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 “船”与“岸”的回望
一 “祖辈”与“祖辈”的故乡
二 “船”与“岸”的想象
三 在回首中重构历史
四 “故土”不在婆罗洲
第二章 故乡与原乡
一 此乡与彼乡
二 “家园”的乌托邦色彩
三 “一个国家、一个故乡”
四 “第三代橡胶树”
第三章 叙说“父亲”
一 “父亲”的英雄化
二 “父亲”的硬汉化
三 “弱势”的“父亲”
四 被审视的“父亲”
五 “父”与“子”的定位与反思
第四章 视角的调整
一 从“吉宁仔”到“蔡也古巴”
二 “拉子”与“半唐半拉”
三 “魔化”、“华化”与“还原”
第五章 “涵化”:自由与不自由
一 “涵化”特色与艺术视角
二 “自我”的担忧
三 “泰人”、“红毛”、印度人
四 审美技巧的推演
第六章 异与同的辩正
一 “烂熟的芒果”、“梦中情人”与“烂蚝西施”
二 “大爱叙事”与“比较叙事”
三 “形神分离”与“在而不属”
四 都市进程与创作中的互文性
五 “浪子回头”与双重肯定
第七章 艺术空间的新建
一 族群姿态与书写姿态
二 在钢丝上行走的“继子”
三 戴着与松解“镣铐”的舞蹈
四 在趋异与共生中发展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趋异与共生:东南亚华文文学新镜象》将试图抓住三个主线:“望乡”主题——从故乡到原乡的转换;“父亲”形象——从强势到“弱势”的嬗变;华人文学与华裔文学在“异族叙事”中出现的多种变化,以探寻华文文学在发展与变化途中的新内涵与新特点,并且试图围绕上述三个主线,通过对华人文学与华裔文学所表现出的异中之同、同中之异的分析,进而探寻在当代转换过程中,华人族群文学在“自我”意识与文化意识等方面的特点、趋势。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