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这些“中国人”、“国民性”、“民族性”等概念,就不是科学的概念。我们当然不仅仅要看概念,还要看鲁迅的思想实质。我们应该对鲁迅一些文章做更深入具体的分析。世界上没有一贯正确的人,也没有百分之百的马克思主义者。鲁迅的伟大正在于他是一个人,不是一个神。对于他后期有关这方面的文章,应该全面地分析,不应仅看他的字句。应该去掉它不科学的外壳,理解他战斗精神的真髓,而不应该相反,由这些言论得出鲁迅一贯坚持改造国民性思想的结论来。<br> 由这个问题的争论,使我考虑鲁迅研究的一个根本问题,即克服神化鲁迅的观念是一个十分艰苦的工作,也是一个使鲁迅研究科学化的过程。它不仅要改变我们学术研究的一些方法和风气,也涉及怎样从根本上建立我们研究鲁迅的科学的历史观:我们要切切实实地把鲁迅看成一个脚踏在中国大地上在外在与内心的紧张斗争中艰苦前进的伟大的人,而不能出于良好愿望地把鲁迅视为洞察一切一贯正确的伟大的“神”。我们要用整个历史的眼光来观察分析鲁迅,而不能以鲁迅自己的一切言行为标准来判断整个历史。我们要在鲁迅客观存在的本身中发掘他的精神光辉,而不能离开鲁迅本身的客观存在凭着良好的愿望去为他增添什么精神光辉。<br> 其次我由此考虑:研究鲁迅怎样联系实际的问题。鲁迅的著作和思想有长远的历史意义。他一生的道路和许多思想(但并非全部)对于人们有永恒的启示。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思想都一定可以与现实中某一种思想和运动找到必然的联系。特别是鲁迅先生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某种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就不一定再适用,或者去继续发扬提倡它。如果不注意这一点,就又能重复十年浩劫历史中出现的一些引人深思、令人发笑的错误。也可能出现新的实用主义的毛病。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