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熟读兵书,他为刘邦献计道:“武关虽有重兵把守,但秦军已是惊弓之鸟。只要在左右山上多插些各色旗帜作为疑兵,然后派郦食其和陆贾带上一份厚礼登上关隘劝降守关秦将,就可以兵不血刃拿下武关。”
刘邦令将士按照张良的主意去做,果然守关秦军就投降了。
张良的祖父、父亲担任五朝韩国相国,他耳濡目染的应是父辈如何治国理政,那么他的军事智慧又是从哪儿来的呢?
据《史记》记载,它来自一位神秘老人送给他的一部兵书。
张良的父亲张平死后二十年,韩国被秦国所灭。张良家的富裕程度,从府中有三百名佣人可见一斑。为了行刺大秦始皇帝报国恨家仇,他变卖了全部家产招募刺客。
张良招募到一位大力士,并为他量身定制了一个一百二十斤重的大铁锤。他得知始皇帝赢政出巡要经过原阳县博浪沙[111],就预先埋伏在途经的密林中。结果,大力士运气不佳,掷出的铁锤击中的銮舆是防范行刺的副车,始皇帝躲过一劫。
朝廷为此展开为期十天的全国大搜捕。为了逃避追捕,张良隐姓埋名躲藏到数百里外的下邳。项羽的另一位叔叔项伯,也因杀人逃到下邳,就藏匿在张良的住处。
一天,张良漫步从下邳[112]的一座桥上经过,遇见一位穿粗布短衣的老人坐在桥上。
“小伙子,下去替我把鞋捡上来,”老人目光如炬,以支使的口吻对张良说。
张良在心里也许恨不得给老头儿一拳或一脚,但他没有那么做,而是态度和气地到桥下帮老人捡回鞋子,并帮老人穿上。
张良刚一离开,老人的鞋子又一次掉到桥下。
张良返身回来,到桥下再次帮老人捡回鞋子。张良帮老人穿好鞋子刚一离开,老人的鞋子再一次掉到桥下。
张良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耐烦,再次到桥下帮老人捡回鞋子。这一次,他不但帮老人把鞋穿好,还把老人搀扶下桥才离开。
临别,老人叫张良五天后来桥上见面,说有东西送给他。
五天后天亮时,张良如约来到桥头。
老人已经先到了,很生气地对张良说:“跟老人约会,你作为后生晚辈怎么能迟到呢?”说完,老人转身就走,边走边撂下一句话:“五天后早点来会面。”
五天后,五更鸡叫时张良就起身来到桥头。可还是落在了老人的后头。
“这么晚才到,为什么呀?”老人边走边说:“五天后,早点来。”
这一次,张良半夜就来到桥头。因为据他判断,即使自己起得再早,老人也会赶在他前头。
果然,他刚到桥头不久,老人就出现了。
老人高兴地说:“就应该这样。”说完,他从怀里掏出一卷写在竹简上的兵书送给张良。原来,老人是在用一种特殊方法,为手里的兵书寻找一位新主人。
老人温和地对张良说:“好好地研读它,就可以做帝王之师。十年后,政局一定会出现动荡,那时你就有用武之地啦!”老人没有再说别的话就走了。
张良回到家在灯下仔细翻阅,竟是一部《太公兵法》。他如获至宝,每天用心钻研、熟记。
陈胜、吴广起义发生在老人预言的第九年,而张良果然如老人所言,做了帝王之师。刘邦率领兵马来到蛲关[113]。这里不仅比武关地势更加险要,而且新任秦王子婴把仅有的五万京畿兵马全部调来加强守关。张良让刘邦如法炮制,在两边山上多插一些各色旗帜用来虚张声势,然后派谋士郦食其、陆贾带上一份厚礼去劝降守关的秦将。
郦食其吓唬守关秦将说:“楚军几十万大军已到达蛲关。章邯已率二十余万秦军投降楚军,将军难道比章邯还厉害不成?沛公素来仨厚,不愿看到秦军将士再流血牺牲,因此特派老夫奉上厚礼,请将军共同为天下除害。万一将军有为难之处,也望将军先把礼物收下,沛公愿与将军先礼后兵。”
秦将听了很受感动,满口答应说:“愿与市公订立盟约,为楚军带路去攻打咸阳。”秦将并没有急着洽谈细节,而是备了酒席款待郦食其和陆贾两位使者。
郦食其和陆贾酒足饭饱后从关隘回来,把情况向刘邦做了汇报,刘邦听了十分高兴,打算第二天就派郦食其和陆贾去蛲关与守关秦军订立盟约,却被张良拦住。
张良分析道:“蛲关与武关不同,秦军守关兵马众多。秦将虽收了礼物并表示愿意归顺将军,但他并不知道我军不过区区三万兵马,一旦他知道了实情未必心服。既然两军明日要订立盟约,秦军必然疏于防范,不如我军今夜就偷袭守关秦军。”
夜里,刘邦派大将周勃带领全部人马偷偷沿山路绕过蛲关,从背后悄悄摸上关隘。秦军将士果然毫无防备。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