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奏)
方向已定,但是怎么走,谁都没有现成的答案。“摸着石头过河”成为当时的写照。
有企业家回忆说,在计划经济时代,“甚至买一张桌子都要向政府汇报”。企业不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所有的生产要素都要听从政府的调动安排,企业本身没有积极性,产品也单一化,不能满足民众的消费需求。要想让经济有活力,就要让市场机制逐步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为此,中国提出了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并进而提出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调节本身的逻辑,要求各个参与主体地位平等。公有制一家独大的局面显然不能孕育充分的竞争。据此,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在中国逐步建立起来。政府在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时,也发现了直接调控在效率上的欠缺,开始逐步向间接调控过渡。
为了逐步与国际市场对接,中国利用沿海地区毗邻港澳台及其与海外华侨、华人联系密切的优势,先后设立多个经济特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基地。当时对经济特区的定位是“以市场调节为主的区域性外向型经济形式”。这种形式成为中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格局的起点。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也在不断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调整自己的发展思路。
经济发展对金融的需求,使资本市场回归中国。1984年11月,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第一股”在上海诞生,从此撩开了资本市场神秘的面纱。
改革之路上也曾出现过怀疑之声。在改革开放13年后的1991年,许多人头脑中“左”的观念还没有完全消除。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背景下,中国国内曾有一种论调称,和平演变的危险来自经济领域。
在中国是否退回到计划经济体制的老路上的关键时刻,1992年1月至2月,邓小平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重要讲话,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
(音响二,邓小平南巡音响,混播)
邓小平指出,生产力是衡量国家制度是否优越的基础,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经济。邓小平的讲话,彻底解决了有关“姓资姓社”的争论。此后,中国人民不再犹豫和彷徨,坚定地沿着发展经济、推动社会发展的道路走下去。
2001年9月17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全部结束。这标志着中国进一步融人国际社会。选择加人世贸组织,除了扩大出口、减少国际社会对中国采取贸易歧视措施外,也是为了增加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话语权,能够更公平地与其他经济体展开竞争。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