天秤——正负能量的转换
正负能量转换器
《灰色的孩子》
所有的骄傲和自卑都是内心深处最大的软弱无能
骄傲和自卑的种子人人都有,却会长成不一样的植物
建立你的自信“王者招牌”
看清自信的小表格
《否定先生》
把我的敏感留给自己,你的无耻让你带走
一边保护好敏感,一边把“悲催”当做生活体验
把所有悲催都当做生活体验
每天进步一点点:在不顺利中掘矿
我的“进步”清单
《好呀小姐》
沟通障碍者有福音
一个沟通障碍者的自白
扩大自己的舒适区
沟通障碍有福音的生活方式
《沟通障碍有福音》
我该信些什么
对冥冥之中的力量心存敬畏
《时过境迁》
即使不能让世界迅速变好,至少不要加速世界变坏
《我们》
我所选择的生活方式
没有运动细胞的人为了生存,动起来
在局限中奋力奔跑
背包旅游,独自上路,和自己、和陌生人说说话
关于生活的方式
《去你的……》
大龄文艺女青年的生存锦囊
为爸爸妈妈准备的事情列表
《妈妈我不听话》
为自己打鸡血的蒙古药方
《大龄文艺女青年之歌》
那些年那些励志的小样儿
大学第一年
大学第二年
大学第三年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