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序一 生命意义的诗性见证与寻找<br> 序二 博士小兵<br> 引言<br> 第一章 中国基督教文学状态<br> 一 作家群落<br> 二 书写形态<br> 三 传播途径<br> <br> 第二章 中国圣经文学<br> 一 中国圣经文学的命名描述<br> 二 圣经精神形象的汉语书写<br> 三 施玮:“那片流淌着奶和蜜的土地”<br> <br> 第三章 中国灵修文学<br> 一 人神灵交的言说<br> 二 世俗灵性的开启<br> 三 汪维藩:“野地里的百合花”<br> <br> 第四章 中国救赎文学<br> 一 忏悔的黑玫瑰已然开放<br> 二 对“文化大革命”记忆的神学解读<br> 三 北村:行驶于“公路上的灵魂”<br> <br> 第五章 中国基督教文学的人学内质<br> 一 人与神的对话<br> 二 叩访性爱之门<br> 三 穿越死荫幽谷<br> 四 重返自然乐园<br> 结语挑战与应答<br> 一 基督与中国:中国基督教文学的两种脉动<br> 二 神性与诗性:中国基督教文学的双重维度<br> 参考文献<br> 后记内容摘要
《野地里的百合花:论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基督教文学》就是在如此的人文语境和批评语境之下,第一次全面地展现新时期以来中国基督教文学的真实面貌,对其书写形态、精神价值及其人学内质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拓展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空间,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br> 作为中国文学言说方式和精神世界的一种补充,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基督教文学试图构建一个充满着丰富而强劲的个体生命形态以及神性和诗性可以互释的精神空间。这种写作对于处于精神困境的当下中国以及面对这种困境却极度失语或梦呓的中国文学来说,无疑是“贫乏时代”的一种有意义的表达。但在中国传统道德资源和信仰资源出现匮乏之时,中国基督教文学并没有因叩问灵魂生命和追寻神圣维度而得以引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