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书林又话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8032898
  • 作      者:
    曹聚仁著
  • 出 版 社 :
    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曹聚仁(1900-1972),字挺岫,浙江浦江人(出生地蒋畈村现划属兰溪)。中国现代作家、学者、记者。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毕业。1921年到上海教书,后任上海大学、暨南大学、复旦大学等校教授,并从事写作,以散文创作立足文坛。30年代初主编《涛声》、《芒种》等刊物。1937年抗战开始,从书斋走向战场,任中央通讯社战地特派记者,曾采访淞沪战役、台儿庄战役及东南战场,并主持《正气日报》编务。抗战胜利后回上海,在大学任教,并从事报刊新闻工作。1950年到香港,为多家报刊撰写专栏文章,并参与主办《循环日报》、《正午报》。1956年后,曾数次回大陆采访,并致力于祖国统一大业。1972年7月病逝于澳门。一生著述逾四千万言,生前出版成书约七十多种。
展开
内容介绍
    对于一生著述颇丰的曹聚仁来说,笔耕不辍的背后,往往依托的是阅读的广博,与读书的勤勉。作者“看的书很杂”,又“相当的随意”,往往“想起点什么,就写下来”;点滴文字中“又流露出作者对书,对文、对人及对生活的态度和见解,也看得出作者深厚的学术根底”。一篇短短千余字的“书话”,就可牵带出晚年的曹聚仁或是亲身经历过的文坛掌故,或是阅读后写下的笔记心得,或是谈诗论艺时的即兴体会,或是关于文学诸多层面的理论探讨。这些在书内四辑中都各有侧重,同时也兼及学问、书趣、政治立场与人生感悟的发挥。《书林又话(修订版)》所收文章,多系作者晚年在香港卖文为生时期,发表于报刊的专栏,生前未曾结集。今由其家人整理,修订,纳入“曹聚仁书话系列”。相信“今天的读者,即使没看过他谈到的那些书,看了他写的书话”,“也会有一定的收益”。
展开
精彩书摘
    因此,我书房中,这第三批破书,很少合乎一般人的口味,连知音的人,也未必很多。要说中外文学名著,在真如当年,大概收集得比较完全;而今呢,只有《红楼梦》、《水浒传》、《儒林外史》和《老残游记》,其他就不周全了。西方的文学名著,也凑不齐十种,假如要谈西洋文学,就无从谈起了。倒是有了一大批地方戏曲专集和电影艺术,连着电影刊物,可以装满三箱子呢!占我的书箱最多的,是史、集。近代史和现代史,比例占得更大。我所收存的谈语言文字的专集,比中外文学名著多过三四倍,这也不是朋友们所想到的了。关于地理类的专集以及游记一类的书,我也收藏了两书箱;诗词专集,以及诗话、文史随笔,我也收了五书箱;杂书比经、子、史多了四五倍,也正是杂览的路子,和学者文士们的观点,颇不相同了。<br>    知堂老人说:“一个人的书房是不可以让人看到的,看了其人的书房,就可以知道其人的好尚和修养的深浅。”掉过头来,也可以这么说:“人是不容易了解的,看了其人的书房,也不一定知道其人的好尚。”我是时常被人看作是文人的,只有肉摊上伙计,叫我是“大师傅”,有的小姐,会当我是南货店老板。我总自称为“史人”,说实际一点,我只是一个对历史有兴趣的人。<br>    我究竟研究什么的呢?我自己在反省。车载青兄再三要我写国学概论,在他看来,我一定对这一门比较熟手,可以挥洒自如。可是,把坊间已有这一类谈国学的书看看,不论是“概论”、“入门”、“答问”,都不行,对读者毫无用处。本来,我以为钱宾四的《国学概论》总该十分出色了,哪知也平平无奇。说起来,还是皮锡瑞的《经学历史》、章太炎师的《国学概论》有点新意。我能写得更出色吗?我并无此信心。最近,决意动手来写,把这一部门书籍整理起来,就有五箱子那么多。<br>    当然,我也有最重视的书。那是什么书呢?友人郭兄到东京去的那年,我送了一部沈括的《梦溪笔谈》。这部书,一般人不一定知道,却有世界的学术地位;英、法、德、俄都有译本,日本有三种译本。九百年前,北宋学人的著作,富有现代气息,如入宝山,不会使人空手而回的。替《笔谈》作笺注的胡道静兄,那是真正的通人。(沈括,浙江杭州人。道静兄,系朴安先生长子,安徽人。)<br>    我一生师事单不庵、章太炎诸氏,他们都是朴学大师。我的思想路向,从王船山学派出,接近罗素和冯友兰二氏;因此有一书箱,都是他们的著作。周氏兄弟鲁迅和知堂,和我在师友之间,他们的书也塞满了一大书箱。不过,兴趣所近,我收藏胡适的著作,比周氏还要多。或许更出乎意想之外,我几乎把文星丛书买了三分之一呢!<br>    知人真是不容易呢!我也想找一些知己,披襟共语呢!<br>    ……
展开
目录
曹聚仁作品系列总序<br>第一辑<br>书架<br>书房的灾难<br>“红楼梦一箱子”<br>“博古”与“通今”<br>“孔夫子的门徒”<br>书林扬觯<br>太炎先生是吾师<br>我不识樊宗师<br>《庄子》与《文选》<br>岁暮辞<br>关于《现代中国通鉴》<br>《书林新话》前词<br>谈《浮过了生命海》<br>未名社<br>《大公报》的传统<br>有怀《新中华》<br>南星书店<br>“文星”的风格<br>文摘<br>我与文艺<br>四十之年<br>“假使我明年要死了”<br>第二辑<br>读《史通》杂识<br>苏叔党《飓风赋》<br>《滕王阁图》<br>艾南英<br>《舟车所至》<br>匡超人论<br>曹雪芹《行乐图》<br>谈《中国近代史》<br>读《九一八事变史述》<br>辜鸿铭“狗屁不通”<br>《五讲三嘘集》<br>“□□□×××”<br>伯夷、叔齐与鹿<br>“胡适批判”<br>胡适与“《水经注》案”<br>黄远生《记太炎》<br>“林语堂启事”<br>《清呓集》<br>梁实秋谈写信<br>李劫人的《大波》<br>谈萧一山<br>《北窗夜钞》<br>“假石涛像”<br>蒋碧薇的败笔<br>“某君”<br>枝巢《回忆篇》<br>罗敦伟的回忆录<br>良医的“人情味”<br>女人写的文章<br>海外梦回<br>《香港旧事》<br>抄一段笔记<br>从《任卓宣评传》说起<br>“这中间”<br>英雄与英雄谱<br>连士升的散文<br>“《风萧萧》的作者”<br>韩素音的小说<br>蔡思果的散文<br>《摆江》<br>绍兴水乡行<br>女作家<br>台湾女作家<br>《不按牌理出牌》<br>百科全书派<br>《性史》与《性艺》<br>关于《小江平》<br>马可孛罗<br>《雪莱传》及其他<br>《罗素传》<br>谈康拉得<br>海伦·凯莱的生平<br>《关于短篇小说》<br>《冰点》<br>新《小学生活》<br>《母子之间》<br>“上帝是黑人?是白人?<br>《我是神父,我要结婚》<br>第三辑<br>读诗小记<br>“病后觉衰”<br>卧病<br>老境<br>王昭君·青冢<br>虔州<br>沈园<br>李延星的一首诗<br>《河北地震诗》<br>……<br>第四辑<br>后记<br>曹聚仁书话系列编后语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