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六个道德故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354080
  • 作      者:
    (法)埃里克·侯麦著
  • 出 版 社 :
    作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埃里克·侯麦(1920-2010),国际电影大师,法国著名导演,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道德故事”系列、“喜剧与格言”系列、“四季故事”系列等。曾获美国影评人协会最佳电影奖、美国国家评论协会最佳外语片奖、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奖等众多奖项。2001年,威尼斯电影节组委会颁给他金狮终身成就奖。
展开
内容介绍

  侯麦的电影致力于表现人物的内心思想状态和矛盾冲突,用影像来揭示他们捉摸不定的情感世界。他把镜头对准法国的年轻小资们,细致入微地刻划他们的情爱困惑与纠葛,体现了法国人浪漫的天性,也反映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法国知识分子对传统和宗教束缚的抗拒。   
  《六个道德故事》是侯麦的成名作,奠定了他在世界影坛的地位。作品通过戏剧化的情节设计和文学性的对白,揶揄了知识分子在夸夸其谈和理性外表之下隐秘的情欲煎熬。"道德故事"典型地反映了侯麦的创作风格,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认为是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一。

展开
精彩书摘

  蒙索街的面包店女孩
  巴黎,维里埃十字路口。东边,是巴蒂尼奥尔大道,路的尽头是蒙马尔特的圣心大教堂高地。北面,是莱维街及其市场,“圆顶”咖啡店与维里埃大道形成了一个直角,而在对面的人行道上,是维里埃地铁口,开在一座钟楼的下面,头顶有树,种树的土台如今已被弄平了。
  西边,是库塞尔大道,通往蒙索公园。路边是过去的城市俱乐部,如今已改为大学生之家,这地方原先是拿破仑三世的公馆,1960年拆掉了。我准备考法学院时,每天晚上都去那里吃饭,因为我就住在附近的罗马街。在蒙索街某画廊工作的西尔维在同一时刻穿过公园回家。
  我还不认识她,只是面熟。我们有时在十字路口和学生公寓之间的那条300米长的大街上相遇,匆匆地对视了一眼,仅此而已。
  我的同学施密特要我大胆些:
  “可惜,她对我来说高了一点。不过你可以试试运气。”
  “怎么试?我不会接近她!”
  “为什么?谁说得准!……”
  是的,她不是那种在马路上随便让人接近的女孩,而“这样”搭讪更不是我的风格。不过,我猜想,为了我,她会违反自己的原则,准备这样做的,就像我已经违反了我的原则一样。可我绝对不想由于某种不成熟的举动而错失良机,相反,我极其小心,有时甚至避开她的目光,让施密特去盯着她。
  “她看了?”
  “是的。”
  “看了很久?”
  “挺久的。绝对比平时看得久。”
  “听着,”我说,“我想跟着她,至少想知道她住在哪里。”
  “大方地跟她搭讪,但不要跟着她。否则,你会受伤的。”
  “搭讪!”
  我发现自己对她是多么关住。现在是5月份,学期快结束了。毫无疑问,她住在这个街区。我们曾看见她手里提着篮子买东西:那是在“圆顶”的露天咖啡座前,我们吃完饭正在喝咖啡。当时是7点45分,商店还没关门。
  “她在马路的角落拐弯,”我说,“也许就住在那里。”
  “等等,”施密特说,“我去看一眼。”不一会儿,他回来了:
  “她进了一家商店。我不知道她是从哪个方向出去的,太冒险了。”
  稍后,我们看见她又回来了,“有点不自然地直视面前,”施密特评说道,“想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我不管,我要跟着她!”我说着站起身来。
  我很莽撞,在莱维街跟着她,几乎就跟着她后面。但我马上就得后退了,因为她在露天货摊间走来走去,我随时都有可能暴露在她的视野之内。我回到原位坐下。当晚,我们没有看见她再走回来。不过,尽管我没有一直跟到她家门口,我不是往前走了一步吗?施密特说得对:这种小小的接触战不会没完没了地持续下去,我决定孤掷一注,也就是说,当机会最后来临的时候,干脆在马路正中向她迎去。
  十字路口的钟敲响了7点,我们去吃晚饭。我停下来买报纸,施密特没有等我,继续往前走,一直走到对面的人行道上,然后看着我低着头跑过去。我来到斑马线时,看见他使劲朝我摆手,我起初不明白,还以为他向我指着人行道,好像有什么危险。事实上,他指的是我背后右边的人行道。我扭过头,但西下的夕阳晃得我眼花,我后退一步想看得更清楚:结果,我可以说是迎面撞见了施密特所指的东西,不是别的,正是西尔维,她迈着轻快的步子走过来。我局促不安地道歉说:
  “噢,对不起!”
  “没事!”
  “真的?”
  “我们并没有碰到。”
  “幸好……我不知道今天怎么了:刚才,我差点摔到那些东西上面。”我指着堆在人行道上的瓦砾。
  她笑起来:
  “我倒很想看看!”
  “我是说'差点'。”
  “您说什么?”
  马路上的噪音在这个时候太大了,我们很难听见对方说些什么。我几乎是在喊:
  “差点,没事……噢,这些汽车!我们什么都听不见!”
  显然,不可能进行任何谈话。西尔维要走,我不敢留她。
  “我从那里走。”她说。
  “我也从那里走。”我说。
  然后又很快加了一句:
  “我得给您一个补偿。您愿意一个小时后跟我一起喝杯咖啡吗?”
  因为我觉得她不会这么快就接受吃饭的邀请。
  “我今晚有事,下次吧!我们经常遇到。再见,先生。”
  “再见,小姐!”
  我甚至没有看她走远,就自豪地跑着回来找施密特。
  在我们谈话的那短短几分钟内,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要不惜一切代价地留住她,随便说些什么,不管我会给她造成什么印象,这种印象肯定不会太好。但毫无疑问,我胜利了。应该说,我在慌乱中作出了一点努力,她好像并不反感,反而急忙抓住抛过去的球。她的拒绝一点都没有使我不高兴,因为她答应下次遇到时可以跟她说话,而我们很快就可以相遇。还有比这更好的吗?
  然而,发生了一件我怎么也没想到的事情。我意想不到的好运后面跟着同样意想不到的厄运。三天过去了,一个星期过去了,我没有再遇到她。施密特为了更好地准备他的论文,回父母家里住去了。我虽已堕入情网,但一点也没想过要占用学习时间去寻找西尔维。我惟一的空闲时间就是吃晚饭的时候。于是我不吃晚饭了。
  吃晚饭要花半个小时,来回三趟,遇到西尔维的机会就会增加十次。但我觉得在马路上不是最好的观察点。事实上,她完全可以走其他路,甚至--我不知道她从哪里来--可以坐地铁和公共汽车。而且,她不可能不再买东西。所以,我决定在莱维街扩大调查范围。
  还有,应该老实地承认,傍晚的这个时候,天很热,在马路上监视,既乏味又累人。市场上的食物琳琅满目,新鲜诱人。胃折磨着我,它已厌倦了饭堂,预感到假期即将来临,它很明确地要求好好地吃一顿,这在樱桃时节是完全应该的。复习了那么长时间的达洛兹 和“讲义”之后,马路上的饭菜香及其嘈杂声无疑是诱人的,堪与家里的喧闹声及做饭的味道相比。
  不过,我的寻找没有任何结果。住在这个街区的有几千人,它也许是巴黎人口最密集的街区之一。呆在原地呢还是四周转转?我很年轻,心里产生了一个也许有点傻的念头,我希望看见西尔维突然出现在她家的窗前,或突然从一家商店里出来,像那天一样,差点与我撞个满怀。于是,我决定到处走走,蹓跶蹓跶。
  我就是这样发现勒布特路角落里的那家小面包店的,我养成了习惯,每天去那里买糕点,它们成了我主要的食粮。面包店里有两个女人,女老板在那个钟点几乎总是在厨房里忙着,还有一个棕发女孩,挺漂亮的,目光活泼,嘴唇肉感,脸长得很可爱。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开始几天,我常常遇见街区的几个小混混在纠缠她,跟她说些蠢话。只要他们缠着她,她就慢慢地替我服务。我也就慢慢地挑选,但最后只买几个油酥饼。这里的油酥饼不比别的面包店的油酥饼好,也不比别的面包店的油酥饼坏。都是工厂里做的,到处都找得到。但是,一方面,我刚好在这里结束游荡,这条路没什么人,所以我可以不慌不忙地吃东西,而不用担心会被西尔维看见,因为她随时有可能在市场的人群中突然出现;另一方面,买糕点最后成了我和那个面包店女孩的一种仪式。
  说实话,仪式是由她开始的。为了激怒那些小混混,她常常在他们闹得最厉害的时候,强装笑脸,朝我眨眼,好像她和我之间有什么默契似的,而我却还她以一副冷面孔。我只买一块油酥饼,一路走一路吃,吃完刚好来到市场。到了那里,我还想再吃一块,于是又原路返回。面包店女孩现在一个人了,她朝我笑笑,好像是个老熟人似的,但这只能让我更加冷漠。在我这个年龄,没有比买东西更让我讨厌的了。我小心地避免与售货员太亲近,我走进商店时,总喜欢让自己说话的语气和走路的动作都像初次来到这家店里的人一样。
  “我要一块油酥饼。”我用毫无表情的声音说。
  她很吃惊,好像是为了弄清有没有认错人,有点异样地扫了我一眼,让我感到无地自容。我不敢继续演戏,便装出同样天真的样子问她“多少钱”。
  “40法郎?”我问,尾音没有提得太高。
  “是的。”她马上回答说。她已经猜到我的怪癖,决定开个玩笑。
  ……

展开
目录
前言
一.蒙索街的面包店女孩
二.苏姗的爱情经历
三.莫德家的一夜
四.收集男人的女人
五.克莱尔的膝盖
六.午后的爱情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