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黄河滩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355070
  • 作      者:
    崔正来著
  • 出 版 社 :
    作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这部长达42万字的作品,叙述了20世纪上半叶黄河中游地区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生活在黄河滩附近人们复杂的情感经历。 <br>    作家崔正来立足黄河中游地区,以俯仰结合的方式纵横叙事,于历史真实之外,讲述了在那一特殊历史时期,山西晋南地区所发生的诸多精彩纷呈的故事,可谓是晋南地区的革命斗争史和回忆录。
展开
作者简介
    崔正来,1945年生于山西省荣河县孙吉镇安昌村(后划归临猗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三岁丧母,父亲先为黄河纤夫,后为艄公。20岁以前在故乡读书,从小学读到高中。1965年春入伍,1971年春转业到《西安日报》编辑部任记者。1972年春到1975年夏就读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短暂留校,不久重新回到《西安日报》和(《西安晚报》编辑部工作,负责工交组工作。1981年调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先后任记者、主任记者、高级记者。从1993年起主持广播电视部陕西记者站工作,2006年7月底退休,享受司局级待遇。 <br>    作者喜爱文学,在三十多年的新闻工作中,写过数百篇报告文学和通讯,发表过上千万字的作品,其中有100多篇作品在全阑、省部级和中央台、国际台评选中获奖。 <br>    《黄河滩》为作者第一部长篇小说。
展开
内容介绍
    《黄河滩》是一部以清澈之音唱响历史传奇的精妙小说。<br>    作家崔正来将二十世纪上半叶,黄河中游河滩及河水两岸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全部囊括于小说之中,驳杂的人物谱系,纷繁的事件,构成了小说巨大的格局。小说讲述了在那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山西晋南地区所发生的诸多精彩的故事,其间有贫困农民与土豪劣绅间尖锐的矛盾;有工农红兵和蒋介石围剿大军之间的激烈斗争;有八路军、决死队、晋绥军、游击队以及黄河滩匪和日本鬼子之间的频繁交锋;有国共两党、两军之间你死我活的决斗;有国民党新军阀间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也有阎锡山的晋绥军和八路军间的合作与摩擦,既可谓是汾南地区的革命斗争史和回忆录,又可以说是一部史料丰厚,事件丰绵,人物丰满的革命现实主义题材的长篇力作。<br>    作家崔正来立足黄河中游的历史承传,以俯仰结合的方式纵横叙事,于历史真实之外详实地纪录了生活在黄河滩的人们悠远悠长的情感苦乐、生活情状。由此,《黄河滩》以苦难历程叩响新岁欢颜,生动准确地击穿了往昔的峥嵘岁月,给人以世纪性的缅怀。
展开
精彩书摘
    腊月里的黄河滩,冷风飕飕,一片枯黄,太阳懒洋洋地挂在西边的天上。这天,平安村十七岁的小伙子黄寒冰来到村西的黄河平安草滩里打猎。他六尺高的个子,身着黑色棉裤、对襟棉袄,头戴一顶舅舅给他的兔皮帽子,肩上扛着一杆七尺有余的长管猎枪,甲字形脸庞上镶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显得格外英武。<br>    抬眼望去,太阳离山边还有一竿子高,黄寒冰估计吃了一天麦苗的大雁快到黄河滩的水泡子里饮水了,便给土枪装上了火药和铁砂。<br>    一袋烟工夫,天上果然飞来了一群排着人字形队伍的大雁。它们“嘎嘎嘎”地叫着落在水泡子里饮水。黄寒冰端着猎枪悄悄地靠了过去,瞄准饮水的雁群一扣扳机。“咚”的一声,受惊的群雁腾空而起,惊恐地飞向四方,只见两只大雁在水边扇动了几下翅膀,趴在那里不动了。<br>    “好!跟打猎的舅舅跑了一个多月,总算没有白练。”黄寒冰一边自言自语,一边跑过去捡自己的猎物。他用麻绳将两只死雁的腿绑在一起,拴在枪杆上,一边走一边唱起蒲剧《汾河弯打雁》来。<br>    黄寒冰的家在离黄河边不到一里远的平安村。腿刚迈进大门,他便高声叫道:“爹,咱们今天有肉吃啦!”<br>    爹正在饭厦(饭厦:晋南方言,指厨房。)烧水,听见冰娃叫,急忙走了出来。看见冰娃打了两只雁回来,高兴得合不拢嘴,说:“好!好!冰娃成人啦!”<br>    父子俩用开水给大雁煺过毛,再用菜刀将大雁开膛,去掉雁肠等不能食用的内脏,接着用凉水漂洗了三遍,将两只整雁放进铁锅里煮了起来。寒冰一手拉风箱,一手用铁铲往炉膛里添炭。锅滚了,蒸汽从锅盖边噗噗噗直往外喷,满屋子香味扑鼻。爹从水缸里舀了一瓢水倒进锅里,又往锅里撒了一把盐,便去给鸡窝插门。最近村里闹黄鼠狼,邻居春燕家一只正在下蛋的母鸡昨天晚上让黄鼠狼吃掉了,春燕娘今天难受了一整天。爹回到饭厦,锅又滚了,忙从筷笼里抽出一根筷子在锅里扎了几下雁肉说:“冰娃,别再添炭了。筷子能扎透了,再添一瓢水,烧开就熟了。”<br>    煮熟的雁肉刚出锅,寒冰就撕了一条腿往嘴里塞。“哎哟,我的妈呀,这么烫!”<br>    “心急吃不了滚锅肉,你先别急着吃,快拿一只熟雁给隔壁春燕家送去!”爹说。<br>    “行!”寒冰放下啃了一口的雁腿,用方盘端了一只整雁来到安春燕家。春燕娘正在炕上纺线,春燕在洗锅。黄寒冰端着雁肉进门叫道:“花妈(花妈:晋南方言中把邻居中比自己母亲小的婶娘叫“花妈”。),我后晌打了两只大雁,刚煮熟,我爹让我送来一只。”<br>    春燕娘急忙转过身,将一双缠过的小脚放到炕沿下,站在脚地说:“你家一共只有两只雁,就给我家送来一只。来,让我剁上一块肉,剩下的你端回去。”<br>    “不用剁了!你们一年四季给我家缝缝补补,我们还没有报答过哩!”说罢,黄寒冰便把方盘里的雁肉往案板上一放,扭身跑回了家。<br>    黄寒冰走后,春燕和娘关了稍门,吃起了雁肉。春燕一边吃一边问娘:“娘,寒冰哥他娘咋早早地就不在了呢?”<br>    娘说:“唉!人常说‘麦收八十三场雨’,就是说在种麦的八月、麦苗开始过冬的十月和麦苗起身的三月各需要一场好雨,可是民国十八年,老天爷干瞪眼,一连三百多天一滴雨都不下,麦秋两料庄稼没有收成。寒冰他爹、他娘、他弟和他四人,冬季里到河西逃荒要饭。他弟弟跑丢了,他娘连病带饿死在河西的一个野窑里。寒冰那年才十一,他弟弟寒霜九岁半。一眨眼六年过去了,寒冰父子命真苦!唉,如今这世道,苦日子不知啥时候才能熬到头!”<br>    春燕娘说寒冰父子俩命苦,自家的命何尝不苦。她十六岁嫁到安家,二十八岁就死了丈夫守了寡。<br>    春燕爹是叫崖压死的,那是七年前的事。<br>    春燕爹叫安大顺,因生在农历六月初六,爹妈说“六六大顺”,于是便给他起了“大顺”这个名字。由于从小在黄河边长大,安大顺六岁就学会了游泳。二十一岁那年,村里郎家财主的船队又增加了几条新船,要再雇二十几名纤夫,安大顺水性好,于是便给郎家的船队当了纤夫。当纤夫八年后,郎家的船队从北山装满自家煤窑生产的煤炭,拉到西安草滩卸了,又满载从秦岭里运出来的木材经潼关逆流而上。当纤夫们喊着号子,前倾着身子在十多丈高的悬崖下吃力地前行时,那悬崖突然垮塌了下来,造成一死三伤,要了安大顺的命。得到死讯,春燕娘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得死去活来:“她爹呀……她爹,人说六六大顺,你怎么一点儿都不顺呀!十五岁殁了爹,二十岁殁了娘,年前我叫你不要下船了,你说再下一年就不下了,老天爷咋就不保佑你呀!”<br>    爹遭不幸那年,春燕才九岁。一晃七年过去了,好像是昨天发生的事一样。春燕记得,爹活着的时候,一两个月回来一次。每次回来,爹都要给她带许多好吃的:有时是花生,有时是核桃,有时是毛栗子。爹的尸体被寒冰他爹黄伯伯和纤夫们抬回来的时候,黄伯伯把一个包袱交给娘,说是爹的遗物。里面有一包冰糖和一块花布。在春燕的记忆里,那冰糖可甜啦,放在嘴里好半天都化不完。爹去世一年后,娘用那块花布给春燕做了一件棉袄。这棉袄穿了两年就有点小了,娘把袖子和袄襟每年放一次让春燕接着穿。春燕和娘一起吃雁肉的时候,身上穿的还是这件补了一次又一次的花棉袄……<br>    在春节前的二十多天里,黄寒冰每天不是在村周围沟岔里打兔子,就是在黄河滩里打雁。十次出猎,九次有收获。爹让他隔三岔五地给春燕娘儿俩送雁肉和兔肉,春燕和娘则给寒冰父子俩拆洗缝补衣服和被子,又将兔皮熟了,给寒冰父子俩各缝制了一顶兔皮帽子。寒冰还到孙家镇集上卖过八只大雁和四只兔子,换回了油盐、蜡烛、红纸、香、门神、灶王爷等等年货。<br>    过年的时候,郎家财主派家丁到附近各村贴出布告,说今年元宵节平安村要“上马嚼”,欢迎各村的人到平安村来看热闹。<br>    “上马嚼”是平安村一带几十个村庄独有的民俗活动,已经在当地流传了上千年,历久不衰,其场面十分壮观。至今过春节的时候,在平安村一带,人们仍然可以观赏到“上马嚼”这种民俗活动。<br>    马在古代既是人们广泛使用的一种力畜,又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作战工具。为了使马便于驾驭,人们必须在马嘴里放上一个铁链,铁链的两端连着笼头和缰绳。平安村一带流传的“上马嚼”,却是像给马嘴里上嚼子一样,给人嘴里上嚼子。其过程是:成群的青壮年自愿报名,经过组织者严格挑选,给这些自愿“上马嚼”的后生们换上古装。接着,这些血气方刚的年轻人要站在舞台上,面对成千上万的观众,自愿把一端磨尖了的像筷子一样粗的铁棍从自己的腮上刺进嘴里,又从另一边腮上拉了出来。当地人把这种铁棍叫“铢子”。铁铢子扎进嘴里后,小伙子们用牙齿咬住它,就像烈马咬住铁嚼子一样。“上好马嚼”以后,小伙子们昂首挺胸排成队列,一手握着又粗又长的麻鞭,一手举着焊有铁环的响刀,在场地上进行表演。<br>    ……
展开
目录
引子<br>第一回  黄河滩寒冰打雁  平安村马嚼显威<br>第二回  五里坡寒冰斗狼  十里滩小伙捞媳<br>第三回  黄寒冰力斗三虎  马骡力拖架解危<br>第四回  解振山劝甥忍气  张二愣借粮送聘<br>第五回  三顶花轿进平安  一群后生闹洞房<br>第六回  黄五八为儿定亲  陈先生提裤撵狼<br>第七回  春燕学拴三环桶  水生演说傅家史<br>第八回  屈水生出走太原  傅作义坚守涿州<br>第九回  北山煤矿做牛马  黑水沟中起工潮<br>第十回  雷豹送信奸冬梅  冬梅受辱跳深井<br>第十一回  司马兄弟擒大蟒  艄公述说后土祠<br>第十二回  张二愣割根报仇  雷万钧出马缉凶<br>第十三回  郎启发焚尸灭迹  黄寒冰拾骨作证<br>第十四回  黄寒冰西投红军  刘志丹东征献身<br>第十五回  八路军东渡黄河  黄寒冰北涉汾水<br>第十六回  寒冰邂逅张二愣  雷豹监视夜归人<br>第十七回  北山煤矿办夜校  饭字引出李闯王<br>第十八回  钱耀辉关注夜校  黄寒冰盛赞大捷<br>第十九回  刘民国带头讨薪  张二愣又遭厄运<br>第二十回  民国递交申请书  矿工争得星期天<br>第二十一回  二愣进山杀雷豹  万钧一打黄河滩<br>第二十二回  二愣一围郎家院  万钧二打黄河滩<br>第二十三回  煤矿成立总工会  郎家组建护矿队<br>第二十四回  郎启财制造血案  总工会抗争得胜<br>第二十五回  两矿工小年入党  黄寒冰大年探亲<br>第二十六回  黄寒冰解说乡俗  陈先生询问时局<br>第二十七回  黄寒冰迎娶春燕  安春燕笑认陈鸿<br>第二十八回  雷万钧夜捕二愣  郎启发调戏夏杏<br>第二十九回  高山下达死命令  寒冰巧施车马计<br>第三十回  火焰山寒冰练兵  决死队康慨赠枪<br>第三十一回  日寇占领孙家镇  寒冰伏击鬼子兵<br>第三十二回  英雄养伤有莘国  壮士沐浴处女泉<br>第三十三回  宜生抗战家被毁  二愣袭寇妻遭奸<br>第三十四回  二愣瀵泉会故友  冬梅炮楼受摧残<br>第三十五回  寒冰巧计救冬梅  政委献策黄河滩<br>第三十六回  万钧三打黄河滩  寒冰乘虚袭空城<br>第三十七回  二愣再围郎家院  五月流火燎汾南<br>第三十八回  五黄六月车辚辚  龙口夺食马萧萧<br>第三十九回  三个女人一台戏  夏杏传授生育经<br>第四十回  郎启发沦为汉奸  安春燕追认烈士<br>第四十一回  游击县长寻父兄  晋军伙夫探妻女<br>第四十二回  游击大队拔据点  减租减息到平安<br>第四十三回  二牛司马皆入伍  独子唯一亦从军<br>第四十四回  郎启发秋林哭诉  阎锡山晋西事变<br>第四十五回  康慨派唯一送信  寒冰偕二愣增援<br>第四十六回  续范亭横枪立马  决死队奋力突围<br>第四十七回  阎锡山众叛亲离  毛泽东去信劝慰<br>第四十八回  张二愣弃暗投明  黄寒冰再遇知己<br>第四十九回  游击队破同蒲路  雷哼哼占葫芦滩<br>第五十回  军民齐心反扫荡  雷部袭寇马家庄<br>第五十一回  赵川鹳滩会高黄  雷部绑架王仁亮<br>第五十二回  孝原庙雷部告捷  稷王山黄张歼敌<br>第五十三回  诗嵘放歌赞晋南  雷部归附阎锡山<br>第五十四回  日寇投降离汾南  寒冰诗嵘结良缘<br>第五十五回  阎锡山兵败上党  胡宗南蚕食晋南<br>第五十六回  叶云山驰骋汾南  赵子民设伏稷山<br>第五十七回  雷哼哼万泉起义  胡宗南晋南败绩<br>第五十八回  雷文清战场叛变  解放军三打运城<br>第五十九回  雷哼哼郑村伏法  郎启发黄河溺水<br>第六十回  平安村马嚼欢庆  后土祠好戏连台<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