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乌有”之义:民国时期的乌托邦想象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8095907
  • 作      者:
    周黎燕著
  • 出 版 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乌托邦是人内在具有的对永恒、无限和完美的渴望和冲动,其话语构成与历史实践已成为人类思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学,作为一种与人类思想相形相随的语言艺术,有关乌托邦理想社会的憧憬与想象是其题中之义。当作家以蓬勃的想象,表达关于理想世界和完美艺术形象的言说时,融合着对历史和现实的批判与审视,包含着对未来的向往与期盼,更闪烁着理性智慧的光芒与力量。
    《“乌有”之义:民国时期的乌托邦想象》的突破在于以思想史的理论资源为先导,搜集、辨析、比照大量相关现代文学、史学资料,在此基础上,考察乌托邦想象的文学史意义。
展开
内容介绍
    《乌有之义:民国时期的乌托邦想象》通过爬梳和归纳民国时期小说文本中有关乌托邦思想特质的文学现象,探察乌托邦作为一种思想类型进入现代文学后,呈现的政治乌托邦、乡土乌托邦、革命乌托邦和反乌托邦叙事形态,及其想象方式的差异性和复杂性,以期从文学的角度解读乌托邦功能和意义的研究。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从乌托邦到乌托邦文学
第一节 乌托邦与人的存在
一、何谓乌托邦?
1.概念的厘定
2.乌托邦与人的存在
二、中西乌托邦的文化特征
1.“世俗化”:中西乌托邦的共性特征
2.“乡”与“城”:中西乌托邦社会形态之比较
第二节 作为文学想象形式的乌托邦
一、乌托邦:文学想象的另类方式
二、作为中国文学叙事形式的乌托邦
1.中国乌托邦文学之确立
2.现代文学乌托邦之呈现

第二章 近代语境中的政治乌托邦
第一节 从传统到近代
一、近代化与大同理想
二、康有为大同乌托邦的现代意义
第二节 “新小说”的政治乌托邦想象
一、“新中国”:“新小说”创造的民族国家神话
二、回到“未来”:晚清乌托邦的时间观
第三节 晚清科幻乌托邦的前现代性
一、科学与乌托邦
二、晚清科幻乌托邦的前现代性

第三章 现代语境中的乡土乌托邦
第一节 京派小说的乡土想象
一、乡土:京派小说的精神家园
二、边缘:乌托邦写作者的身份意识
第二节 从建构到解构
一、“异质”的“现代”:沈从文“边城”乌托邦解读
二、纷扰的“传统”:废名“桃园”乌托邦解构探析
第三节 中国形象:老舍《猫城记》的反乌托邦书写
一、现代想象之“中国”
二、猫国:反乌托邦视野中的“中国形象”

第四章 现代语境中的革命乌托邦
第一节 革命与乌托邦
一、从空想到科学
二、浪漫:左翼小说革命狂想的特质
三、“忧郁”:《上海屋檐下》的隐型意义
第二节 “革命”语境中的农民形象
一、“发现”农民
二、激情想象中的革命农民
第三节 当女性遭遇“革命”
一、女性革命和革命女性
二、当“革命”遭遇性爱
三、裂隙中的个人话语

第五章 余论:乌托邦在路上
第一节 革命、乡土乌托邦的延续
第二节 后现代语境中的反乌托邦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