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仁义道德及吃人与鲁迅及狂人之关系
谁发了狂?“狂人”身份考
谁吃了人?“吃人”真凶考
《狂人日记》留下的填空题
附狂人日记
《阿Q正传》:阿Q的幽灵,将你缠绕
精神胜利:阿Q的秘密生活
阿Q为什么糊涂:鲁迅的杀人规划
从未庄到县城:革命的真相
附阿Q正传
《孔乙己》:孔乙己为什么要去咸亨酒店
技术问题:“就像子弹穿越了身体”
身份的焦虑:孔乙己为什么要
去成亨酒店
乌合之众:到底是不是国民性问题
附孔乙己
《祝福》:祥林嫂的疑案与边际效应递减
祥林嫂之死:谁都有涉案嫌疑
祥林嫂和鲁迅:失效的故事
附祝福,
《故乡》:生命是否在时间中枯萎
故乡故人:时间的故事
时间之外:希望如何生根
附故乡
《采薇》:“礼”要破,“理”亦要破
不食烟火,岂能义士?
真理为什么能够骗人?
直面人生但不虚无
附采薇
《腊叶》:一枚病叶的自白
病体的生命与葱郁的生命
绽放的生命与封存的生命
附腊叶
《过客》:关于生命的填字游戏
死路:已有答案的问题依旧扑朔迷离
填写生命:非智也非诗
附过客
《风筝》:启蒙的中国方式
兄弟·启蒙
忏悔:中国式启蒙的危机
不得宽恕:启蒙者的悲哀
附风筝
《文学和出汗》:文学生理学?
香汗文学
臭汗文学
虚汗文学
附文学和出汗
《失掉的好地狱》:不失掉好地狱只有砸碎地狱
地狱里的鬼魂是谁?
地狱里的鬼魂如何解放自己?
附失掉的好地狱
《十四年的“读经”》:读什么经,救什么国
文化读经与政治读经
论读经救国的三个幌子
靠谁救国或强国?
附十四年的“读经”
《青年必读书》:青年、必读、书与新文化
新文化不是“导师”文化
新文化有没有“必读书”?
人读书还是书读人?
附青年必读书
《复仇》:关于“复仇”的若干细则
复仇的由来
复仇的方式
复仇的意义
复仇的尺度
附复仂
《求乞者》:“高墙”体验及其幻灭
为什么鲁迅如此绝情?
“高墙”体验
当“泥墙”取代了“高墙”
附求乞者
《颓败线的颤动》:一代人的爱与恨
作为“母亲”的女人:把什么留给自己?
一切已经颓败,如何面对?
难以移开的放在胸口上的手
附颓败线的颤动
后记
展开
——王富仁
这是一个很有意味的文化现象,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文坛学界,轮番走过各式各样的鼓吹者,而且几乎是毫无例外地要以“批判鲁迅”为自己开路。这样的情况,在21世纪初仍在继续。在这种思想文化界的思潮之下,就不断有人提出这样的质问:为什么要向青少年讲鲁迅?它的作用是正匠的,还是负面的?
——钱理群
在已经存在的对鲁迅的认识和理解中,鲁迅的真实形象显得遥远而模糊。现在我们虽然在很多地方可以听到鲁迅,鲁迅也还是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呈现着,但是这样的鲁迅并不是非常真实的。……鲁迅在20世纪所做的工作及其对推动中国社会现代转型的历史意义,他们几乎没有什么了解。所有这些都令我们十分不安和迷惑,因此,如何让鲁迅活在21世纪青年人的心中,这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来关注的大问题。
——周海婴周令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