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鲤鱼洲纪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198629
  • 作      者:
    陈平原主编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陈平原,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及系主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执行院长。曾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1);获全国高校一、二、三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著作奖(1995、1998、2003)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2009)等。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中国散文小说史》、《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大学何为》、《北京记忆与记忆北京》、《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作为学科的文学史》等。治学之余,撰写随笔,借以关注现实人生,并保持心境的洒脱与性情的温润。
展开
内容介绍
    江西鲤鱼洲,20世纪70年代初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两校的“五七干校”。本书是北京大学中文系师生、工农兵学员、家属子女对当时鲤鱼洲干校生活的回忆散文的结集。这些长长短短的散文随笔,是当事人的“片断记忆”,而非“历史结论”。
展开
精彩书摘
    大约去鲤鱼洲一个多月后,我们连队自己的草房盖起了。全连男女就都搬出原先住的大小仓库,一起住到了连队安排的草房内。在连队住处还打了一眼地下抽水井,全连用水就靠它了。水质不好,含铁量高,如果盛一盆水搁着,第二天盆内四周就会呈现一圈儿铁锈。连队也进行了改编--俄语系跟其他外语系合编为一个连,命名为九连;我们中文系则跟校医院、图书馆以及图书馆学系重新合编为一个连,仍叫七连,不过为区别于先前的七连,大家称之为新七连(原先的七连称为“老七连”)。连长由图书馆学系总支书记闫光华担任,副连长由我们系的大向和图书馆学系的纪国祥担任,指导员都由军宣队、工宣队派人担任。
    连队位于鲤鱼洲的东北部。鲤鱼洲有一条河,纵贯鲤鱼洲东北至西南,最宽处有二十来米。为解决连队吃菜问题,连队组建了一个菜班,由我们中文系孙静任班长;菜班成员大多是各排的老弱人员。菜班负责在连队沿河垦荒种菜。别以为种菜轻松,成天蹲着锄草、浇水、护理菜苗,一天蹲下来也累得够呛。另外,炊事班也开始养鸡养鸭养猪,以便逐步改善连队生活。
    第二年春耕来临之前,田块、水渠都按要求整治好了。场部考虑到有许多教员夫妇俩都来了鲤鱼洲,有的还带着孩子,总不能让他们老分居着住吧,所以决定利用冬季农闲时,盖一些砖房,供夫妇俩都在鲤鱼洲的教职员工居住。这在当时可算是一种人性化的表现。盖砖房的砖当然是从别处用船运来的,运到鲤鱼洲后由我们自己再运到连队盖砖房的工地。由于我们连地处鲤鱼洲的东北角,搬运的距离不近。我们几个壮劳力还都挺能挑,一担挑30~38块砖(每块砖约五斤重);也有人用一条绳索一块托板用肩背;反正各有其智,各尽其能。盖砖房还得要瓦。场部决定自己制作水泥瓦。为此去买了台打瓦机,并将这个制作水泥瓦的任务交给了七连。七连将这个任务交给了我,要我带一班人马边学边制作水泥瓦。我们一起干活的,记得有张少康、黄修已、左言东、周先慎等人。
    ……
展开
目录
回首烟波浩渺处--《鲤鱼洲纪事》前言
浮生散忆(摘录)
补记
《梅檬盒诗词集》(摘录)
补记
从鱼子山到鲤鱼洲
鲤鱼洲纪事
扁担和小竹椅--鲤鱼洲杂忆
鲤鱼洲琐记
北大教育革命的一个怪胎--鲤鱼洲草棚大学
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到江西鲤鱼洲“五七干校”
关于鲤鱼洲诗的信.(附《扁担谣》)
鲤鱼洲杂俎
鲤鱼洲点滴
草棚大学第一课
鲤鱼洲生活点滴
草棚大学纪事
”五七道路”纪事三则
回望鲤鱼洲
回想“五七”路
“大象”
我在鲤鱼洲上大学
回忆父亲和我在鲤鱼洲的日子
鲤鱼洲“五七干校”
鲤鱼洲无鱼
附录:
江西鲤鱼洲北大实验农场年表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