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维”是一个空间概念,两维是平面,三维变成了立体,而四维则是加入了时间因素,除此之外,在物理学和数学上还没有四维以上的可证实的学说。文学理论家们既然借来这个“维”的概念描述人物,那么“维”在这里就变成了另一个概念,它指的是“矛盾”。
在人物的内心之中,人物维可以表现为慷慨与贪婪、勇气与怯懦、真诚与虚伪、纯洁与放纵等等许多种矛盾,它们既存在于人物的深层性格之中,也存在于人物塑造与人物真相之间。小说家的工作,特别是在设计人物与事件的相互作用时,人物维既可以当作叙事目的,也可当作叙事手段。有些理论家们常说的要对人物进行深入的挖掘,而挖掘的对象其实就是人物深层性格之中的内在矛盾。
在小说中,人物维不会存在四维的限制,它可以是六维、八维甚至二十维以上。哈姆雷特是有史以来人物维最丰富的形象,至今也没有人真正统计得出他的身上到底有多少重矛盾之处。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其他人物,有多少内在矛盾,便有多少人物维。
我个人认为,人物维对小说人物内在矛盾的描述虽然在理论分析上很实用,但它对人物深层性格中各个维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特殊效果却阐述不足,这样一来,便会给从事小说创作的作家们带来四种误解。第一种误解是认为人物身上的“维”越多小说越精彩,这是一个明显的误读。小说人物与真实的人毕竟不同,无限制地增加人物维是愚蠢的行为,是不智和缺乏创作经验的表现,因为,小说的目的在于激发读者的情感,传达作者的思想,所以,人物身上应该具备多少人物维,要视小说的需要而定,并不是人物维越丰富,作品越成功。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