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凤山下打虎沟
在平凉东川龙凤山下,有个叫柳树沟的小村庄,现在人称打虎沟。
大唐时候这个村里有个姑娘,名叫玉容。她十六岁那年,和几个女孩子到柳树沟里挖荠荠菜。沟里头有一尊丈把高的石人,她们说说笑笑来到石人跟前,一个女子说:“今天石人望着我们笑,我们里头肯定有一个人是石人的媳妇。如果谁能把笼笼套在石人头上,谁就给石人当媳妇。”大家套了半天,谁也套不中,轮到玉容却一套就中。大家笑着说:“玉容从今天起,就是石人的媳妇了。”玉容羞得满脸通红。晚上,玉容梦见有个男人睡在她身边,醒来后觉得非常奇怪。第二天就听村里人说:沟里的石人不见了。
说来也怪,从那以后,玉容的肚子一天天地大了。整整过了十二个月。玉容生下个男孩,长得很像石人。这天来了个衣衫褴褛的道人,进房来念了一首诗:“龙凤山下产麒麟,莲花台前出勇将;平西路上多立功,大唐社稷一栋梁。”然后,又给孩子取名存孝,笑笑便走了。存孝出生三个月后就能爬,长到五六岁就比同岁的娃高出一头,十五岁的时候,他已练就了一身好本领,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那时候,西边匈奴进犯大唐边界。朝廷派李靖王率十二太保,带了五十万人马平西。可是高平关一战,李靖王大败,败退四十多里,唐军锐气大减。
有一天,李靖王闷坐在军帐中,忽见东南方有座高山,山顶还有庙宇。唤人来问,才知那是真武大帝的行宫,还塑着真武大帝的金身。李靖王心想:“我何不前去拜谒真武,求神力扶助。”于是,就带着太保前往龙凤山。
李靖王拜谒了真武大帝刚出行宫,忽然一阵大风,风起处,只见一只大虎跳出树林,扑向山坡上的一群羊,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在一旁睡觉。恶虎离羊群越来越近,急得李靖王和众太保高声喊叫。那男孩正是存孝。原来存孝练了一阵拳,觉得疲倦就在阳坡上睡着了。梦见一位披发赤脚道人,脚踩着龟,右臂缠蛇,自天而降。存孝刚要施礼,那道人却抢先说:“你立功报国之日到了。”说完便不见了。这时候,突然喊声四起,存孝猛然惊醒,只见一只凶恶大虎正扑向羊群。存孝急忙迎上前,恶虎见有人阻挡,张开血盆大口,扑向存孝。在恶虎跃起的时候,存孝顺势闪在一旁,趁虎爪落地立足未稳,一个箭步蹿上去,左手抓住虎头顶盖皮,使劲往下一按,虎嘴啃地。他抡起铁锤般的拳头,往虎眼上乱擂,打了二三十下,虎眼血肉模糊,瞎虎一阵阵哀号,瞎撞乱跳,一会儿就被他打得瘫在草地上。李靖王见状大喜,有心试试存孝的才智,便上前说:“这是我的家虎,你是谁家的孩子,怎么把我的家虎打死了?快赔我虎!”存孝不慌不忙地说:“老虎在荒郊野外吃羊,怎么说是家虎!”说着提起三四百斤重的死虎,扔在李靖王面前。存孝智勇双全,李靖王暗自称奇,不觉言道:“我大唐江山得救,全在此小孩矣!”
李靖王又问了存孝的姓名、身世及武艺,将其当场收为义子,封为十三太保留在身边,随后又跟匈奴交战。
高平关一战,存孝杀得匈奴将官丢盔弃甲,弃关而逃。李靖王大喜过望,恩赐存孝姓李,封为打虎将、三军元帅。李存孝挂帅不到一年,就收复了唐朝的全部失地。
自从李存孝打虎后,柳树沟就被人们叫做打虎沟。老虎窝巢所在的黑山,也被人们叫做老虎山。
恶虎出黑山路过杨沟被人看见,杨沟就改为杨见沟。老虎在龙凤山听见羊叫声转回来的地方叫做弯沟。李靖王垒寨扎营的地方起名王寨。至今袭用。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