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摇落的风情:第一奇书《金瓶梅》绎解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20083657
  • 作      者:
    卜键著
  • 出 版 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内容介绍
    《摇落的风情:第一奇书金瓶梅绎解》对于第一奇书《金瓶梅》的绎解,更加具体说了作者对这本书的在文学上的研究。
展开
精彩书摘
    二 浮浪子弟的秋波 读此一回,开始时有个问题难以明白:潘金莲的叉杆子怎么会打中西门 庆的头? 门帘不是用来遮人视线的么,为何又要以叉杆挑起?老西不是在大街上 行走么,为何竟能被叉杆打到? 细细读来,再对照崇祯本补作的插图,便理解此处写作之妙:放下的门 帘是用来遮人的,撑起的门帘则是用来看人的;武大在家时帘子自然垂下, 其外出做生意时便以叉杆撑起;撑起的门帘仍是帘子,而门帘后的金莲则若 隐若现,可供环视,亦可以环视也。 至于西门庆,也有必被又杆子打中之理:不走街心,专走街边,靠近他 人院门,此其一也;走路偏不去看路,脑子中想入非非,此其二也;早已看 见门帘后的娇娘,佯装不知,直身便撞,此其三也。 试想《西厢记》中,小沙弥的鼓槌都能打向老僧头,这里西门庆被叉杆 碰上,该也不是什么意外。 从古人笔下,尤其是元代以降的戏曲小说中,我们可以阅读想像那时的 爱情。那历尽磨难的思恋和挚爱令人感动,而其形式和方式,则多是简单直 捷和模式化的。 最常见的便是“一见钟情”。 经典爱情剧中如倩女离魂,如秋江送别,如裴少俊墙头马上,如张生莺 莺佛殿相逢,无不以“一见钟情”引出故事,引出一段可歌可泣的魂灵之爱 。毕竟生活中的机会太少太少了!不可能先有花前月下、耳鬓厮磨,也不太 可能先有数载同窗、心心相印,只好抓住那偶然的稍纵即逝的契机,只好采 取赌博押宝式的决绝,只好依赖丫鬟小厮不尽可靠的忠诚,只好暗地里用眼 睛来会意传情。“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是王实甫留下的千秋名句,是 对一见钟情那种内在缠绵的写照。毋怪明代有位老兄赞叹之余,撰写了一篇 《秋波一转论》,洋洋洒洒,读来亦觉有趣。 此一回也,又提供一个新版本的“一见钟情”。 明代社会到了正嘉间,礼教大防之严峻和社会风气之糜烂,都有些登峰 造极。而世间万物多有一个恒量,一方面的紧缺,必然存在着另一方面的过 剩。情色或日爱欲亦如此。多年前笔者曾写过一篇文章,以西门大官人与汤 显祖《牡丹亭》中的杜丽娘作了一点比较,认为爱情的缺失大约粘连着肉欲 的横流,所以有老西的性泛滥,也有丽娘小姐的性饥渴……这就是本人所拟 提的“情欲一体论”,在一个病态的社会里,常常会这样。 常站在帘儿下“眉目嘲人,双睛传意”的潘金莲,也是一个性饥渴的重 症患者,是病态社会中的病态女子。兰兄对本书这位第一女主人公,作了许 多刻意的增饰和改写:《水浒传》写其二十余岁为一大户家使女,此书则写 她九岁就被卖到王招宣府里,十八岁又转卖给张大户;《水浒传》写她不过 一个有些姿色的粗使丫头,此书则说是自幼习学弹唱,以琵琶为业;《水浒 传》写她不依从大户纠缠,又向女主人告状,被大户挟恨嫁与武大郎,此书 则写她与大户私通,嫁与武大后仍私会不断,直到张大户一命呜呼;《水浒 传》写她出于贫贱,婚姻不幸,有些自暴自弃,此书则强调她识文断字,精 擅器乐,凸显其在性方面的早熟与随意。 这样的一个女子,嫁与了号称“三寸丁,谷树皮”的武大,又怎能安心 ?可以想像生活中的潘金莲必充满屈辱,充满内心的煎熬,也对改变现状充 满渴念。王婆在叙述中称武大为金莲的“盖老”,轻薄之极,亦谐趣之极。 试想,以武大短小身躯,又怎能盖得住欲火涌腾的潘金莲呢?连夫君的弟弟 都敢去勾引,又有什么她不敢一试呢?惟一遗憾的是,生活中的机遇实在是 不多啊! 对于那些四出猎艳的官宦与豪绅,对于那些满街游走、拈花惹草的浮浪 子弟,对于那些专一在舞榭歌台、勾栏瓦舍讨生活的架儿和捣子,机会当然 是要大大地增加。同样,对于那些深宅大院中的半老徐娘,对于那些镇日里 欲火中烧的旷女怨妇,对于那些专一操皮肉生涯的名妓私娼,聚会与交合也 算不得什么。但即便是这些人,也常常会抓住初次相见的契机。本回写西门 庆与潘金莲的帘下相逢,正是如此。 兰兄于此处加意料理,相看两小赋,亦谑亦实:先写金莲眼中的男子, “越显出张生的庞儿,潘安的貌儿,可意的人儿”;再写西门庆眼中的女子 ,“清冷冷杏子眼儿,香喷喷樱桃口儿,直隆隆琼瑶鼻儿,粉浓浓红艳腮儿 ……”若不是下面一直写到“肉奶奶胸儿,白生生腿儿”,简直就是一对儿 才子佳人了。笔者一向认为此书一出,既是后世写实小说之祖,又开清初才 子佳人小说之先河。只是西门庆这厮读书太少,宝货太多,只能算是一个加 “贝”的才子吧。 谁说像“一见钟情”这种好事儿,又仅仅属于才子佳人呢?不,它常常 也会属于淫棍和荡妇,属于西门庆和潘金莲这样的品类,常也会预示着一场 奸情的开始。而“那一双积年招花惹草、惯觑风情的贼眼”,竟也能在离去 时转出秋波…… 这还是一见钟情么? 这难道不是一见钟情么? 西门庆与潘金莲的私情和奸情,还能够算是爱情么?当然不能算。他们 之间从一开始就没有纯洁和纯正,没有专一和忠贞,因而也就没有美。可我 们能说两人之间没有情么?能说两人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爱恋、缠绵和思念么 ?私情也好,奸情也好,不都也有着一个“情”字么? 这就是“风情”,包蕴丰饶驳杂的风情。回末西门庆与王婆的对话中, 那茶婆子卖弄自己的“杂趁”本领,如说媒、抱腰、收小、做牵头、做马泊 六。而“做牵头”,在《水浒传》则作“说风情”,妙哉!恰可作为此处风 情的注脚。 P7-9
展开
目录
一 武二郎不解“眼儿媚”
二 浮浪子弟的秋波
三 俺这媒人都是狗娘养的
四 瓢赋与鸟诗
五 捉奸路上断肠人
六 贪欢不管生和死
七 “乖人”最懂得抓住机遇
八 挨光与偷情之别
九 老江湖失手
一○ 官场中也有一些倒霉蛋儿
一一 先拣个软柿子捏捏
一二 小县城的小小名妓
一三 带个绿帽子跳进朋友家
一四 花子虚化为乌有
一五 灯市永远有红男绿女
一六 当嫖妓也成为一种遮掩
一七 “瓜蔓抄”的末端
一八 五百两金银只买一个名字
一九 欠揍的蒋太医
二○ 打老婆的班头
二一 西门大院第一夫人
二二 嘲汉子
二三 山子洞那点潦草的事儿
二四 正月十六走百媚儿
二五 红尘中有多少秘密
二六 从公公身上拉下来的媳妇儿
二七 癫狂葡萄架
二八 怎生跑出娘的三只鞋来
二九 吴神仙看相
三○ 大官人有了继承人
三一 盛宴中丢了一把壶
三二 妓女争当干女儿
三三 牛皮小巷
三四 将市井规则引入官场
三五 小厮与小厮
三六 新进士最爱打秋风
三七 皮肉之滥淫
三八 当打人成为职责
三九 看道士们扬眉吐气
四○ 棵弱苗在风雨中
四一 不情愿结亲的理由
四二 人生得意几元宵
四三 瓮里走了鳖
四? 找谁说几句心里话
四五 官员入股与政府采购
四六 当铺里的皮袄
四七 “拿来”一桩弑主案
四八 政治的太极境界
四九 一夜风流,三万盐引
五○ 和尚送来道家的药
五一 京师又发来拘捕令
五二 藏不住的“春色”
五三 把小丈母揪住亲嘴
五四 “白嚼人”请客
五五 突兀一人“苗员外”
五六 借来的喜悦
五七 该撒漫时撒漫
五八 一脚狗屎
五九 雪狮子吓死西门官哥
六○ 一个姐儿十六七
六一 他汉子是个明王八
療二 天杀了我西门庆了
六三 一个人的祭奠和悲伤
六四 每一桩私密都有价值
六五 丧仪中的欢情
六六 六黄太尉“走穴”
六七 辛苦的人
六八 招宣府“只送外卖
六九 能不过架儿
七○ 一个土鳖到京师
七一 端妃马娘娘位下近侍
七二 棒槌事件
七三 潘金莲命中克星
七四 整治一条白绫带
七五 到底谁“浪的慌”
七六 温屁股儿
七七 汉子的心如没笼头的马
七八 老西的最后一个春节
七九 典型性非正常死亡
八○ 看谁更薄情寡义
八一 两个刁奴
八二 荼蘼架下的乱伦
八三 偷情最苦
八四 方丈雪洞儿竟有暗道
八五 家生哨儿
八六 被逐待售是金莲
八七 迟到的血腥
八八 “街死街埋”的滋味
八九 一段儿聪明
九○ 越墙踏脊去私奔
九一 有位奶奶要嫁人
九二 乖人下狠手
九三 黑头虫儿不可救
九四 “脱”出来的危情
九五 吴典恩——无点恩
九六 三年后的西门大院
九七 淫风起兮守备府
九八 韩捣鬼一家仓皇归来
九九 帝国一参谋先死于绣榻
一○○ 乱离中没有风情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