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依然旧时明月:唐诗宋词中的生命和情感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0138954
  • 作      者:
    过常宝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全国中学语文教师、中学生争相阅读的课外读物;
    迄今为止最为诗意、温情的唐诗宋词解读,真正触及中国人的生命和情感;
    优美的文字,细腻的笔触,哲理性的阐释;
    完全不同于市面上此类读物的个人化演绎,《依然旧时明月:唐诗宋词中的生命和情感(增订版)》是在学术根基上的大众化解读;
    全书配近百幅可与文字互相对照、欣赏的古典画作,诗画一体,文图共赏
展开
作者简介
    过常宝,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被评为北师大本科教学十佳教师。曾在韩国高丽大学、香港教育学院和台湾东吴大学任教。著有《楚辞与原始宗教》、《原史文化及文献研究》、《先秦散文研究--上古文体及话语方式的生成》、《柳永》等多种学术著作。
展开
内容介绍
    46首古典诗词的全新读解,作者透过优美动人的文字,空灵、诗意的分析,梳理了古人的种种生命和情感,并将其与现代人的内心生活做一个沟通,带领我们走进诗人词客的情感世界,去欣赏狂放的李白,潇洒的苏轼,禅意的王维,多情的柳永,以及那些深入骨髓的古典场景:对花持酒的舞姿,踏雪寻梅的笛声,水晶帘栊后的凝望,古刹空山里的啼鸣……
    是的,数千年的岁月里,每个喧嚣的白日之后,我们总会期待着一轮月亮。
    它有时是小楼绮窗外的一弯新钩,有时是关山大漠里的新磨飞镜。它是李白、杜牧、柳永、苏轼们曾经守望过的月,也是我们的月,是古往今来唯一不变的月。在它的光影里,时间的界限模糊了,生命的有限性也消失了,它以如水的清凉荡涤去我们心中的尘埃,使世界在夜色里回归到无限的澄明。
展开
精彩书摘
    《春江花月夜》:温情是生命的证明
    有些东西曾让我们深深感动,但我们却难以将它表达出来。比如,当我们为《春江花月夜》所震撼的同时,我们却没办法说明诗中的水光月色、宇宙人生和游子思妇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很多人和我一样,也在努力地尝试着各种形式的表达,他们用色彩,用音乐,用舞蹈,但往往只能再现其中一个侧面,通常是景色,或相思的感情。这样的表达使我们原本复杂的感受变得明晰,但那决不是我所感受到的《春江花月夜》。我相信,这首诗与情调无关,它也不是一首有关游子思妇的诗。也许,除了赞美她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外,我们只能哑口无言。这一困惑鄙视我们的职业经验,挫折我们的理性,使我感到了悲观。可这是一首不能忘怀的诗,每一次表达都是一次探险,但我只有不断地尝试。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这一片景色曾引起我们多少遐想:一切都消融在水光月色之中,天地一体,无边无际。在这铺天盖地的潮水中,在冉冉升起的月轮中,我们还能感受到宇宙创造的生机。这是一个纯净而缥缈的世界,但决不单薄,反而饱满而充实。潮水催生了明月,月光就成了这个世界的主宰--那是一个孤傲的主体,它不可能仅仅作为背景而存在。澄明而颤动着的空气,细密得若有若无的花林,还有朦朦胧胧隐约着的沙滩……它们使月光飘动、闪烁,散发着淡淡的香味,它们自己不存在,它们只是月光的一部分。在这天地之间,只有月光。而这月光是如此的完美,它无处不在,轻灵,通透无碍。这是一个生成和自由的境界,是一个完满而自足的境界。
    但在惊叹这一景色的同时,我的内心里却隐隐涌动着怅惘。这完美的景致太过于静谧,过于清冷,我总能感受到这背后所隐藏的深沉的缄默,并为此惶恐而孤独。我只能茫然地在这景物中寻找。但花林似霰,流霜飞动,白沙隐约,在那不见不觉之中,你又能捕捉到什么呢?等你伸出手时,这又成了一个纤尘皆无的空空的存在,只有那一轮永恒的孤月在注释着什么叫空寂。月光笼罩了一切,月光使它们都成为幻像,它让我怀疑这个美丽的春江花月夜是一个缺乏实质的景象。它像幻觉一般美妙,但它是幻觉吗?我不知道。那轮月亮是切实的,它虽然无处不在,却离我那么远,而且,它过于完美,这使我羞愧。在这月光的世界里,没有我立足之处。因为这轮月亮,我失落了自己。
    我在另一首诗中也有过同样的精神体验:“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王维《辛夷坞》)那也是一个完美的世界,山涧里,芙蓉在自生自灭中,在永恒而又悄无声息的开开落落中,展示了瞬息和永恒的交融,从而漠视了人类生命的节奏,把人类生命活动排斥在这个世界之外。王维是佛家信徒,他用空寂之境无情地悬置了人类生命。我们所面对着的这一轮明艳缥缈的月亮又何尝不是如此!生命的缺席是一个重大的事件,谁也不能无视这一事件,面对这样的宇宙境界,我们能不重新审视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吗?
    二
    张若虚不是王维,那轮月亮也不是山涧里自在明灭的芙蓉花,它曾经满怀希望地关注着人间。在诗人反复的发问中,有着留恋和惋惜:“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最初相见那一刹那应该有着无限的惊喜,但人类生命又给月亮带来什么呢?人的生命太短暂了,太虚幻了,它甚至来不及举起头来问候一下那轮明月,就匆匆逝去,淹没在汩汩的流水中,不留下任何痕迹。代代生民虽然像长江流水一样绵绵不绝,可是有哪一朵浪花值得期待呢?人类生命不过是个虚幻的瞬间显现,永恒的只是月亮。月亮也因永恒而孤寂。明月在岁月中渐渐冷却,渐渐高高地挂起,它注视着的目光里,应该有失望,应该有怜悯。
    可即使希望渺茫甚至绝望,仍然有期待:因为不甘心,不甘心就此归于虚无,就此湮灭在朦胧之中。像王维那样直面虚无,需要坚强的毅力,更需要有坚强的神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能做得到吗?生命由于自身的短暂和虚幻,而在宇宙之间失去了自己的落脚点,这我们知道;没有什么人值得江月期待,我们也知道。但总应该相信,期待本身是值得的,那是我们不能放弃的立场:找回自己。
    三
    人生如寄,生命个体时常要领略无常的悲哀,就如同飘忽不定的白云,又知道归宿何处?“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这片白云,它是转蓬一般浪迹天涯的行踪,还是一段依依不舍的别情?当诗人用“谁家”、“何处”来发问时,他所要描述的实际是一个无家不有、无处不在的生命现象一-离别。这是一个永恒的、超越的生命之问。中国古人对别离有着刻骨铭心的体验,“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江淹《别赋》)。离别不仅是人生中最为突出的无常现象,它还最真切地凸现了此在的孤独,最形象地暗示了人生的结局。林黛王正是在永恒之“散”的压力下,才对“聚”小心防范,说还不如不聚的好。有一首叫《央金玛》的歌,用来自雪域高原的神秘而苍凉乐调,反复而含糊地唱着这样一个故事:“我一生向你问过一次路,你一生向我挥过一次手。”一个偶然的相逢正揭示了永久的离别和永恒的孤独,也就触发了人生的无限悲凉,所以它才是一个生命事件。从生离死别这四个字的组合中,我们知道,分别并不仅仅是分别,它是一种深刻的生命体验。
    但分别的意义不仅是为了体验悲凉。从那个为相思所包裹着的柔弱的心灵中,我们还能领略更多。那徘徊左右,“卷不去”、“拂还来”的是月光,也是少妇心中的孤独和思念。但月光又是什么呢?那轮古往今来的明月不也在孤独和期待之中吗?当它如此痴迷地纠缠着那个少妇的时候,我的心激动起来:难道月亮所期待的是这个柔情满怀的少妇吗?你看,当少妇沉浸在无边的思念之中时,月亮和人不再有隔膜,她们交融为一体,“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这是一个奇迹:这个微不足道的生命浪花,凭着自己对孤独的真切体会,凭着自己的一腔深情,在这个寂静的夜晚,和月光汇而为一。这时,我看见鸿雁翩飞,鱼龙潜跃,江水中荡起美丽的波纹。感情使个体生命绚丽,心中的月光亦是无穷无尽的,这个时候,生命不再虚幻,她和月光一起在飞。
    离别不仅是寂寞,离别还催生着温情。对离别执著的人,也就是对温情执著的人吧,就像林黛玉。“闲潭落花”,是一个何等清丽的梦境,在那脆弱而美丽的梦境后,是一颗让人深深感动的满怀期待的心。生命就要在落花流水中耗尽了,但没有悲愤,没有悔恨,只有无尽的悠悠别情。在又一个为浓浓的月光所包裹的夜晚,让我们一起相思吧,“碣石潇湘无限路”,即使爱人永远不会回来,我们也要用期待紧紧地拥抱这轮月亮。这时,不再有对虚无的恐惧,我感受到此在的欢愉,巨大的幸福像潮水一样涌进我的心房,因为我看到这个宇宙不再冷寂,有片片温情在这春江花月夜里摇曳。
    四
    从“皎皎空中孤月轮”到“落月摇情满江树”,诗人完成了生命探险的历程。当我们用自己的生命赋予那个貌似自足而完美的江月以温情的时候,我们从宇宙间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我们确证了生命的价值。生命短暂,人生如逝,但温情,恰是人类在这宇宙间之所以立足的理由和根据。
    这是中国古人的第一次补情冲动。自这次艰难的历险之后,温情在中国文学中就具有了本体超越的意义。每当个体生命面临着虚无的绝境时,就会有一只充满温情的手给诗人以巨大的安慰,帮助诗人抗拒着无边的黑暗。从那以后,我们的祖先就没有停止过对温情的追逐,从片片红巾翠袖到月光如泻的大观园,有条温情的河流一直在默默地流淌,在冲刷着我们内心的悲哀。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当我抬起头来,看着窗外如水的月色,心里充满了感动。
    《定风波》:“闲拈针线”中的生命承担
    定风波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柳永在当时即词名远被,从宫中到域外,时人无不流连于那一往而深的脉脉之情。但这些词作一被作为品格的依据,就被看作“薄于操行”,不合时宜了。柳永因而被剥夺了士人的生存理想。其实北宋时代社会风气相对宽松,文人沉湎于歌儿舞女实在平常,也不是写不得,但表达的分寸却至关要紧。“针线闲拈伴伊坐”作为一条界线,凸显了柳永的尴尬和意义。
    《画墁录》载,柳永不甘心久沉下潦,期望得到同是词人的当朝宰相晏殊的帮助。“晏公曰:'贤俊作曲子么?'三变(柳永)曰:'只如相公亦作曲子。'公曰:'殊虽作曲子,不曾道彩线慵拈伴伊坐。'柳遂退。”这一段对话是颇耐人寻味的。作曲子是晏殊拒斥柳永的一个理由。晏殊虽然也作曲子,但恐怕更是以诗自鸣。宋祁《笔记》卷上说:“晏相国,今世之工为诗者也。末年见编集者乃过万篇,唐人以来所未有。”所以,曲子对晏殊来说不过是余事,而柳永乃专力作词,传世的诗只有一首。在北宋,诗和词有品格高下雅俗之分,柳永当然心知其意。
    晏殊特举出“针线闲拈伴伊坐”一句来说明自己和柳永的差异,表明了一个所能容忍的限度,这一点是更有意味的。晏殊自作了不少艳情词,如“萧娘劝我金卮,殷勤更唱新词”(《清平乐》)等,显然,他是不能以己之艳情来指责他人的艳情的。那么,晏殊从这看来极为普通的词中到底感受到了什么特殊的东西呢?词人写艳情是有不同层次的,写女子美丽的外貌,写女子深挚的情感,写女子哀婉的人生命运,等等。仅仅认取外貌和感情,那仍然是一种士大夫的情趣,是欣赏的态度,或是自我性情外化的形式。这里面不妨有感动,有同情,但惟独没有承担。要承担,就必须抛下士大夫的立场,设身处地,体认女子的命运。这一点关系到词作者的人生出处,关系到词人对士大夫这一文化角色的认同与否,所以,晏殊甚为看重。
    “针线闲拈伴伊坐”,所表达的是一个平淡而又真切的日常生活场景。日常生活,既不同于儒家的君臣大业理想,也不同于道家的虚静淡然的境界,在文人笔下的公然体现,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挑战姿态,是对文人理想的摈弃。它是以真切的此在体验,以平凡庸常的现实体验,来否定那种或是动荡奔波或是寂寥虚无的士人生活;并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执著,确认了种种人生追求的虚妄,确认了只有能真切把握的日常生活才是真实的人生。显然,它表达了柳永对现实人生困境的抗拒,这里面所透露出的人生观,对晏殊的士人理想构成了威胁。
    和“萧娘劝我金卮,殷勤更唱新词”不同,“针线闲拈伴伊坐”是一种温情的陈述。它们所传达的虽然都是爱情的感受,但前者是一次感情事件,是一次激情的享受;后者则是一种感情的信念,是一次生命过程,是此在人生的托付和归宿。“针线闲拈伴伊坐”是一个毫无欣赏性的情节和形象,它自觉远离了戏剧性的情节,没有花前月下,没有把盏悲歌,没有卿卿我我,有的只是时光流逝中的默默守候。这些意味着,作者所关怀的不是感情的发生,它以那种平易和悠长体现了对感情的回味和守护,而这种平易和悠长正是漫漫人生的节律,所以,它要表现的是情感对于全部现实生命的意义。这不是文人的情趣。
    一个被士大夫阶层所放逐的文人,失去了存在的依据,只能认同温情为自己最后的家园,并支持着自己漂泊无依的人生。“针线闲拈伴伊坐”正是一种安全的温情,是一种温馨而快乐的人生体验!柳永对这种感情有着特殊的依恋:“应念念,归时节。相见了、执柔荑,幽会处、偎香雪。”(《塞孤?一声鸡》)脉脉温情创造了一个美好而完整的情境。在这个情境中,人可以避开一切风险和虚无,尽情地享受自己,把握自己的存在。“针线闲拈伴伊坐”就是对这一温馨世界的真切守候。那种分分秒秒的关注,不仅是温情的咀嚼,在这句词的背后,我们还能感受到作者对离别的恐惧。
    离别在柳永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而是一种命中注定的生存状态。生就了的文人身份和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功名之念,总是在事实上和下意识里给一次次的感情带来灾难和威胁。柳永在词中经常用“人间天上,暮雨朝云”这种悲哀的典故描述刻骨铭心的爱情,就使我们窥见了生离死别的阴影。即使当他沉浸在“恣情无限”之中时,仍深情地吩咐:“留取帐前灯,时时待、看伊娇面。”(《菊花新?欲掩香帷论缱绻》)这里所表达的惜取时光、惜取感情的心情,实际上是对感情短暂的恐惧和留恋。这与“针线闲拈伴伊坐”的心情是一样的。那就说明,有一种悲剧感在柳永心中先于爱情而存在,显然,不能排除的功名之念使得柳永不能在温情中彻底安顿生命。柳永不得不时时体验爱情短暂无常。“针线闲拈伴伊坐”作为一种期望,它体现了柳永内心的愧疚和自责。感情生活的放纵已经断送了他的仕宦前途,他只好退守感情世界;而那无法摆脱的功名之念,又在动摇并伤害着他的温情世界。温情世界作为一个精神的家园,它和离别的恐惧是如此紧紧地纠缠在一起,构成了柳永的生存感受。正是它使“针线闲拈伴伊坐”一句弥漫着浓郁的悲剧感,动人心魄。
    正是这种生命感受,使得柳永全身心投入到日常的情感体验当中,并使得他的情词意蕴丰厚。他抛弃了文人本位,抛弃了优雅的姿态,从生命体验上认同闺阁之情,这才能有情感的平等交流,才能有对苦难的承担。几乎每一次爱情都使柳永感到不安,甚至他的“羁旅行役”之怨几乎都不能离开对于离别的悔恨。这就是承担的勇气。凭着这份勇气,柳永总是直接进入闺情中,体会那种种的喜乐哀怨。从“针线闲拈伴伊坐”中,我们除了能感受到对日常生活的依恋和执着外,还能感受到有一份柔弱和忧怨。这份柔弱和忧怨深深震撼了我们,因为那是命运的希冀和无奈,是对痛苦的咀嚼。让自己进入,就意味着主动承担痛苦,痛苦要比同情更真实。柳永正是完全进入了抒情主人公的情境之中,才能感悟日常生活,才有这种素朴而真切的感受,才能从平易的毫无情调的场景之中认取真情。但那却是一种时时刻刻的感受,因而才是一种生命的感受。晏殊认为这一句词使得柳永失去了文士的身份,显然没错。
    “针线闲拈伴伊坐”,抚慰、安顿了柳永焦虑的心灵;但是,它又显得如此的苍白和软弱,反过来突出了人生的无常,使人领略到人生的悲凉。我们只有认可这个悲剧,因为悲剧是有意义的,至少,它把我们心中的焦虑,转化为一种悠长的哀怨之情;它把我们的荒诞感,转化为一种对人生的留恋和牵挂。这也许就是这一句词的价值所在。
展开
目录
前言
壹  温情是生命的证明
《春江花月夜》
贰  竹林歌啸和山涧落花
《竹里馆》《鸟鸣涧》《辛夷坞》
叁  山光月影里的心物之交
《秋登兰山寄张五》
肆  山水之间的沉湎和延宕
《宿建德江》《终南别业》
伍  绝境上的悲情和沉迷
《蜀道难》
陆  浮华世界里的梦游
《南都行》
柒  那些在月影里舞蹈的精魂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月下独酌》
捌  不能忘记的青春梦想
《少年行》
玖  等待那份美丽的柔肠
《长恨歌》
拾  十万俸钱的无限哀情
《三遣悲怀》(其一)
拾壹  这是一个破碎的世界
《李凭箜篌引》
拾贰  泪水如铅招迷魂
《金铜仙人辞汉歌》
拾叁  秋野深处的召唤
《南山田中行》
拾肆  守候在无边的空虚里
《苏小小墓》
拾伍  每一页书简都是一片招魂幡
《秋来》
拾陆  秦王游天之乐与悲
《秦王饮酒歌》
拾柒  江南,作为永远的他乡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拾捌  十年一梦迷扬州
《遣怀》
拾玖  穿越历史的无限悲凉
《早雁》
贰拾  残荷听雨的人生况味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贰壹  孤独也是一种清狂
《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贰贰  追忆的深处是惘然
《锦瑟》
贰叁  沉湎于酒醒人散之后
《花下醉》《海棠》
贰肆  他乡烟雨迷归途
《菩萨蛮》五首
贰伍  花影朦胧的风情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贰陆  避逅在温柔的梦境里
《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
贰柒  “闲拈针线”中的生伞承担
《定风波》(自春来)
贰捌  迷失在无语的别情中
《雨霖铃》(寒蝉凄切)
贰玖  花开花落,凭谁做主
《迷仙引》(才过笄年)
叁拾  在离情的尽头流连
《满庭芳》(山抹微云)
叁壹  思乡的别一番滋味
《苏幕遮》(山林微云)
叁贰  水畔闲愁的三重境界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叁叁  失落在晚唐的扬州
《扬州慢》(淮左名都)
叁肆  绽放在深渊边的激愤
《暗香》
叁伍  自渎是—种抗拒的方式
《醉中天·咏大蝴蝶》
叁陆  游荡在山水和离愁之外
《南台酒家题壁》
叁柒  树花同发,飘零何处
《秋花次吕女士韵》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