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座城。纽约!纽约!这一次,这第三个纽约,属于潘国灵——书国纽约和潘国灵一起,与这座城市,偶遇、初恋、重逢、分离,重返!
《第三个纽约》个属于生在他乡的人,到此来寻找什么的纽约。正是这第三个纽约,造就了“纽约的敏感,它的诗意,它对艺术的执著,连同它无可比拟的种种辉煌”。潘国灵以“属于第三个纽约的纽约客”身份走进这个代表城市魅力的大苹果,思考都会生活,访问文化地标,探索城市空问,再读路上经典,以他独到的城市观察眼光,写出一本既生动、活泼又具知性与洞察力的纽约城市笔记。
纽约的独立电影院,给了我许多美好时光。百老汇缤纷,也是夜的天 堂(或地狱),但百老汇歌剧不能天天看,因为荷包很快便会被抽干。相对 来说,看电影要便宜多了。选择也非常多,纽约有不少独立电影院,长年 上映高品质的经典、前卫及独立电影,一间戏院就是一个博古通今的国际 窗口。如果你喜欢电影,你又多一个理由喜欢纽约。 与经典重遇或初遇,在大屏幕上一睹其风采,以下仅是一些例子。我 最爱的一间,位于格林威治村休斯顿街的Film Forum(电影论坛),创办于 1970年,是美国少数完全自主、自负盈亏、非营利的独立电影院。Film Forum上映的电影走两条路线,一是美国独立电影和外国艺术电影在纽约的 首映,一是美国及外国的经典电影、导演回顾、类型作品、电影节作品等 。一个人有时不知如何打发时光,就会乘地铁到Film Forum,作我的电影 “朝圣”。说是朝圣,自然是我在这里专挑自己心仪的经典电影看,举例 说,我在这里重看了卓别林的《摩登时代》(Modern Times),让·吕克· 戈达尔的《轻蔑》(Conternpt)、《已婚女人》(A Married Woman)、《男 性女性》(Masculine Feminine),马丁·斯科塞斯的《穷街陋巷》(Mean Streets)、《出租车司机》,伍迪·艾伦的《曼哈顿》等等。是的,这些 电影其实都一早看过了,但一些不在电影院看,其实又未必算是真正“看 ”过,尤其是于纽约看回于纽约取景的电影,如《曼哈顿》、《出租车司 机》,感觉好得不能言说。而那些电影人——伍迪·艾伦、马丁·斯科塞 斯、罗伯特·德尼罗等,全都是最地道的纽约客,他们曾经是这城市不起 眼的人物,也许差一点不走上演艺之路便会误入歧途,因为电影,就足以 将这个城市变得神奇。Film Forum有三个影院,门前仍用那些非常古雅、 要逐个字母挂上的英文字体,来告示正在或即将上映的电影。电影院也重 视评论,配合上映电影,玻璃墙报板上会贴上相关的电影海报和评论,又 把一些评论文章放大,在门前展板竖立,都是人手制作,有一点原始感觉 。我这见字便看的文字人,亦从中发掘了不少乐趣。譬如在排队等候看阿 伦·雷乃(Alain Resnais)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Last Year af Marienbad)时,读到哥普拉在2008年1月说及此片的一句话:“至今我仍然 不理解《去年在马里昂巴德》,但是它是美的,我为之神迷。”是的,有 些作品你不一定需要明晰,正正是其谜之特质叫人为之神迷。我想美丽的 城市也是如此。 格林威治村内另有一间电影院叫IFC Center,是的,IFC,不是我们那 高耸人云的摩天大楼,而只是一间在华盛顿广场附近的独立电影院。24小 时开门,午夜仍是很早,深宵失眠不想在床上辗转反侧,可以到这里看戏 。独立电影的大本营,奉行“一刀不剪”的信条,跟Film Forum一样,电 影院门前也放一些电影评论展板,供人观赏。自2002年,每年六七月,一 年一度的“纽约亚洲电影节”(New York Asian Film Festival,NYAFF)便 在这里举行,把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 马来西亚、巴基斯坦、菲律宾、中国台湾、泰国、越南等地的电影介绍到 纽约,香港的杜琪峰、谭家明的电影都曾在这电影节亮相。我记得2007年 甫抵纽约不久,便在这电影节上看了韩国导演柳承莞的《暴力城市》(City of Violence)。我更多的是在这里重温旧片,印象中IFC不时上映英格玛· 伯格曼的电影,也许是当时正值这位瑞典殿堂级导演刚刚辞世之故。2007 年11月28日,我在IFC看了英格玛·伯格曼的《莫尼卡》(Monika),1952年 的电影,关于青春、激情与陷落,如门前展板上贴着的那份《纽约时报》 电影评论标题所言:“五个十年后,仍燃烧着银幕”。
……
序 李欧梵
自序
第一章 文化首都与地标
第三个纽约
独立电影院
林肯中心
书国纽约
城市的肺
中央公园
布鲁克林大桥
归零地
洛克菲勒中心
第二章 色欲都市与消费
色欲都市
性博物馆
同志骄傲大游行
“石墙事件”见证者
蝙蝠侠与葛咸城
消费启示录
星巴克了
第三章 城市空间与景观
简·雅各布斯——街道的“芭蕾舞娘”
“十八英寸”的距离
日常生活的自由
城市速度
私有公共空间
地铁之城
地铁摄影
地铁公共艺术
城市之光
城市之钟
建筑美学与历史
街头小东西
第四章 美式信仰与危机
美国国旗
走入街头的自由女神像
美国宗教的世俗性
宠物狂热
创意资本主义
“我们”和“我”
绿色革命——世界热、平、挤
第五章 纽约客
文学风景:作家故居篇
文学风景:酒店酒吧篇
在路上
苏珊·薇格——纽约诗人歌者
表象就是真相之安迪·沃霍尔
从鲍勃·迪伦,看一个“小波希米亚”
属于纽约和欧洲的苏珊·桑塔格
后记:离开这里,就是我的意思
试问海峡三岸华文出版界又有多少像《第三个纽约》这样的书?它不是一本普通的游记,也不是普通的导游书,更不是理论或学术论述,但却兼有这三者的长处。带一本书游纽约?我建议你只带这一本《第三个纽约》就够了。
——李欧梵
(香港中文大学人文学科伟伦讲座教授,中研院院士)潘国灵以观察入微的笔触格调,书写美国的城市文化,体现城市抗争先锋简?雅各布斯叮嘱我们“请细察看”的精神。即使是美国读者,都会为这位中国作家的洞察力所唤发,他在美国展开首度的一年之旅,带回注满一整个背包的情感及对香港“我城”的关切。
——华敏臻
亚洲文化协会(香港分会)主席潘国灵以异乡人身份观察这个位处世界前线的国际大都会,地利本身造就阅读层次上的丰厚;加上天时与人和,这位漫游者从繁忙的香港生活跳出框框轨迹,以他独到的城市观察眼光,从宏观文化到微细生活,层层相扣,道尽城市的可见与不可见。阅读这书的文字与图片,你仿佛看到一个作家身影飘移于纽约的十字街头,时而投入,时而抽离,文字就散落于他用心或出神时踏着的路边。城市空间以外,文学、文化、艺术、建筑、生活、权力、社运以至大美利坚的个人政治以及意识形态等,构成广阔的关注面。潘国灵来到纽约,转换于旅人、住客、筑梦者、文艺交流者等身份之间,冷静的观察以外不忘书写个中的勃勃生气;尝试了解背后的价值根源的同时,也书写城市的感性与闲适。
——罗展凤
香港公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讲师潘国灵很喜欢到纽约西村的咖啡室写作、观察,让生活又溶入作品。潘国灵很晚才睡,他的纽约有大半是在晚上,在歌剧院、电影院、画廊和酒吧,或是宁静的空房子。他的白天,都用在街上闲逛,流连书店。我们同在纽约时间,偶尔会在街上碰一次面,我的纽约和他的纽约只在这一刻重叠,终于等到他的新书出版,从诗人和作家的眼去看一个我未看过的纽约。
——白双全,视觉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