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课 古代神话四则
淮南子·女娲补天
淮南子·后羿射日
山海经·精卫填海
山海经·鲧禹治水
第二课 古代传说二则
韩非子·有巢氏燧人氏
淮南子·神农氏
第三课 古代寓言二则
吕氏春秋·刻舟求剑
列子·小儿辩日
第四课 礼记·孔子过泰山侧
第五课 论语五则
学而第一
里仁第四
述而第七
述而第七又
子罕第九
第六课 孟子二则
揠苗助长
学弈
第七课 史记·刺客列传·荆轲传
第八课 桃花源记
第九课 千字文上
第十课 千字文下
第十一课 颜氏家训三则
教子
勉学
勉学又
第十二课 杂说·世有伯乐
第十三课 三戒·黔之驴
第十四课 陋室铭
第十五课 卖油翁
第十六课 爱莲说
第十七课 伤仲永
第十八课 梦溪笔谈三则
活字印刷术
陨星
指南针
第十九课 日喻
第二十课 卖柑者言
第二十一课 满井游记
第二十二课 口技
第二十三课 河中石兽
第二十四课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第二十五课 三字经节录
第二十六课 诗经二首
魏风·伐檀
秦风·无衣
第二十七课 汉乐府三首
十五从军征
江南
长歌行
第二十八课 南北朝乐府一
子夜四时歌
敕勒歌
第二十九课 南北朝乐府二
木兰辞(唧唧复唧唧)
第三十课 魏晋南北朝诗一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
第三十一课 魏晋南北朝诗二
玉阶怨谢胱
王孙游谢胱
寄王琳庾信
重别周尚书(阳关万里道)庾信
第三十二课 唐诗一
春晓
宿建德江
登鹳雀楼
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凉州词(蒲萄美酒夜光杯)
第三十三课 唐诗二
鹿柴
竹里馆
相思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渭城曲王雏
送沈子福归江东
第三十四课 唐诗三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天夜入湖)
第三十五课 唐诗四
静夜思
秋浦歌(白发三千丈)
送友人人蜀
独坐敬亭山
第三十六课 唐诗五
赠汪伦
黄鹤楼送之广陵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
早发白帝城
第三十七课 唐诗六
兵车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第三十八课 唐诗七
羌村(峥嵘赤云西)
石壕吏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黄四娘家花满蹊)
江南逢李龟年
第三十九课 唐诗八
卖炭翁
赋得古原草送别
问刘十九
暮江吟
第四十课 唐诗九
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
江雪
渔翁
第四十一课 唐诗十
枫桥夜泊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滁州西涧
古风(锄禾日当午)
第四十二课 唐诗十一
游子吟孟郊
寻隐者不遇
贫女秦韬玉
第四十三课 唐诗十二
西塞山怀古
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
乌衣巷
商山早行
第四十四课 唐诗十三
泊秦淮
山行
秋夕
清明
乐游原
第四十五课 宋诗一
江上渔者
陶者
第四十六课 宋诗二
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暄妍)
元日
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
泊船瓜洲
第四十七课 宋诗三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
题西林壁
第四十八课 宋诗四
和子由渑池怀旧
东栏梨花
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第四十九课 宋诗五
登快阁
桑茶坑道中(晴明风日雨干时)
第五十课 宋诗六
四时田园杂兴·夏日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
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
第五十一课 宋诗七
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
游园不值
过零丁洋
第五十二课 唐词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忆江南(江南好)
长相思(汴水流)
宫中调笑词(团扇)
调啸词(胡马)
第五十三课 五代词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第五十四课 宋词一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清平乐(茅檐低小)
第五十五课 宋词二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第五十六课 元散曲
四块玉·闲适(南亩耕)
沉醉东风·渔夫(黄芦岸白菝渡口)
第五十七课 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第五十八课 水浒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第五十九课 三国演义·诸葛亮舌战群儒
第六十课 西游记·孙悟空大闹天宫
内容摘要
《中国文学古典精华》的编纂,旨在提高中国语文教育之成效,精选历代文学佳构,作为各级学子诵习的基本教材,同时,针对选文提供了补充参考资料,使读者可借此扩展视野,进而对文学研究有所启发。所选课文,以善本为据,上自先秦,下迄晚清,皆为百代之典范、不朽之伟作。各体文章,均依时代排列,并按程度之深浅,分为初、中、高三册。书中所选课文,每篇均按正文、作者、题解及注释四类编次。条缕分明,层次清晰,便于阅读、学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