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在的,以我现在的眼光看明洪武年间的来祖钦公,真的很佩服,当然也心怀感恩。他是有眼光和远见的,因为黄河历史上的历次决堤泛滥,不知淹没了多少城镇村庄。明天启年间的大水,淹没了南关山村北边的斛城,自然也会淹没南关山村。然而郭氏族人能够躲过劫难,实在多亏了居住在山脚的原因,哪怕是洪水袭来,生还的概率要比远离山坡不知高多少倍啊。到现在我的老家农民把“下地”做农活,依然说成“下湖”。<br>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我的族人在挖塘泥的时候,在地面以下三四米深的地方,挖到了南关山村的遗址。村庄比较大,居住区集中在山脚附近,即寨墙南门西南一片相对平坦的地方。房屋结构为砖石。石头为山上的石灰岩,砖是灰色的明代砖,较大较厚。在距离村庄五百米的更西南,是打麦场,因为出土了远比现在大得多的石磙。打麦场外,发现了一口水井,井口直径一米多,周围用石头镶嵌。族人挖出砖石,用于建房砌墙,所以,只是挖掘了墙体部分,因而也没有发现遗骨。沿着村庄往东五百米,是郭氏陵园,分南北两个。两个陵园之间的山脚下,矗立一座塔。传说的塔名叫做“愿穷塔”,1966年拆毁。我小时候跑到那个地方玩,还能看到长条石横七竖八乱放着,以后逐渐被派上了其他用场。还有一些石雕、浮雕也被损毁,真是可惜。传说这个塔是先人们到南关山村定居后,年年丰收,把长工累死了好多,于是,先人们建塔表示愿意贫穷。我觉得这个传说不可靠,也太矫情了。我想,它叫做“镇穷塔”倒是有可能的,谁没有镇穷的愿望呢?<br> 当然,我们的南关山村即后来的栏杆,是有寨墙的,前边说了九里单八步,分东西南北四个大门,寨墙外是壕沟,其中南门置吊桥一座。直到现在,老年人还用“吊桥”指称早已成为石桥的桥。寨墙建于何年,无记载,不可考了。建寨墙是防贼防匪,没有一定的家族实力,也建不起来。1938年的春夏之交,日本侵略者野蛮地闯人了我的家乡。“跑反”的族人,争先恐后夺寨门而跑,没有跑掉的人。就惨遭杀害奸淫。我父亲告诉我。那年他17岁。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