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序二
第一章 王安忆的小说体系/1
第一节 城市的女儿:关注市民生活/1
第二节 无根的游子:执着人文精神/12
第二章 王安忆小说的哲学背景/20
第一节 抗拒遗忘,寻找失落的时间/23
第二节 抗拒现实,营造古典的时间/30
第三章 王安忆小说的文体建设/43
第一节 叙述的方式:建设一种规范/44
第二节 叙事的设置:彰显古典主义/53
第三节 语言的风格:流动于铺排与简约/56
第四节 时间的修辞:“浓得化不开”/59
第四章 王安忆对性恋主题的挖掘/64
第一节 前期:纯粹的“男女关系”/65
第二节 后期:性恋背后更丰富的内涵/72
第五章 《长恨歌》——王安忆的巅峰之作及其象征意义/82
第一节 人:“遗民”生活的呈现/83
第二节 城:上海之前世今生/86
第三节 物:一盒金条的象征/91
第四节 时:美韶华流逝之痛/96
第六章 陈映真对王安忆的创作影响,/103
第一节 追随乌托邦情怀/105
第二节 历史“孤儿”的忧郁书写/107
第三节 抵抗全球化/112
第四节 逃离工业文明的精神还乡/114
第五节 皈依鲁迅精神/119
第七章 张爱玲与王安忆之小说比较/123
第一节 解构女性神话与塑造地母精神/123
第二节 人性在困境中沉沦或升华/133
第八章 王安忆的文学批评——对自己的和对他人的/143
第一节 探讨小说创作的逻辑推动力/144
第二节 关注小说创作的“心灵世界”/151
第三节 广泛表达自己的文艺见解/156
第九章 王安忆对各种文学思潮的介入/161
第一节 小鲍庄“寻根”的文化批判意义/161
第二节 王安忆对女性主义的思考/166
第三节 王安忆对都市文学的贡献/170
第四节 王安忆对现代派的借鉴/176
结语:彻心的安慰又彻心的痛楚/182
与灵感赛跑的日子/182
进入“绣花”状态/183
写作秘诀是勤奋劳动/184
每天写点心情就好/185
她过着近乎农人的生活/186
写作是她的精神生命/187
现实生活的封闭与压力/189
对诺贝尔文学奖的怀疑/190
写作就像织毛衣/192
主要参考文献/194
后记/200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