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作品中,“异教徒拉比”艾萨克所面临的身份难题以不同的形式出现,等待小说中的各色人物做出抉择。深受读者和评论界推崇的《大披巾》讲述的就是一个关于抉择与救赎的故事。该小说由一个短篇和一部中篇组成。短篇小说《大披巾》首发于1980年的《纽约客》杂志,后来奥齐克又在该杂志上发表了它的续篇——中篇小说《罗莎》(Rosa,1983)。这两部作品分别为奥齐克赢得了当年的“欧·亨利奖”和“美国年度最佳小说奖”,并让奥齐克在1986年成为美国“里亚短篇小说奖”的首位获得者。该奖项的评委对《大披巾》推崇备至,认为该作品“让我们透过事实的真相获得一种深层次的、与众不同的领悟,从而见证了艺术的真实”②。1989年,这两部作品合二为一,集结成一部70页左右的小说出版,书名仍叫《大披巾》。整部小说在内容上并不复杂。第一部分以二战为背景,讲述波兰犹太人罗莎在集中营里被纳粹士兵强奸,生下女儿玛格达。骨瘦如柴的罗莎根本没有奶水,只能将女儿藏在一个大披巾里抵御饥饿和严寒。然而,大披巾被罗莎的侄女斯特拉抢走,罗莎只能眼睁睁看着女儿被纳粹士兵发现,扔向营地的电网。小说的第二部分转向59岁的罗莎。三十多年过去了,罗莎仍旧无法忘记过去。她亲手砸了自己在纽约开的古董店,搬到迈阿密过起了独居生活。在一家洗衣店里,罗莎认识了正在读意第绪语报纸的犹太人珀斯基。面对珀斯基的热情追求,罗莎无动于衷。她把自己关进记忆的牢笼,每天给死去的玛格达写信,为女儿编造一个犹太父亲,并想象她已经长大成人,还当上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希腊哲学教授。她甚至让斯特拉把当年的大披巾寄到自己的住处,固执地认为披巾上的气息能让玛格达复活,让她的身影充满整个房间。在罗莎的眼里,大披巾就像是《异教徒拉比》里的树精,可以带她到另一个世界。然而,和《异教徒拉比》不同的是,孤独的艾萨克用围巾自缢于公园的树下,而象征着过去的大披巾并没有成为罗莎的裹尸布。在小说的结尾,珀斯基的执着得到了回应,罗莎终于决定接受珀斯基的来访,而玛格达的身影也从这一刻开始逐渐消失。<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