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6月2日,中央红军长征的部队在四川安顺场和泸定桥强渡大渡河,闯过了生死关。把国民党尾追的几十万大军全部甩在了后面,没有成为历史上第二个石达开而全军覆没。19世纪1863年6月,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领的数万军队,就是在这里被一路追杀而来的清朝将领骆秉章消灭的。蒋介石希图重演历史的妄想破灭了。
6月7日这一天,部队行进到四川大渡河天全一带。安营扎寨,这一带是彝族聚居区。相传彝族是孟获的后代,诸葛亮当年“七擒孟获”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羊肠山路崎岖难行,“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不到四川的山路走一趟,无论如何也无法真正理解李白这句诗的含义。
红军在该地区休息了一天。筹粮、整训、做群众工作。部队吃得饱饱的,医治伤员,补充给养,待命北上。经过数日征战,已是人倦马乏。加之于天公不作美,又下起了倾盆大雨。红军指战员盼着天气好转,尽快筹集物资,养足精神,挑战面前这座巍峨的大雪山。红军除了和敌人做殊死博战,还要同自然界中的无数困难做斗争。因为要冲破、绕过敌人的包围,所以不能朝着大路走,必须选择曲折小道前进。经过天险要隘、崇山峻岭,从没有人烟的高山草地中踏出一条路来。
中革军委于1935年2月16日发出特别命令:红军必须经常转移地区。有时向东,有时向西。有时走大路,有时走小路。有时走老路,有时走新路。而唯一的目的是为了在有利的条件下,求得作战的胜利。这个特别命令,几乎成了长征后期保障红军胜利的方针和行动准则。
在四川甘孜、阿坝和雅安三地的交界处。有一座海拔4900多米高的大雪山,是一条从小金县向南延伸到天全县长约200公里的山脉。这就是中央红军长征中将要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
在国家政治保卫局保卫大队的宿营地。年轻的大队长吴烈正在考虑应该在附近村庄找一个熟悉地形的向导,以便部队保护中央首长安全、便捷地翻过雪山,避免徒劳地绕路而白白耗费许多体力。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安全问题,时刻萦绕在他的心头。吴烈是江西省萍乡人,曾在安源煤矿做产业工人。15岁参加红军后,一直在首长身边做保卫工作。勇敢忠诚,经验丰富。虽说脸上仍展现出残存的稚气,但却明显地刻上了坚毅、稳健的神情。是个性格直爽、思考周密、机警敏捷、办事老练的领导。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