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凭着有限的文化背景自学成才,从一个不识几个大字的农民成为中国当代文学重要的作家,有着超越常人的坚强与乐观。浩然的创作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个人性格里的乐观与坚强时常投射到文学写作中。能在现实生活苦不堪言时依然保持乐观向上的写作姿态,我认为,个人性格投射到创作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浩然偶然接触到文学带来的快乐后,从此开始了义无反顾、痴迷不倦的“爬格子”梦想。据浩然自传说,当下定决心追求作家梦,自己便像着魔般迷上了写作和投稿,每天心悬投稿结果,时间久了,大家都对他每天都去收发室看有没有退稿信习以为常。终于有一天,《河北日报》刊登了浩然的第一篇一千多字的处女作《姐姐进步了》,这是浩然用一百多篇退稿换来的最初成果。凭着一股一定要做出成就的坚持,浩然在追求文学的道路上,可以放弃休假、和家人团聚,只为不落下扫盲课程;为得到河北青年业余作家的培训机会,可以忍辱负重地在被取消代表资格后,仍然坚持旁听。诸如此类的坚守例子很多,浩然为追寻文学付出的努力是很多人难以想象的。在这条创作再难也要坚持不懈,再难也要乐观的道路上,浩然骨子里的刚硬不自觉地投射到文学创作中。在一定层面上,我们可以理解为何作家写作中总是保有一种乐观积极的情绪。
此外,浩然深入农村所见所闻的某些生活感受是他“独特”创作的源泉。1960年春天,浩然以下放劳动锻炼干部的身份,到山东昌乐县担任城关公社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在那特殊的艰苦岁月,他深入农村,亲眼目睹村民们正接受着灾难的煎熬。他与村干部一起管理村庄,组织领导农业生产。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