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现实的与哲学的——鲁迅《野草》重释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180464
  • 作      者:
    孙玉石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关于一本薄薄的《野草》,讲的话,已经够多的了。然而,把这些连载于《鲁迅研究月刊》上的浅薄的讲义,汇集在一起,准备付梓时,似乎还想说几句话。
展开
精彩书评
    一所好的大学应该是人类精神的童年。它应该拥有一片永久的绿色空间。这空间在自然界也在人精神世界里。无论它变得怎样古老,在这里生长并从这里出发的都是含苞待放的希望。我愿永远不会再有人用野蛮的思维和暴力铲除北大人百年来葆有的灵魂的一点绿色。<br>    ——孙玉石
展开
精彩书摘
    《火的冰》中,也恰好有一句这样话:“遇着说不出的冷,火便结成冰了。”“火,火的冰,人们没奈何他,他自己也苦么?”这里写“火的冰”,被冻死的火,是为了写“火的冰的人”。那么,这篇散文诗中作者写“死掉的雨”,写被冬天的寒冷“冻死的雨”,写这“朔方的雪花”就是被“冻死的雨”的孤独的“雨的精魂”,也就是为了写人的一种生命的存在。在这里,我们也似乎可以听到《希望》的末尾中所有的“我只得由我来肉薄空虚中的暗夜了,纵使寻不到身外的青春,也总得自己来一掷我身中的迟暮”这样孤独苍凉然而决然抗战的声音。<br>    作者在《雪》中所描写的三种生命存在的形态,目的是为了在隐藏的意象中,传达一种《希望》里所要继续阐发的思绪:即使身外的青春真正的已不再存在,那么,在它的“死掉的精魂”之身上,也就是进行“朔方的雪花”所象征的孤独反抗的生命存在中,仍然有永不绝灭的希望在的!这些,或许就是我所理解的鲁迅写作这篇《雪》的深层的象征内涵。<br>    李欧梵先生认为,《野草》这个集子中写得最好的抒情诗篇或许是《雪》,这里抒情场景围绕着南方和北方两种雪的对比而给以启示:雪的两种形象,成为诗人往昔青年时代和当前的他的隐喻。对南方雪景的描写色彩丰富……但是诗人现在居住的那里的北方的雪,却是没有色彩的,如粉,如沙,决不粘连。这些描写可以说都是实景,但是在雪化为雨时,所写的景象就不那么现实主义了:<br>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展开
目录
致《鲁迅研究月刊》编者的信(代序)<br>题辞<br>关于《题辞》<br>秋夜<br>关于《秋夜》<br>影的告别<br>关于《影的告别》<br>求乞者<br>关于《求乞者》<br>我的失恋<br>关于《我的失恋》<br>复仇<br>关于《复仇》<br>复仇(其二)<br>关于《复仇(其二)》<br>希望<br>关于《希望》<br>雪¨<br>关于《雪》<br>风筝<br>关于《风筝》<br>好的故事<br>关于《好的故事》<br>过客<br>关于《过客》<br>死火<br>关于《死火》<br>狗的驳诘<br>关于《狗的驳诘》<br>失掉的好地狱<br>关于《失掉的好地狱》<br>墓碣文<br>关于《墓碣文》<br>颓败线的颤动<br>关于《颓败线的颤动》<br>立论<br>关于《立论》<br>死后<br>关于《死后》<br>这样的战士<br>关于《这样的战士》<br>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br>关于《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br>腊叶<br>关于《腊叶》<br>淡淡的血痕中——记念几个死者和生者和未生者<br>关于《淡淡的血痕中——记念几个死者和生者和未生者》<br>一觉<br>关于《一觉》<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