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春秋大梦的闹剧性。所以说李涵秋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是成功的,甚至使人相信这样重大事件的历史真实性。李涵秋的其他小说中对历史的描写、对社会现实的刻画也有一种让人相信的真实感,不同于谴责小说里的过大夸张。如陈平原说:“如果说吴敬梓是十分只说八分,留二分给读者回味思考;李伯元、吴趼人则习惯于有十分说到十二分,往往夸张到不合常理的地步。”
(二)社会小说大多是顺应时俗的作品,它们和现实政治、大众需求关系较紧密,喜欢对小说中的人事直接发表见解,而缺乏作者独特的人生体验和深刻的思考,所达到的思想深度是有限的。它们很少能真正体现现象背后深刻的社会危机,并系统地揭示出根源。李涵秋小说喜欢用镜子照射人间的魑魅魍魉,内容和社会现实、民众的要求,结合得比较自然,把现实、政治与大众的需要写进小说,靠读者自己去体会、领悟。他的小说包含着作者独特的人生体验和深刻思考,是作者的成长史、奋斗史、心灵史,是当时社会生活与时代政治的大百科全书,熔作者经历与人生体验于一炉。如李涵秋的家世及成长和交游,可以从他的代表作《广陵潮》中看出,所谓“广陵潮”其实是以广陵(扬州)为代表,全面描写了它几十年的变迁潮。李涵秋采取了像镜子一样的记述手法,近似真实地记载了中国近代历史、文化、政治变迁的一隅,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整个扬州甚至整个中国的大变动、大变迁。
作者借主人公云麟来观察、体会、思考,把自己的态度与想法跟时代大潮的涌动结合起来,在时代的变迁中,以睿智的眼光打量影响历史的跳梁小丑、英雄好汉、时代先驱、贩夫走卒以及各色人等,冷眼观看时代转型过渡时期的中国社会。他在《广陵潮》中既歌颂了富玉鸾这样投身革命、有情有义、敢作敢为、义无反顾的辛亥英雄,也写了林雨生这种忘恩负义、刁蛮欺主、卖主求荣、见利忘义的无耻小人,还有自欺欺人、沽名钓誉的窃国大盗,不识时务、逆时而动的复辟谬种。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