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元曲讲读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3945531
  • 作      者:
    黎孟德著
  • 出 版 社 :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益智博闻 养性养生<br>    学术视野开扩,识见才情超迈的学者原创<br>    通透而睿智,优美而易懂,切实而有利今用的国学佳作
展开
内容介绍
    《元曲讲读(现代插图版)》是一套通透而睿智、优美而易懂、切实而有利今用的国学读本,每一种皆为学术根底深厚并富有识见才情的学者原创,历时四年,五易其稿,形式新颖,内容丰富,针对性强,极便阅读和教学,是目前国学普及读本中不可多得的上乘佳作,在国。学读本汗牛充栋、精芜并存的海洋中尤显独特与珍贵。<br>    其中主要作者黎孟德教授,是国学大师屈守元先生高足、当代极富才艺的学者之一,其沉潜国学之深广,解说作品之精辟,诚为读者不可多得的良师;李尚信先生,师从当代巨儒刘大钧先生,是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教授,对《周易》卦序的研究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两个推导方法”之一;谢正强博士,大学阶段接受化学科学方法训练,后转入道家道教研究,践行道家修身养性之道,理法并重,推崇持之以恒、行之有效、养心养性的自在人生。
展开
精彩书摘
    元史简述<br>    蒙古族本来是我国东北一带的游牧民族,在公元12世纪左右逐渐强大起来。当他们的天才领袖铁木真出现的时候,蒙古族已经注定要从一个被压迫的弱小民族,变成一个纵横欧、亚的强大民族。<br>    1206年,也就是南宋宁宗开禧二年,铁木真在斡难河畔举行的忽里勒台(大聚会)上被推举为蒙古大汗,号成吉思汗(意思是大多数人的强有力的皇帝),建立了大蒙古国。蒙古国的建立,对蒙古族的形成具有很大意义,但是对宋、金、西夏、吐蕃乃至俄罗斯、波兰、德国等东欧国家和伊朗等小亚细亚地区国家、地中海地区的一些国家来说,却形成了很大的威胁。<br>    蒙古和宋一样,本来也是受金人的欺负的,当它强大起来以后,又正赶上金朝走向衰弱,所以在灭了西夏以后,就约宋一起对付金。这时,铁木真已经去世,由他的第三个儿子窝阔台(元太宗)继位。1234年(宋理宗端平元年),金亡。蒙古人并没有履行与南宋签订的条约,而是挥师南下,把南宋作为下一个进攻的目标。<br>    1251年,铁木真的孙儿蒙哥(元宪宗)继位,开始大举攻宋。南宋朝廷,奸相贾似道专权,谎称胜利,依然是一派歌舞升平、纸醉金迷。而各地的军民,却与蒙古大军进行着殊死的斗争,蒙哥本人也死于合州(今四川合川)城下。<br>    1260年(宋理宗景定元年),蒙哥的弟弟忽必烈(元世祖)继位。1271年(元世祖至元八年)正式建国,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号“大元”。建都大都(今北京),然后大举南下,分兵三路进逼南宋都城临安。终于在1279年(至元十六年)灭宋。<br>    ……
展开
目录
元代的历史与文化<br>元史简述<br>元代的文化<br>元曲解述<br>什么是元曲<br>散曲的产生<br>散曲的结构<br>散曲的艺术特色<br>散曲的语系<br>散曲的用韵<br>散曲的衬字<br>散曲的官调<br>散曲的语言<br>散曲的对仗<br>元散曲简史<br>元散曲的分期<br>元前期散曲的特色<br>元后期散曲的特色<br>散典名宛<br>元好问<br>杨果<br>杜仁杰<br>刘秉忠<br>商道<br>商挺<br>白朴<br>胡祗通<br>王恽<br>关汉卿<br>王和卿<br>庾天锡<br>卢挚<br>姚燧<br>马致远<br>冯子振<br>郑光祖<br>曾瑞<br>白贲<br>张养浩<br>沈和<br>乔吉<br>张可久<br>徐再思<br>贯云石<br>钟嗣成<br>周文质<br>刘庭信<br>汪元亨<br>汤式<br>名篇赏析<br>双调·小圣乐/《骤雨打新荷》元好问<br>双调·小桃红/《采莲女》三首杨果<br>南吕·干荷叶/八首录二刘秉忠<br>般涉调·耍孩儿/《庄家不识勾栏》杜仁杰<br>仙吕·醉扶归/《咏大蝴蝶》王和卿<br>越调·小桃红/《临川八景·江岸水灯》盍西村<br>越调·小桃红/《临川八景·市桥月色》盍西村<br>双调·沉醉东风/二首胡祗通<br>正宫·黑漆弩并序/《游金山寺》王恽<br>双调·沉醉东风/《闲居》卢挚<br>双调·蟾宫曲/四首录二卢挚<br>双调·蟾宫曲/《西施》卢挚<br>双调·蟾宫曲/《洛阳怀古》卢挚<br>双调·寿阳曲/《别珠帘秀》卢挚<br>中吕·山坡羊/录二陈草庵<br>仙吕·一半儿/《题情》四首关汉卿<br>南吕·四块玉/《别情》关汉卿<br>双调·沉醉东风/咫尺地天南地北关汉卿<br>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关汉卿<br>中吕·阳春曲/《题情》六首录三白朴<br>双调·沉醉东风/《渔夫》白朴<br>中吕·满庭芳/天风海涛姚燧<br>越调·凭栏人/《寄征衣》姚燧<br>正宫·黑漆弩/《村居遣兴》刘敏中<br>越调·天净沙/《秋思》马致远<br>双调·拨不断/十五首录四马致远<br>双调·清江引/《野兴》八首录四马致远<br>双调·夜行船/《秋思》马致远<br>仙吕·后庭花/青溪一叶舟赵孟颊<br>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王德信<br>正宫·叨叨令/《道情》邓玉宾<br>正宫·小梁州/《秋》贯云石<br>中吕·红绣鞋/挨着靠着云窗同坐贯云石<br>双调·水仙子/《田家》贯云石<br>双调·折桂令/《苏学士》鲜于必仁<br>双调·沽美兼太平令/在官时只说闲张养浩<br>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云来山更佳张养浩<br>双调·沉醉东风/班定远飘零玉关张养浩<br>中吕·红绣鞋/《警世》张养浩<br>中吕·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br>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br>双调·蟾宫曲/弊裘尘土压征鞍郑光祖<br>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闺情》曾瑞<br>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睢景臣<br>中吕·满庭芳/《渔父词》二十首录四乔吉<br>双调·折桂令/《自述》乔吉<br>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乔吉<br>双调·水仙子/《寻梅》乔吉<br>正宫·端正好/《上高监司》刘时中<br>正宫·醉太平/《寒食》王元鼎<br>中吕·山坡羊/大江东去薛昂夫<br>双调·庆东原/古皋亭适兴薛昂夫<br>双调·楚天遥过清江/花开人正欢薛昂夫<br>双调·水仙子/《客乡秋夜》赵善庆<br>双调·沉醉东风/《嘲妓好睡》马谦斋<br>双调·水仙子/《西湖秋夜》张可久<br>双调·折桂令/《鉴湖小集》张可久<br>越调·寨儿令/《鉴湖上寻梅》张可久<br>越调·寨儿令/《情梅友元帅席上》张可久<br>双调·殿前欢/Ⅸ次韵酸斋》张可久<br>双调·庆东原/《越山即事》张可久<br>中吕·卖花声/《怀古》张可久<br>中吕·齐天乐过红衫儿/《道情》张可久<br>中吕·山坡羊/《闺思》张可久<br>越调·凭栏人/《江夜》张可久<br>南吕·阅金经/《闺情》徐再思<br>中吕·普天乐/《吴江八景·西山夕照》徐再思<br>双调·沉醉东风/《春情》徐再思<br>双调·蟾宫曲/《春情》徐再思<br>双调·水仙子/《夜雨》徐再思<br>双调·水仙子/《自足》杨朝英<br>双调·殿前乐/《梅花》景元启<br>双调·水仙子/《讥时》张鸣善<br>元曲故事<br>元曲杂说<br>曲牌选萃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