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秉持依恋理论的心理学家们最初的研究对象,不是成年的恋人们,而是2-3岁的儿童。在20世纪70年代,心理学家Ainsworth设计了一项著名的“陌生情境”研究,她让儿童和妈妈待在一个屋子里,然后一个陌生人进入屋子,之后妈妈离开屋子;让儿童和陌生人待在一起,之后妈妈又重新回到屋子里。这项观察研究发现,当妈妈在屋子里时,儿童会在离妈妈一定距离的地方探索玩耍,也会和陌生人打招呼,而妈妈离开时,儿童会停止玩耍,表现得焦虑不安。妈妈回来后,大部分儿童会投入妈妈的怀抱,渴望从和妈妈近距离的接触中获得抚慰。妈妈成为了儿童探索世界的“安全基地”,以及平复不安情绪的稳定剂。维持和妈妈的依恋关系,让妈妈留在自己身边,对儿童的生存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心理学家们发现,儿童会发出一些信号,比如哭泣、渴望拥抱、亲吻,这些行为能引发和维持与妈妈之间的亲密关系。
后来的心理学家进一步发展了依恋理论,把妈妈和孩子的互动模式,移植到解释成年人的恋爱关系。有人可能会存在疑问:成年人怎么会像两岁的小孩子那样敏感,分开一会儿就那么紧张?当然成年人的依恋关系和儿童有很大不同,尤其在加入性和生育的主题后变得十分复杂,但一些基本的模式却惊人的相似。例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Fraley进行了一项自然观察研究,对象是飞机场里的情侣们。他发现,与那些即将一起登上飞机启程的情侣相比,即将分隔两地的情侣们表现出更多亲密的行为:拥抱、抚摸、亲吻、相互注视。这和儿童维持与妈妈依恋关系的行为如出一辙。而一些实验室研究也发现,当被试预期自己将处在应激条件下时,会更亲近伴侣。
分离尚且如此,更何况是空袭轰炸。如果阅读《倾城之恋》就会发现,身处香港空袭的巨大应激和恐惧中,主人公范柳原和白流苏不知不觉中卸掉了成年男女的面具和伪装,抛掉了暧昧、试探、计算,心底如孩童一般柔软的情感尽显无疑。灾难后人们重新认识到身边人的可贵,巨大的应激强化了人们相互依恋、长相厮守的渴望,而婚姻正是自然而然的选择。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