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文学台湾:台湾知识者的文学叙事与理论想像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20079353
  • 作      者:
    黎湘萍著
  • 出 版 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3
收藏
编辑推荐
  在希腊神话中,猫头鹰是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原型;在黑格尔的词典里,它是哲思的别名;而在鲁迅的生命世界中,它更是人格意志的象征。鲁迅一生都在寻找中国的猫头鹰。他虽不擅丹青,却描画过猫头鹰的图案。我们选取其中的一幅,作为丛书的标志。
  我们渴慕智慧.我们祈求新声。这便是“猫头鹰学术文丛”的由来。
展开
内容介绍
  《文学台湾:台湾知识者的文学叙事与理论想象(增订版)》采取个案研究方式,梳理和探讨了台湾文学史上的一系列重要问题:从文学母题的角度研究两岸知识者的精神联系;由日据时代的小说探究“现代性”问题;从战后上海和台北文化论述的相关性,阐释台湾问题之因由、发展及其对于台湾文化想像的深刻影响;由台湾乡土小说的表现方式,考察边缘地区进入现代消费社会后的困境;从新生代的文学创作论述“后现代”写作的意义。
  作者还阐释了台湾知识者关于“语言美学”的理论建构及其中所蕴含的“新遗民”情结和美学拯救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沃尔夫假说,一个人的思想形式,是受他所没有意识到的语言形式的那些不可抗拒的规律支配的。人们分析自然现象是按人们的本族语规定的方向进行的。宇宙万物以万花筒般滔滔不绝的印象之流呈现在人们眼前,这些现象必须由人们的头脑来加以组织。也就是说,主要由人们头脑中的语言体系来组织。人们按照目前的方式分解自然现象,组成多种有关自然界的概念并赋予各种意义,主要因为大家都是参与协议的一方,同意用这样的方法来组织自然界。这个协议按语言模式编码,对我们整个语言社会都合用。而观察者并不由于同样的物质表现形式而导致对天地万物全都有同样的看法,除非他们的语言背景相似或者在某种程度上加以调节。那么,我们从语言里获得的到底是实在的真相,还是自己放进去的意义?既然我们使用的语言是社会性的,是历史传承下来的属于我们文化遗产的一部分。那么,我们言说的是否真正是属于自己的思想?抑或仅仅是语言本身固有的意义(有些甚至是我们不曾想到的,譬如郢书燕说)?在语言里,到处充满着悖论和矛盾、陷阱和玄机。人们的迷误在于,他沉浸于自己的假象世界,并以为这个本质上是假象的世界就是自然世界本身。人们的机智也在于,他们借助这一假象世界(它作为人与自然世界的一种“中介”)来与自然世界、社会达成协和适应的关系,这个假象世界越抽象、越具普遍性、越社会化,就越可以让每一个具体的、特殊的、自由的个人涵泳其中,屈伸自如,从中获取适应(同化与调节)环境的能力。
展开
目录
第一编 知识者的文学叙事(1)
导言被“遗忘”的“浪漫”(3)
第一章 寻找幸福:从文学母题看两岸知识者的精神联系(28)
第一节 悲情与叛逆:两岸现代文学的基本情绪(31)
第二节 幸福的诱惑:“出走”母题(47)
第三节 失败的反叛:“围城”母题(59)
第四节 时代的游魂:“放逐”母题(67)
第五节 在悲剧和喜剧之间的“大团圆”(74)

第二章 另类“现代性”:日据时代小说透视(79)
第一节 从剑到笔:对抗同化的不同方式(82)
第二节 从中文到日文:高压下的文学策略(90)
第三节 “脱殖民”的写作尝试(110)

第三章 战后“双城记”(120)
第一节 光复初期上海与台北的文化政治(121)
第二节 “两个中国的命运”(127)
第三节 台北与上海“文化论述”的相关性(133)
第四节 战后台湾文学的文化想象(143)

第四章 现代消费社会的另类叙事(167)
第一节 坤树仔的尴尬(170)
第二节 青番公的想象(176)
第三节 猴子的绝望(179)

第五章 新生代的文学救赎(188)
第一节 从怀疑到游戏(189)
第二节 表现现代人困境的文学(239)
第三节 作为救赎之道的小说艺术(246)

第二编 知识者的理论想象(289)
导论 新遗民情结与美学的拯救意义(291)
第一章 理论想象的历程(298)
第一节 “语言”的精神空间(298)
第二节 “旧范式”:政治文化的隐喻(303)
第三节 “新范式”:理论想象的构建历程(308)
第四节 新旧范式之间的理论差异(318)

第二章 凸显存在:语言美学之方法论(328)
第一节 多元时代的对话(328)
第二节 语言·思想·实在(333)
第三节 语言哲学与人本主义(347)

第三章 呈现灵魂:语言美学的本体论(358)
第一节 本体的意义(358)
第二节 假象原理的内在逻辑:本体论的科学论证(364)
第三节 语言迷恋?——语言美学批判(373)

第四章 理论想象之语境分析(384)
第一节 “语言美学”与台湾之政治、哲学(385)
第二节 台湾当代文论与台湾之经济变迁(389)
第三节 “社会写实文学”提出的背景及双重意义(392)
附录
陈映真谈台湾“后现代”问题(408)
主要参考文献(421)
一台湾文学与文论资料(421)
二背景材料(426)
三理论参考书(427)
后记(429)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