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论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2558940
  • 作      者:
    李贵苍主编
  • 出 版 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内容介绍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论集》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比较文学专业的论文集,共分理论与现象研究、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作家与作品研究三大板块,共收入论文35篇。所有论文均曾在国内学术核心刊物发表,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不可否认,鸦片战争以及后来义和团对西方列强的殊死抵抗运动,确实给英帝国主义和整个西方造成恐惧,但恐惧的根源用“史密斯的朋友和叙述者皮特的话说,是来自于担心东方对西方残暴行为的报复。”一般而言,恐惧是一种心理状态和情绪反应,而不是殖民主义意识形态的真实反映。约翰•迈克尔的“恐惧说”貌似合理,实则是美化西方此类作品的托词。罗默果真是出于对殖民地人民“抵抗趋势加剧的恐惧”心理而塑造了傅满洲的恶魔原型,那么丝毫不能说明罗默替西方对它的殖民主义扩张行径造成的罪恶开始反思和内省,因为反思主要是指对自己行为的危害性和严重后果进行理性思考,以期改进。实际上,罗默等作家反其道而行之,连篇累牍地以虚构的形式炮制傅满洲们的种种恶行,变本加厉地建构以傅满洲为原型的黄种人的“邪恶”和“兽性”,目的是以黄种人的“恶”反衬“西方暴行”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对于任何“恶”,每个种族的人都有诉诸惩罚的公正要求。也许正是出于这样的认识而不是对殖民地反抗运动报复西方的恐惧,罗默才不断地建构黄种人的“恶”,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反衬西方暴行的“正义性”。如果“恐惧说”的逻辑基础是对报复的担心,那么,建构并固化黄种人的“恶”,反倒成了西方对黄种人的“恶”通过书写而进行的正义报复。可见“恐惧说”不仅仅是将西方的暴力正义化,而且通过塑造黄种人“恶”的原型,暗示殖民地人民遭受的一切都是咎由自取。退一步讲,如果罗默“担心东方对西方残暴行为的报复”的话,他应该开始反思西方在地理大发现以后的整个殖民时期作恶的现实性,并追溯其作恶的可能性和根源,而不是继续建构另一种族的“恶”,进一步从根本上破坏不同民(种)族文化交流的基础。因此,轻描淡写的“恐惧说”是缺乏说服力的。
……
展开
目录

理论与现象研究
文学与自然的对话:自然文学与环境文学的异同
英国后现代小说的时间艺术
戴维·洛奇小说理论评析
传记文学的移情问题探讨
论精神分析对传记真实性的影响
传记伦理及其现代转向
从玛乔瑞·帕洛夫的《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主义:新诗学》
透视美国诗学的新走向
论玛乔瑞·帕洛夫在《不确定诗学:从兰波到凯奇》中的当代美国诗学批评
浪漫主义的游记文学观与拜伦的“剽窃案
探讨T·S·艾略特的“秩序”理论
T·S·艾略特诗学理论在中国的研究动态——重新探讨艾略特诗学理论的溯源
探讨T·S·艾略特的“自我意识本体论
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
本土经验与外国文学接受
华裔美国人文化认同的民族视角
大众文化心理与种族“他者化”:傅满洲现象分析
清末民初日语文学的汉译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
论翻译与晚清社会变革思潮的契合
关于近年赛译《水浒传》研究的反思
论《圣经》对《浮士德》的影响
诗人眼中的“基督教社会理念——T·S·艾略特的社会批评探讨
近十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奖取向
对欧洲认同的几点思考
作家与作品研究
与时间游戏,和死亡对话——评马丁·艾米斯的《伦敦场地》
试论《长日留痕》中的服饰政治
论石黑一雄《长日留痕》中的象征
向上喷的瀑布——戈尔丁《教堂尖塔》的生态寓言
《城堡》:“反懂”的文本与“反懂”的欣赏
论《城堡》时间的后现代性
冲击尘世最后的边界——论卡夫卡的死亡想象
通过父亲写自传——卡夫卡《致父亲》解读
移民文学的文化多重性和世界主义倾向——解析奈保尔及其作品的精神实质
母性原则:异质文明交流的新途径——论托尼·库什纳的《居家人/喀布尔》
苦难宿命与“家”的召唤——《荆棘乌》寓意分析
不可能之舟上的英雄——论《麦田里的守望者》对英雄原型的解构
存在与荒诞:《骨》中唐人街的时空政治与华裔的主体建构
附录近十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成员论文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