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文学审美论的自觉:文学特征问题新探索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3112760
  • 出 版 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童庆炳,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协理论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中心研究员、学术顾问。长期致力于文艺理论和美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文学概论》《文学活动的美学阐释》《文学创作与审美心理》《文体与文体的创造》《维纳斯的腰带——创作美学》《现代学术视野中的中华古代文论》等20余种,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现代心理美学》获首届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优秀著作成果二等奖,《文学艺术与社会心理》获北京市社会科学奖一等奖,主编的高校教材《文学理论教程》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多部专著获教育部人文社科著作奖。
展开
内容介绍
    质疑文学形象特征论、别林斯基的失误、文学反映具有审美属性的生活、三十年讨论概观、关于创作客体的审美属性、关于创作主体的审美把握、文肇的对象和内容是整体的、具有审美属性的社会生活、艺术形象是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等内容。
展开
精彩书摘
    “文学性”这个术语是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学派提出来的。我们对于俄国形式主义学派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出现需要有一个历史的理解。大家知道,20世纪20年代初期,1917年的十月革命已经取得胜利,革命的洪流汹涌澎湃而不可阻挡,但对于革命不是每个人都赞成的。特别是一些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觉得革命没有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对于革命没有兴趣,甚至抗拒革命。当时苏联文学界的情况是,一方面拉普派对马克思主义简单化理解,把文学与政治等同起来,搞什么辩证唯物主义创作方法;另一方面则是那些冷眼旁观革命洪流的知识分子,他们不但对于革命无动于衷,而且力图把文学这块园地从革命的洪流中划出来,想搞文学的自留地。他们认为文学与革命是无关的。形式主义学派的重要成员什克洛夫斯基在《共产主义与未来》一文中说:“艺术总是离开生活而保持自由,在它的色彩中从来也没有反映出那飘扬在城市堡垒上空的旗子的颜色。”这是明显地要借文学疏离革命。形式主义的另一位代表埃亨巴乌姆更在《报刊与革命》一文中说:“生活像长江大河以滚滚洪流奔腾向前,实际却是由无数细流汇合而成,其中每条细流都是个独立存在。而艺术甚至也不是这股洪流中的一个细流,它是洪流上的桥。”这些人力图摆脱革命的洪流和现实生活,强调文学的独立性。正如几年后的什克洛夫斯基所检讨的那样:“形式主义犯了什么错误,形式主义最糟糕的是在哪里?力图摆脱生活,给自己划出一块不让社会主义进入的‘艺术租界’,这就是形式主义迈出的第一步。”①这样的思想反映到他们的文学观点,就是从语言形式上强调文学的特性,他们甚至被称为“特性专家”。据说,他们成立的莫斯科语言小组,都是一些生气勃勃的语言学专家,他们虽然不理解文学的特性既在形式上,更在内容上,也不了解艺术既要能动地认识世界,也要改造世界。
展开
目录
上篇 文学审美特征论的提出
关于文学特征问题的思考
一、质疑文学形象特征论/3
二、别林斯基的失误/6
三、文学反映具有审美属性的生活/12

文学与审美
一、三十年讨论概观/19
二、关于创作客体的审美属性/25
三、关于创作主体的审美把握/31

文学审美反映论
一、文学的对象和内容是整体的、具有审美属性的社会生活/41
二、艺术形象是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45
三、典型形象——文学中最成功的艺术形象/50

审美场
一、文学的艺术特性——文学的“格式塔质”/56
二、文学审美场的内涵和实现/60
三、审美场在文学作品中的形态/65

关于“文学性
一、“文学性”术语的提出/79
二、文学审美特征论对“文学性”的理解/82
三、“文学性”在具体作品中的表现/84

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再认识
一、面对六种文学观念/90
二、审美意识形态论的整一性/93
三、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复合结构/96

新时期文学审美特征论及其意义
一、文学审美特征论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107
二、文学审美特征论的形成/111
三、文学审美反映论和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理论特点/119
四、文学审美特征论的价值观/123
五、结语/129

中篇 文学审美特征论的展开
意识形态与文学艺术
一、意识形态的词源与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性改造/133
二、社会意识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139
三、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是否可能/140

实践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结合的中介
一、文学审美特征论的历史语境与问题意识/145
二、“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组合的合理/149
三、实践在形成文学审美意识形态中的意/153

审美意识形态与文学文本批评
一、审美意识形态与意蕴/159
二、陶渊明的《饮酒》与审美意识形态话语/165
三、曹雪芹笔下的妙玉、她的茶杯及审美意识形态话语/168

文学与文学语言,
一、语言在文学中的地位和功/170
二、面对审美体验时的语言痛——/177
三、文学语言的深层特-/179

下篇 审美心理与文学创作
经验、体验与文学
一、经验与体验的区别及其对文学的作用/187
二、体验与文/89
三、体验在文学活动中的美学功/197

艺术趣味与社会心理
一、艺术趣味的特点、功能和系/204
二、艺术趣味与社会心理的互动关系/212
三、艺术趣味的优化和健康社会心理的/216

作家的童年经验及对创作的影响
一、童心和诗心结构的对应关系/221
二、童年经验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方式/226
三、社会化与保持童心/235

“童心说”与“第二次天真说”的比较
一、“童心说’’的理论假设和美学内/238
二、“童心说”与马斯洛的“第二次天真说”/244
三、“童心说”的现代意义/249

文学的结构原理及审美心理学的根据
一、文学结构与生命结构/252
二、生命的有机整体性与结构的有机统一原理/255
三、生命的灵性与结构的主题原/263
四、生命的流动性与结构的节奏原/265

审美是人生的节日
一、人的审美活动是怎样形成的/268
二、实现人的审美活动需要什么条件/272
三、为什么审美是人生的节日/280

理美学散步
一、从“断片的人”到“完整的人”/282
二、主体心理意象的诗/288
三、心理定向与美的幻觉/293
四、与天地万物相往来/299
五、换另一种眼光看世界/305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