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陌生化指文学语言通过对日常语言的扭曲、变形、强化、颠倒,呈现出一种不合常理的“非逻辑”特征,由此造成一种语言的疏离与陌生感,使本来熟悉的对象变得陌生起来,从而让读者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艺术的新颖别致,获得一种独特的审美感受。俄国形式主义代表雅各布森曾说:诗歌就是“对普通语言有组织的违反”,这种违反增加了我们的感知难度,或者说,阻断了我们对语言的习惯化感知方式,形成一种新的感知方式,从而延长了感知过程。例如,杜甫诗歌“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便是典型的例子,按一般语言规则这句话不合逻辑,不可理解,但在诗歌中却能形成特殊的表现效果。又如鲁迅的《秋夜》开头一句:“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作为传达信息的日常语言看,这样的表述显然很哕唆,有违简洁明了传达信息的原则,但鲁迅故意利用这种看似哕唆的冗余信息,传达出一种无聊、单调、寂寞的心境。又如,“秋千在夕阳中荡漾”与“夕阳在秋千上荡漾”相比,显然后一句更具诗意,其诗意正体现在后一句诗在语言组合上不合逻辑的颠倒,而这种不合逻辑的颠倒却滋生出无穷的意味,让人回味咀嚼。
再次,文学语言具有模糊性。文学语言的模糊性指语言能指与所指的错位所造成的文学语言的歧义、多义甚至反义,从而形成文学作品的丰富性与模糊性。语言的所指即语言的内容,是语言所指称的对象、传达的信息、表现的思想和情感。而语言的能指则是指内容的语言表达方式,是语言的结构与形式。科学语言侧重于认知,对对象的准确表述是其主要目的,因此科学语言具有准确性、简洁性和语义单一性的特点,它追求语言能指与所指的一一对应,强调语言符号与所指称对象的一致性。而文学语言恰好相反,文学要体现意义世界的丰富性和生命体验的复杂性,因此,表现丰富内心体验的文学语言便要求语义的丰富性,追求通过语言能指与所指的错位,从而造成语言的歧义与复义,形成文学语言的模糊性特征,文学语言的模糊性使文学作品具有了“深文隐蔚,余味曲包”的审美特征。
3.文学作品的审美性
审美性是文学作品最根本的属性。文学作品的审美性一方面体现在作品的内容方面,一方面体现在其语言形式方面。
从内容方面看,文学作品的审美性体现在对生命意义的揭示,对真善美等人类终极生命价值的关怀。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