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国演义》——“城”的典型文本
一部《三国演义》就是一部城池的争夺史。小说中将士冲锋陷阵、前仆后继,谋士运筹帷幄、计谋百出,尽皆为此。各方诸侯都以夺城、守城作为兵家立身之本。小说前半部,得志如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直抵辽东,以攻城克关为能事,于是城多势众,兵马雄壮。失意如刘备,之所以惶惶然四处奔窜,归陶谦、刘表等,几未有一城可依。其之未有自家城池,即如曹操所云,如同蛟龙未逢水也。有了一城,便有了安身立命的政治资本,刘备自投荆州始,据有新野小城,才逐渐摆脱困境,直至西蜀,建立自己的基业。
在小说中,几乎没有哪一回不涉及城的争夺攻伐,以前十回为例,第一回青州之战;第二回阳城之战、宛城之战、渔阳之战;第三、第四、第五回是各方诸侯攻洛阳,包括汜水关之战、虎牢关之战等;第六回荥阳之战;第七回冀州之争、樊城之战、襄阳之战;第八、第九回王允使美人计杀董卓,李催、郭汜攻陷长安;第十回马腾攻长安,曹操战青州。以此管中窥豹,可见书中所写,无论是武将力敌,还是谋士智取,其重点皆在于城市的攻守。即使许多战争并不是发生在城市附近,甚至远离中心城市,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争夺城池。典型如第三十回官渡之战,袁绍南下与曹操会战于许昌之北、黄河之南的官渡,正是欲由河北进军河南,剑指汉献帝所在的许昌。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