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亦真亦幻梦红楼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14062321
  • 作      者:
    周汝昌著
  • 出 版 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真梦是曹雪芹的原著,即脂砚斋批语中透露的“百十回”本,实即一百零八回手稿;假梦就是流传已久、蒙蔽世人,完全违背曹雪芹原著精神意旨的程高伪续一百二十回本。<br>    《亦真亦幻梦红楼》深切关注红楼人物的命运,以最切合《红楼梦》的笔触,使《红楼梦》故事的发展得以延续,让今人得以窥见红楼梦的瑰奇,又完全区别于高鹗续本将红楼梦引向一个“钗黛争婚”流于低俗的小小悲剧。    <br>    红学专家周汝昌的重磅观点<br>    黛玉自沉寒塘之前,早就已经被贾环等人在药中做了手脚。而置黛玉于死地是贾府一些人处心积虑的一个阴谋。<br>    钗黛争婚,完全违背了雪芹原意。实际上,钗黛之间早无嫌隙。黛玉早逝,宝钗亦不是福寿之辈。宝玉的“白首双星”另有人在,那个人就是史湘云。<br>    探春远嫁,不是被迫,而是为了免除贾府之祸而自愿做出的选择,这是她大义超常的“脂粉英雄”之本色。<br>    袭人并非背信弃义、毫无品格的轻薄人,而是在贾府万难之时,挺身救主的勇毅女子。<br>    鸳鸯并非死于“义”,而是贾赦在贾母亡故之后,私用严刑拷逼,以“奸”“盗”之罪诬陷鸳鸯,进而活活害死了她。
展开
内容介绍
    “红楼”之“梦”有真有假。真梦是曹雪芹的原著,即脂砚斋批语中透露的“百十回”本,实即一百零八回手稿;假梦就是流传已久、蒙蔽世人,完全违背曹雪芹原著精神意旨的程高伪续一百二十回本。《亦真亦幻梦红楼》力图“追寻曹雪芹原书的某些大关目大章法,以及若干故事情节的大概约略,藉以演现这种模拟式的尝试,结果与程高伪本是何等的差异,何等的“针锋相对”。
展开
精彩书摘
    新版自序 亦真亦幻梦红楼 本书这次重出新版,蒙友人的美意给取了一个新书名,题曰:《亦真亦幻梦红楼》。我很喜欢这个新的题名,觉得它有智慧,有灵性,有东方辩证法,有活泼的天机妙谛,真是不板、不俗、不腐、不拙,只要一见这个书名便能引人入胜、启发深思。 提起这个“真”字来,它只有一个,没有可以替代、变换的语词。可是,这个“真”一经出现,便有许许多多的“对头”围绕着它,随之而来。例如:假、幻、虚、妄,可见这个“真”的处境很不简单,有时竟然“四面楚歌”,难以安然泰然,困扰得很不轻松自在,这是其一。 其二,你要问世俗常人一句:你是爱“真”还是爱假呀?那你得到的回答定然不会是爱“真”的反面,没有人承认他偏偏爱假恶“真”。但是我举一个古人的例子,你听听:中华诗圣杜少陵(甫),仁人君子也,他对同世而齐名的大诗人李白百般的表扬、爱护、思慕、叹慨;他一提起李白写的诗句,便都充满了最真实最美好的感情,如:“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又:“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又:“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这都表现一个什么意思呢?不是别的,就是李白的为人、做事、撰文、处世……都是坚持一个“真”字,以真情实意待人,毫无造作、欺骗等下流行为,这是杜老称人之善。至于他说到自己呢,也有一句五言诗:“畏人嫌我真”,可知杜老一样喜欢以“真”待人。可是这样而得到的回报,却是人家不喜欢,反而十分的嫌恶于己。我举这些无非是借它略表古人对“真”的看法和感叹,对于坚持真理的不容埋没或歪曲是件不太容易的事情。 换一个角度,从理论观念上讲,绝对没有人自认是爱假而弃真的,但实际上却全然与此相反,他会被“真”所吓倒,而异常高兴地去拥抱那个假东西。我常打比方说真有点儿像“叶公好龙”故事中的那条真龙一样——叶公最喜欢龙了,他住的地方处处有龙,就连墙上、屋子上、房梁上都画满了龙。天上的真龙得知此事,以为这位叶公真是自己的大知音,就要去看看他……结果,真龙到了叶公门口,把头刚刚往里一伸,就把叶公吓坏了,叶公连忙夺路而逃——吓跑了。这个故事说明了“真”与“假”的理论关系,其相比相对的现象最为发人深思。 因此,《红楼梦》的作者雪芹曹公子,他平生对此的经历感受最为深刻,他写了一部书,你甚至可以就用“真”“假”二字来概括此书的内容和含义,他开卷就说:“因曾历过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请看,他开宗明义把“真”与梦、幻、隐、借明明白白地对比而排列出来,让你得到一个“借假而演真”的故事。其表面是“满纸荒唐”,而内涵深处却是辛酸之泪,这一层本不待再说。令人感叹的却是曹雪芹当日不会料到他这部“借假演真”的书,竟然变成了一部别人用来“借真而演假”的另外一种东西了。事实上寻求曹著的真书者人数并不很多,而颂扬光大假《红楼梦》者却远比求真者多得难以胜计。 我这部小著是属于不自量力而想对寻求真《红楼梦》的一些心力、笔墨,结果如何?可能仍然不过是叶公屋内所画的那些假龙而已吧!活龙何在呢?我也举一个例子供你一笑:就在雪芹真书里的第四十三回,贾宝玉在老太太特意给凤姐过生日的那天,却偷偷地跑出北门,寻到了一处水仙庵,去偷祭金钏……,庵里的老尼见宝玉来了,竟然“就象天上掉下个活龙来一般……”。这个比喻是曹雪芹一个极妙的手法,世间到底有没有活龙即真龙?是一个大问题;而贾宝玉自己知道他本人原不过是一条假龙罢了,然而老尼绝不会承认她欢喜非常而迎来的是假龙,这种艺术手法,你如果只认为是讥嘲老尼姑那就错了,他实实在在的是自己跟自己作一番令人又啼又笑的智慧、哲理的细想而深思。同时,我借此也自己对自己作一番调侃、嘲笑:你自以为平生是为了雪芹的《红楼梦》努力求真而斥伪,如今你写的《亦真亦幻梦红楼》到底是一条活龙呢,还是假龙?这个问题是由于有人赐给我的新书名,才唤起了这么多年来的自我梦想的一种痴心和妄作的反思。我把这些心中的感触真实不虚的说与读者,不敢以假冒真。 至于那个“幻”字,讲起来就更不容易了。《金刚经》的一首偈语说:“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一切有为法,皆作如是观”,这常常用来表示真假的关系。细分起来梦、幻、影是一类,泡、露、电是另一类,并不全同。前者才是以“真”相对的事物概念,而后三者其实与真假无关,它是说这种现象之出没极短暂,转瞬之间不复存在。 我在此草草分疏,也不及细讲,只是为了再次表明《亦真亦幻梦红楼》的书名之新思妙谛的不易多逢。有了它,我这本小著就凭空里增添了无限的风流意气了。<br>    第一章 第一节 通灵玉“疗冤疾”,保得宝玉一命 却说宝玉读罢诔文,回至房中,犹自悲泣不已。袭人等温言劝慰,亦不能稍解。因此日渐消瘦,精神恍惚,言语失次,哭笑无端,病情已显。袭人不敢隐瞒,遂来禀明王夫人。 那王夫人素性愚暗,喜听小人谗言。因夏婆子一伙挑拨是非,抄检大观园,闹出一场丑事闹剧,犹不自悟,自谓威重令行,反觉十分得意。凤姐见此情景,便推病歇养,让王夫人自去行事。王夫人本欲喝命宝玉搬出园外,今闻袭人等所说,只得暂且按下,以便仍在怡红院中调治。 谁知宝玉之病日重一日,夜不安寝,一闭目即见晴雯走来哭诉,二人大哭一场。满院中人终日凄惶惊恐难安。王夫人起先未告知贾政,至此也慌了,不知如何是好,只得向贾政说出一切原委。 到底还是贾政明白,心知此乃冤疾,非丸散膏丹所能医治。想起先时宝、凤叔嫂遭邪法镇害,已至垂危,后竟因僧人提醒,用那通灵玉自能立见神效,便命速将那玉悬在室中,令他房中诸人焚香祷祝。果然渐渐安静下来,渐进饮食。王夫人此时见宝玉得保一命,方不再严逼宝玉出园之令。但仍将园中各房丫鬟,逐个审看,诘问,稍有不顺她眼的,悉皆逐出园子。众女儿不忍相舍,纷纷抱头痛哭。只不敢令宝玉听见。 宝玉渐愈后,神智略复,听袭人给他讲说病中情景,并如何又得通灵玉之力的奇事。宝玉忽然大悟:原来那玉上的字,一除邪祟,应在马道婆邪法上;二疗冤疾,又应在这场大病。宝玉细思这“冤”字,不禁泪下。这冤字,是晴雯的一生,也是这么多园中女儿的一生。又想起那日在大杏树下闻鸟啼而伤感,当时只说邢岫烟等女儿红颜枯槁,斯园不知属于何人,自身不知化为何物缮今日眼看走向那一地步了,又不禁痛泪沾衣,自流自拭。 又一转念:玉上三行小字,还有一行“三知祸福”。如今前两行已验,这后一行也必验无疑,但此时此刻,尚不知有何祸福,出在何年何月。 宝玉变得像是事事冷漠了,每日除在老太太跟前定省承欢,托病不见别人。家里人见他,也只照例的礼数,不言不笑,只独自一个,常在池旁堤上痴立。有时喃喃自语,又有时将一张写了字的纸,投向溪水,看它流去。 有园中园外偶得残纸者,只见上面皆是诗句。有几处断句,写的是“风飘万点正愁人”,“飞红万点愁如海”,“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稍稍可辨。诗曰:  红楼非梦假充真,纸断诗残一怆神。 强借草蛇循伏脉,已教东丑效西颦。<br>    第二节 一条大脉络:“大老爷”那边的人 大老爷是贾赦,宝玉的伯父。他住荣国府的东院,与贾母、贾政这边隔断开,另有大门出入,也称“北院”,是相对于另有南院(内有马棚)而言的。 那院里的人,都不怎么样,净是生事生非,好行不义之事。这还罢了,他们对贾母这边嫉妒、怀恨、不平、眼热缮 一府之内,两院之间,暗暗成了敌对,“矛盾”渐趋激化。 雪芹为此,花费了大量篇幅,重笔设“彩”。 贾赦一次“说笑话”,讽刺贾母“偏心”。大太太邢夫人深恨凤姐,说她攀高枝儿——只为贾母这边效忠出力,而一点儿也不“照顾”赦、邢这边(凤姐是贾琏之妻,琏乃赦、邢之子,是借到“西院”来掌家理事的,照“常理”,她该“偏向”着亲公婆赦、邢才“是”)。 这么一来,邢夫人身边手下,就有一群奴仆下人,专门“盯”西院,充当“耳报神”,调唆邢夫人生事“出气”! 可莫轻看了这些“小人”,她们结党营私,害了整个荣国府——包括她们自己! 这群人,饱食终日,“有”所用心——心专门用在算计别人。  第三节 王善保家的无意“导演”了抄检大观园 她们是一党。她们眼黑着这边,天天寻觅什么风吹草动,嘁嘁喳喳,吹向邢夫人的愚昧的软耳朵。 我刚才说了,有一种七十八回本流传过,书到宝玉祭雯,在池边泣读《芙蓉女儿诔》,便失掉后文了(另有考证为据)。从这种本子来看,书中最末部分所写的一件特大事件——不祥的预兆,即是抄检大观园,那是第七十四回的事了。这件丑事与闹剧,正是鲁迅先生所说的“已露悲音”“凄凉之雾遍被华林”,关系至为重大。这场剧是谁“导演”的?就是王善保家的,是她挑动了王夫人的惊吓与怒气。 王善保家的本心是要害她素日不对头的人,兼可立功受赏,博取太太们的青睐。不想出了自己亲戚的丑——她外孙女司棋的私情一案却发露了,而且还断送了晴雯的性命! 其人之恶,罪在不赦!所以宝玉的诔文中说: 呜呼!固鬼蜮之为灾,岂神灵而亦妒?钳奴之口,讨岂从宽;剖悍妇之心,忿犹未释! 此外还用了许多厉害的字词来咒骂那些“奸谗”“蛊惑”。这在全书中也是特例! 这个王善保家的,就是日后挑唆使坏的一员干将,发挥着异样恶毒的作用。 王善保家的为何有这么大的“身分地位”?原来她是邢夫人的陪房。陪房者,旧时姑娘出阁,嫁到婆家,一切陌生,要从娘家带过来一位媳妇照料扶持她,包括教导指引家务礼数,种种关系,也是她的“保护者”,因此是姑娘平生中最贴身贴心、得力得用的亲人,故此最得宠信。可知所遇所选陪房为人的良莠,必然严重影响姑娘(俗称嫁后的女儿为姑奶奶者是也)的心性品德。 王善保家的还掌管着爱财如命的邢大太太的私房财富!此妇为人极不善良。她是个毁家的蠹虫和帮凶,名之为“善保家的”,大概正是反语讽词。 有王善保家的这么一个就够坏了,还又添上了一个费婆子,她也是邢夫人的陪房,是她向邢夫人告状(为了搭救她的儿女亲家、在大观园管看门失职被罪的婆子)而让邢当众给了凤姐一场“没脸”,致凤姐羞愤哭泣。你听雪芹怎么“介绍”这位费婆: 这费婆子原是邢夫人的陪房,起先也曾兴过时,只因贾母近来不大作兴邢夫人,所以连这边的人也减了威势。凡贾政这边有些体面的人,那边各各皆虎视眈眈。这费婆子常倚老卖老,仗着邢夫人,常吃些酒,嘴里胡骂乱怨的出气。如今贾母庆寿这样大事,干看着人家逞才卖技办事,呼幺喝六的弄手脚,心中早已不自在,指鸡骂狗,闲音闲语的乱闹。 即此可见,这也不是善类,都是滋生祸端之人。 全书已过七十回了,事情已是瞬息之间便生变故,所谓一步紧似一步。在费婆子身上交代的这些话,总非浮文虚设,处处关联着后文的大端重案。姑且单就费婆的亲家而言,她们深夜吃酒聚赌,园门管理不严,也隐伏下外贼的侵入。 这也“罢了”,为什么我又拉上夏、秦二婆呢? 夏、秦都不属于“大老爷那边”。夏婆子是荣府西院怡红院春燕之母何妈妈的姐姐,藕官的干娘。但她是迎春房里蝉姐儿的姥姥(外婆),这就沾上了“那边”的关系。此婆也善生事,调唆赵姨娘演闹剧,气得探春要查调唆之人可又查不着她。 秦显家的是司棋的婶子,所以虽在园子角门当差,实属“那边”一“党”。她因争管内厨房,嫉恨上柳嫂子。 这是“知名度”大的,一定还有别的人们。这群人在后半部书中却成了暗中牵动成败大局的重要角色。
展开
目录
新版自序  亦真亦幻梦红楼<br>再版自序  真梦:曹雪芹原著实即一百零八回手稿<br>初版自序  讲述曹雪芹八十回后“真故事”<br>小引<br><br>第一章<br>第一节  通灵玉“疗冤疾”,保得宝玉一命<br>第二节  一条大脉络:“大老爷”那边的人<br>第三节  王善保家的无意“导演”了抄检大观园<br>第四节  东院西院合力下手,向凤姐、宝玉开刀<br>第五节  鸳鸯冤案之撞破司潘私会<br>第六节  鸳鸯冤案之自古嫦娥爱少年<br>第七节  柳五儿之死<br>第八节  饿不死的野杂种——大司马贾雨村<br>第九节  元春暴亡之后宫争宠<br>第十节  元春暴亡之铁网山打围<br><br>第二章<br>第一节  贾家的事:灾难接连逼上门来了<br>第二节  贾老太太归天<br>第三节  贾赦的一条条罪状被人告发<br>第四节  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br>第五节  贾府四春,就是这般的“原应叹息”<br>第六节  云散水流,寒塘冷月葬花魂<br>第七节  补不完的离恨天,至死不干的绛珠泪<br><br>第三章<br>第一节  听我的话,和宝姐姐订了亲<br>第二节  众家仇者“抢红”,袭人无奈嫁玉菡<br>第三节  天造地设,凤姐玉成小红贾芸好姻缘<br>第四节  宝玉泪别大观园<br>第五节  黛玉忽闻宝玉来了<br>第六节  宝玉娶宝姐姐,并非自心情愿<br>第七节  花烛之夜忆黛玉<br>第八节  不吉之兆:宝钗婚礼前夕失金锁<br>第九节  时乖玉不光,通灵玉惨遭调包<br><br>第四章<br>第一节  凤姐心腹:来旺儿和他媳妇<br>第二节  凤姐罪过之旺儿的儿子与彩霞<br>第三节  一桩悬案:蜡油冻佛手<br>第四节  宝玉与妙玉也“不干不净”?<br>第五节  宝玉懵懂,狱神庙被拘<br>第六节  小红义报凤姐知遇恩<br>第七节  府里宝玉出事了<br><br>第五章<br>第一节  大不幸中之大幸<br>第二节  宝玉冯府意外见到金麒麟<br>第三节  说金麟事,意外引出通灵玉<br>第四节  小红成了凤姐最后一个救星<br>第五节  平儿辛苦撑残局<br>第六节  扫雪拾玉,凤姐托孤<br><br>第六章<br>第一节  王府内妙玉蒙难<br>第二节  寄寓冯府叹平生<br>第三节  创“情教”宝玉悟道<br>第四节  黛玉旧疾加重,贾环暗做手脚<br>第五节  林黛玉之死<br><br>第七章<br>第一节  潇湘花落水流红<br>第二节  悬崖撒手:转眼乞丐人皆谤<br>第三节  重到花家如隔世<br>第四节  宝玉寄宿遇老僧<br>第五节  佛门修习,“出家公子”画名远传<br><br>第八章<br>第一节  凤姐被遣,哭向金陵事更哀<br>第二节  狠舅无良卖巧姐<br>第三节  来旺儿子锦香院偶遇巧姐<br>第四节  巧姐遭难,贾兰不惜手足情<br>第五节  巧姐出逃,绝境中认出刘姥姥<br>第六节  姥姥进城报佳音,为板儿求媒<br><br>第九章<br>第一节  凤姐误认甄宝玉<br>第二节  湘云被人卖做了丫鬟<br>第三节  探明卖画和尚的栖身之所<br>第四节  甄贾宝玉相认,情痴已成情僧<br>第五节  定计南游寻湘云<br>第六节  湘云主仆三人搭配“风尘三侠”<br>第七节  卫公子施行险计,湘云男装夜奔<br>第八节  死里逃生,湘云认义父义母<br>第九节  贾芸带来一条惊人的喜讯<br>第十节  禅房曲径觅芳踪<br><br>第十章<br>第一节  天河庵内行脚僧人槛梅遥叩<br>第二节  宝玉再见妙玉师傅<br>第三节  宝湘兄妹成大礼谢大媒<br><br>第十一章<br>第一节  妙玉师傅大年初一登门拜访<br>第二节  柳湘莲护花,史湘云脱难<br>第三节  犹恐相逢是梦中<br>第四节  一场饯花盛会<br>第五节  原作不可重现,补文可以过而存之<br><br>卷尾小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