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蒙田随笔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1238910
  • 作      者:
    (法)米歇尔·德·蒙田著
  • 出 版 社 :
    世界知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蒙田随笔(英汉对照)》问世400多年来,先后被译成几十种文字,读者遍布全球。无论年龄层次,无论教育背景,无论文化差异,几乎每个读者都能从中寻找到精神的共鸣。其恒久的生命力,不仅来源于蒙田朴实无华的语言文字,更在于他对生活、对生命、对人性的思考和关照。可以说,蒙田虽然生活在16世纪,却是19世纪、20世纪、21世纪的“当代人”。
展开
内容介绍
    《蒙田随笔(英汉对照)》是16世纪法国文艺复兴后期著名的人文主义学者蒙田的代表作。作品内容包罗万象,融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于一体,是16世纪各种知识的总汇,有“生活的哲学”之称。蒙田以智者的眼光,在作品中考察大千世界的众生相,反思探索人与人生,肯定人的价值和欲望,批判教会和封建制度,主张打破古典权威,充满了人性自由、科学知识的人文思想。
展开
精彩书评
    蒙田从来不沉闷,从来不虚伪,从来没有一个人思想这样丰富,从来没有一本书写得这样自然。<br>    ——美国思想家 爱默生<br><br>    蒙田以一个智者的目光,观察和思考大干世界的众生相,芸芸众生,林林总总……他博学多能,引古证今,鉴古知今,对许多人类共同有的思想感情,提出了自己独到的、有时似乎是奇特的见解,给人以深思,反省的机会、能提高人们对人生的理解。<br>    ——文学家 季羡林
展开
精彩书摘
    一个终点,几种途径<br>    当我们发现,被我们冒犯了的人掌有我们的生杀大权的时候,得到他们宽恕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绝对的服从。与之相反,勇敢和坚定的信念,有时也会有相同的效果。<br>    威尔士亲王爱德华(长期统治吉耶纳,他有着巨大的财富和很高的威望)曾经被列摩日人触怒,并且一举进攻他们的城市。他并不为列摩日百姓的呼救声、被遗弃的泪流满面的妇孺以及跪倒在他脚前求饶的人们所打动。他率军继续行进,直到他看到三位法国的绅士以顽强的意志同他的胜利的军队继续奋战时,他才有所动容。他对这三位绅士充满敬意,他的愤怒终于得以平息,并从这三位绅士开始,渐渐赦免了这座城市其他的百姓。<br>    伊庇鲁斯的亲王斯坎德培想要追杀一名士兵,那名士兵开始还卑躬屈膝,想尽各种方法,希望得到赦免。但是,一切都是徒劳。最后他决定举起手中的剑,准备应战。他的这一举动反倒平息了亲王的愤怒,亲王钦佩他的这种精神,并且赦免了他。然而,那些不能理解斯坎德培神奇的力量和他的英勇的人,对于这件事情可能会有另一种理解。<br>    康拉德三世包围了圭尔夫的公爵巴伐利亚,他不为任何利诱和哀求所动,只是让同公爵一起被包围的贵妇们带上她们的随身物品,保有颜面地走出城去。然而,她们却把她们的丈夫,孩子,甚至公爵本人扛在了她们的肩上,一起出城。康拉德的铁石心肠被震撼了,他被这一场景所感动,激动地流下了眼泪。于是,他心中的怒火熄灭了。他放下了对公爵的仇恨,从那以后开始仁慈地对待公爵及他所有的臣民。<br>    这两种做法,无论哪一种都能让我折服。因为我是一个为人温和、富有同情心的人。但是,我可能更倾向于同情而不是尊重。对于斯多葛学派来说,怜悯就是一种犯罪。他们认为,我们应该去救助那些受尽折磨的人,而不是同情他们的遭遇。<br>    然而,我觉得这些例子和我要说明的事情并没有脱离。因为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当面对这两种形势时,我们是如何顽强抵抗一种,却屈服于另一种的。由此可见,一个人会产生怜悯之心要归咎于他的温柔。而这一现象多体现在弱势群体,比如妇女儿童,还有极其普通的人。反之,那些蔑视呻吟与眼泪、只顺从于神圣形象的人,多是不屈不挠、有着顽强的男子气概的人。不过,对于没有一颗宽厚的心的人来说,惊讶和钦佩可能会产生相同的结果。底比斯的人民就是一个佐证:他们将两位到了任期却不下任的将军推向审判席,其中一个叫佩洛皮达斯,迫于控告的重压,在人民的声讨中卑躬屈膝,毫不抵抗,没有做任何争辩就卸职了,并且苦苦乞求人们的原谅。相反,伊巴密浓达略微夸大地叙述了他一生的功绩,并且高傲地责备人们的忘恩负义和不讲道义。他最后使得人们在一片赞扬声中无心继续审判而解散了法庭纷纷离开。<br>    当老狄奥尼修斯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战终于攻下了雷焦卡拉布里城,并且俘获了一直负隅顽抗的英勇统帅费通时,他想通过一些手段来对费通进行报复。他告诉费通,他在前一天已经淹死了他的儿子和亲戚。但是费通没有任何反应,只是回应说他们死了反倒比他更幸福。在这之后,狄奥尼修斯又派人剥去了费通的衣服,并且叫人带他到街上去游街,残暴地鞭打他,用无理的话羞辱他。但是费通一直保有他的尊严,并且大声宣告他的死是光荣的,他死也不会让他的国家落入一个暴君手里,他们的这种行为是会触怒众神的。这时,狄奥尼修斯从他的士兵眼里看到,他们并没有因为费通的话感到气愤,而是对他们的统领和胜利感到不屑。他觉得这些士兵可能会发起兵变,甚至会从刽子手的手中援救出这位罪犯。<br>    ……
展开
目录
一个终点,几种途径<br>论悲伤<br>论闲逸<br>论说谎者<br>预言说<br>论百折不挠<br>论对怯懦行为的惩罚<br>论恐惧<br>人未死,不可言幸福<br>己受益,旁招损<br>仅凭一己之力来判断正误是愚蠢的<br>谈节制<br>冷静判断天条<br>命运的安排往往在情理之中<br>衣着习惯浅谈<br>我们为何为同一件事又哭又笑<br>论意识自由<br>谈禁止奢侈法<br>论言之虚华<br>论行为无常<br>论授勋<br>论美德<br>斯布里纳的故事<br>论世间雄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