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得快乐的两个支撑点古希腊的荷马曾经说过:“连傻瓜都知道什么叫过去。”什么叫“过去”?过去是遥远的,过去是确切的,过去是凝固了的。如果真的有神,就连神也改变不了“过去”。重要的是,我们应当如何对待“过去”。
一次和两个老同事聚会,听说原来在一个公司共事的蓝董事长退下来了。夏老举杯以茶代酒,说:“为庆贺蓝董终于下台干一杯。”蓝董事长所在岗位退休年龄应为60岁,但经他七弄八弄,熬到了64岁才退下来。
然而在他“站岗”的这些年,都是在为自己忙乎,却把公司的发展大计置于脑后。因此,众人都盼望他下来,好给公司的发展提供空间。“众望所归”成为现实,当然值得庆贺。饮毕,李老用他特有的大嗓门说开了:“公司的事,我一概不管了,不想了。过去的事,什么我对你错,什么恩恩怨怨,我都忘得干干净净了。”“你全忘掉了?”我问李老。
“全忘掉了!”李老痛快地说。
“你忘掉什么了?”“忘掉过去那些事,忘掉所有的恩恩怨怨。”“你有恩恩怨怨吗?”“怎么没有?要说的话,比你们的还要多……”李老打开了话匣子。
我友好地打断了李老的话:“就是说,你还清清楚楚地记得过去,你并没有忘记。其实,没有忘掉,并不是什么错,只是不要再去计较罢了。”人的一生会发生许多事,遇见许多事,其中有不少事随着时间的推移早已忘却。因此,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场面:一些熟悉的、甚至不太熟悉的朋友对你说起过去的事,可你却记不起来了。忘却许多事,人人都在所难免,只是不应忘记于己有恩的事,也不应忘记于人有愧的事。
每个人也都会记住许多事,这也很自然。记得的事,不必刻意强迫自己忘却,希望忘却而没能忘却反而证明无法忘却。对记得的事,凡有恩有情于人的,不要去想别人也会记得,忘却了的不一定就是无情无义,也不一定就是“忘情”之人;凡于己有怨有恨的,要看淡过去的怨恨,以豁达的心态去包容。记住这些过去,仅仅是希望不要重复这些不该重复的过去。俄国诗人普希金在诗中写得好:“过去了的,都会变成亲切的回忆。”记得过去又不去计较曾有过的恩恩怨怨,这正是老年人活得快乐的一个原因。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神经生物学家弗洛林·多尔科斯的研究表明,到65岁,人们会把生活中愉快的经历扩大化,更多地倾向于记住愉快或中性的人生经历。这也许是由于人生经历的丰富而产生的控制情绪的反映。夕阳并不暗淡,老年人眼中的世界更是缤纷灿烂。2010年美国趣味科学网站也报道说,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从青年到老年,压力和气愤的情绪会逐渐减少,年过半百的人快乐多。
英国与美国的社会学家进行过一次联合研究,调查了80多个国家的200多万人,结果发现在不同国家、不同人身上,幸福感随年龄变化的走势惊人的相似:人一生的幸福感呈“U”型曲线,年少与年老时最快乐,中年是“谷底”。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新标准,65岁以下还属于中年人,65~74岁只是“青年老年人”。据称,我国有七成左右退休者尚不满65岁,正处于“中年”。其实“中年”这个概念有些“复杂”,因为中年总是和“瞻前顾后”、“东奔西走”绑在一起的。而到了老年就不一样了:想说点什么就说点什么,我说“不”就是不,我说“行”就是行,活得自由自在;无须迎奉、无须奔波,摆脱了名利场、关系网的制约,“可以”就可以,“不可以”就作罢,活得尊严而平实。这“自由自在”和“尊严平实”正是老年人快乐的两个支撑点。
有人说,一个成年人读童话,常常能在柔情的故事里读出背后的恶意;而一个老年人如果有机会再读童话,将和童年时一样,是一种美妙的享受。因为老年人和儿童一样,能从简单的故事里读出心灵的愿景。这种相似性也被现代科学的发展所验证。研究表明,6岁儿童和70岁老人的大脑切片高度相似,所以其想法与心态也差不多。在这两个看似相距甚远的阶段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有一颗安适的心,而不需要与现实苦苦搏斗。你能把“老年”与“童心”联系在一起吗?据说,14世纪初欧洲大陆爆发罕见的“黑死病”瘟疫时,犹太人就躲过了这一劫,因为他们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独特的养生之道,而这种养生的诀窍之一就是“永葆童心”:无论你年龄有多大,都应该保留孩提时形成的一种习惯。
孩子们总是对祖父母而不是父母更亲,因为老人有更多的时间陪伴他们并对他们提供可靠的保护。在他们的心目中,祖父母是最善解人意的“巨人”。
站在人生边上,揣着一颗童心,享受着“巨人”的待遇,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快乐呢?如果你年轻的时候没来得及好好体验青春绽放的美,那么到了年老时就更应该加倍品尝秋果成熟时的香甜,绝不可再错过机会。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