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第五类接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0657379
  • 作      者:
    郑军编著
  • 出 版 社 :
    百花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国内首部包含中国科幻文学发展历程的世界科幻文学简史,作者郑军十年的心血! 
    一部用生命写就的全面总结世界科幻煌煌历史、深入揭示中国科幻远大前程的杰作。 
    《第五类接触(世界科幻文学简史)》不仅描绘了科幻文学的世界地图,提供了世界科幻文学绚烂的立体图景,而且还提供了一条深邃的科幻文学的“思想脉络”,知识性和思想性都值得我们重视。
展开
作者简介
    郑军,生于上海市卢湾区,天津市人。一九九〇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系,攻读心理学和教育学。一九九七年十月开始发表作品。迄今累积在中国大陆、港台地区出版长篇小说八部、评论著作一部、心理健康读物四部。中短篇小说二十余篇、评论文章三百余篇,各类科普文章二百余篇,总计四百余万字。并参与一些电视节目的制作工作。
展开
内容介绍
    这本“科幻文学史”定名为“第五类接触”是源于目前人与UFO的六种接触划分,即是零类接触:遥远的目击;第一类接触:近距离目击;第二类接触:人体的某一部分触及UFO上某一东西或目击触击遗留痕迹;第三类接触:与外星人进行直接接触或是看清了UFO,特别是看清了其中载的类人高级生命体;第四类接触:通过心电感应与外星人沟通,这是大多数研究者所不承认的;第五类接触:人类用友好信息与外星文明联系。
    作为一部中国人写的“世界科幻文学简史”,《第五类接触》的特色还是体现于是一部“中国人的科幻接触史”,除了在内容上于市面绝无仅有以外,这其中的小小目的也是在于要让看了此书的中国人和“科幻世界”来个“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所以和作者郑军先生商量更名为“第五类接触”,算是有些微微的野心。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造几副眼镜看科幻
    一、为看科幻造眼镜
    如今流行三D电影。去看这种电影时,你必须从服务员手中领取特制的眼镜。看的时候如果嫌眼镜戴着累人,摘下来休息眼睛,你便会发现银幕上昏花一片。当然,你凑合着看的话,也能看个大概其。但如果是红外夜视仪,或者显微镜,那么它们所提供的影像,就是你凭借肉眼永远无法看到的了。
    这里说的是真实世界的情况,其实文学世界也一样。纷乱复杂的文学文本摆在面前,谁又能说自己不需要戴上任何概念的眼镜,能够直观到它们的本来面目呢?
    甚至,如果没有为科幻作品特制的概念眼镜,便无法阻止别人戴着不合适的眼镜来扭曲地看待科幻。且看下面几个例子吧:
    在一次冯小刚与观众的座谈会上,有位北京电影学院学生问他:“您是否准备拍科幻片?”冯小刚回答说:“到现在我还搞不清《指环王》和《魔戒》到底有什么分别,《星球大战》到底是畜生和人打架还是畜生和人是一个帮派的?还有那种不知道突然从哪里就伸出只手来的电影我是永远不会拍的,我只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第二个“不知道”也就罢了,就是科幻迷也未必都喜欢看星战。并且能分清里面是哪派对哪派。第一个“不知道”明显搞混了科幻与奇幻的区别,第三句则是把恐怖片当成了科幻片。围绕科幻片这个话题,三句话中便错了两句,足见冯小刚观察科幻时戴了什么样的眼镜。
    类似的错误还出现在下面这段文字里:“科幻片是好莱坞的重要电影类型之一,它一般通过阴森可怖或匪夷所思的残酷景象给观众以强烈的刺激,给人一种无与伦比的心理和情感体验。”(原载《世界文化》,陈雨露著,2008年第1期)显然,作者对于《E.T》、《天茧》、《二百岁人》之类的温馨版科幻片毫无印象。
    有时候,观察科幻的扭曲眼镜还会出现在某些非常严肃的文字里,比如下面这一段:“冯内古特早期的小说,如《自动钢琴》(1952)、《猫的摇篮》(1963)等都采用科幻小说的形式,因此常被人误解为科幻作家。其实他是利用科幻小说这种通俗文学的格局来表现严肃的主题……”(《冠军早餐;囚鸟》前言,译林出版社)
    想象一下,如果有位美国黑人通过努力成为科学家。这时一个白人走过来夸他:“黑人通常都很笨,但你却很聪明,你简直就是一个黑皮肤的白人啊!”
    试想,这位黑人老兄应该怎么反应呢?当然,现实中人们不能公开发表人类学意义上的种族歧视观点。而在文学类型之间,“种族歧视”却一直大行其道。
    对于一种历史悠久、篇目浩繁的类型文学,如果只是随手抓出其中的几篇翻翻,肯定不会有全面、准确的印象。我也可以武断地用同样歧视、偏见的眼光来给部分主流文学下个定义——主流文学通常就是一种讲述如何偷情的文学。不是吗?翻开国内主流文学刊物,随便找十几篇来读读,它们共同的话题可能就是各式各样的非婚性行为。
    所以,当你着手了解科幻文学时,少不了先要配几副能提高分辨力的眼镜。它们会尽可能帮你看清楚这些文本,而不是扭曲它们,进而贬低它们。不过寻遍文学理论的仓库,我也没找到合适的眼镜提供给大家。因为现有的文学理论是在没分析过科幻(同时鲜有分析过武侠、侦探等其他类型文学)的前提下建立的。文学理论既然不是从科幻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当然也就无法运用于再观察实践中的科幻。
    于是,在开始全书正文之前,我不得不先打造几副概念眼镜提供给大家。它们肯定很粗糙,但至少还能用一下。
    二、有幻想,无鬼神
    第一副眼镜——科幻就是有幻想、有科学、无鬼神的文艺作品。
    在过去十年间,不知道有多少文化名人把《指环王》和《哈利·波特》说成是“科幻作品”。
展开
目录
第一章:造几副眼镜看科幻
一、为看科幻造眼镜
二、有幻想,无鬼神
三、类型文学一份子
四、文化源头在科学
五、描写“板块运动”的文学
六、本书的价值

第二章:科幻史前史
一、科幻,与“诸神之战”同行
二、走向工业革命
三、“怯魅”与科幻的诞生
四、哥特式小说

第三章:早期探索者
一、时候到了!
二、欧洲的拓荒者
三、北美的拓荒者
四、其他地区的拓荒者

第四章:一代宗师
一、科幻的摇篮
二、凡尔纳
三、威尔斯
四、科幻与科学,谁启发了谁?

第五章:“科幻”的洗礼
一、反科学思潮与科幻
二、随世界科学中心转移
三、创作于“黄金时代”
四、伪科学进入科幻
五、侦探小说的影响

第六章:其他科幻大师
一、绅士的畅想
二、红色科幻!
三、从捷克走向世界
四、其他各国早期科幻
五、“黄金时代”的科学主义倾向

第七章:在和平中大发展
一、美国科幻君临天下
二、主要科幻大国的战后发展
三、“坏科学”与科幻

第八章:“新浪潮运动”及其他
一、“新浪潮运动”
二、伪科学的进一步影响
三、未来意识与科幻
四、宗教回到科幻中

第九章:八十年代到今天
一、当代科幻的兴与衰
二、“塞伯朋克”流派
三、科幻也怀旧
四、反科学终成主流
五、其他发展变化
六、科幻,漫卷全世界

第十章:华夏科幻觅先驱
一、寻宝故纸堆
二、谓有源头海外来
三、创作于战乱时代

第十一章:激情燃烧的岁月
一、初潮浅述
二、科幻大潮席卷中华
三、中国黄金时代的创作特色
四、急刹车

第十二章:重铸辉煌
一、彻底走向市场
二、创作于寂寞中
三、这些也要记得
四、华人科幻探索者
后记:中国,世界科幻的下一个中心?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