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历代剧论选注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2555123
  • 作      者:
    陈多, 叶长海选注
  • 出 版 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我国历代戏剧理论遗产十分丰富。本书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篇章,试图以此概括反映我国戏剧理论史的发展轨迹,彰显其主要成果,让历史资料中蕴含的文化精神为现实的艺术实践和理论研究服务,为建设祖国的戏剧学体系服务。
  本书共收文章一百三十八篇,按时代先后分为四编。第一编先秦至元代,第二编明代,第三编清代,第四编二十世纪初叶。
展开
精彩书摘
  高明的《琵琶记》是南戏的重要作品,对明清两代的南戏和传奇创作有深远的影响。这部南戏的开场词[水调歌头]集中反映了作者的创作观。这首词首先提出“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这一戏曲创作原则。这里所谓有关风化,即是主张宣传“子孝共妻贤”这些内容。高明提倡戏曲创作应以有关“风化”为先,至于“插科打诨”、“寻宫数调”之类形式,都在其次。
  这首[水调歌头]还提出了“论传奇,乐人易,动人难”这一重要观点。这是要求戏曲创作不止于娱乐人,而重在感动人,高明的这种以感动人为主的创作主张,对明清许多曲论家都产生过影响。
  高明本人写作《琵琶记》时,虽主观上企图宣扬“子孝共妻贤”之类伦理概念,但由于他要求“动人”,因而写出了能感动广大观众的内容,而这正是《琵琶记》之所以具有艺术魅力的原因。因此可以说,高明的《琵琶记》正典型地体现了他本人的创作主张。
展开
目录
第一编 秦至元代
尚书(选录)
乐记(选录)
乐本篇(节录)
乐象篇(节录)
魏文侯篇(节录)
乐论(节录)
吕氏春秋古乐篇
礼记(选录)
郊特牲(节录)
杂记下(节录)
淮南子(选录)
滑稽列传(节录)
毛诗序(节录)
舞赋序
西京赋(节录)
九歌序
和许给事善心戏场转韵
请禁角抵戏疏
踏谣娘
咏谈容娘
西凉伎
八蜡
传神记(节录)
谈谐传序
上傅寺丞论淫戏书
闻祥应庙优戏甚盛(二首选一)
梦粱录(选录)
妓乐(节选)
百戏伎艺(节选)
黄氏诗卷序
优伶赵文益诗序
唱论(选录)
作词十法(节录)
录鬼簿序
优戏录序
青楼集志
辍耕录(选录)
作今乐府法
杂剧曲名(节录)
水调歌头(《琵琶记》开场词)

第二编 代
补录鬼簿吊词(选录)
太和正音谱(选录)
乐府体式
古今群英乐府格势(节录)
杂剧十二科
词林须知(节录)
伍伦全备记开场词
王阳明论戏子
女乐本于巫觋
词乐(选录)
西野春游词序
四友斋丛说(选录)
南词叙录(选录)
题昆仑奴杂剧后
临江仙(《歌代啸》开场词)
曲藻(选录)
魏良辅曲律(十八条)
杂说
章台柳玉合记叙(节选)
牡丹亭记题词
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
答吕姜山
庄岳委谈(选录)
词隐先生论曲
西厢记评语(十六则)
曲律(选录)
论腔调(节录)
论家数
论套数(节录)
论剧戏
杂论(选录)
鸾啸小品(选录)
情痴
神合
仙度
元曲选序二
批点牡丹亭记序
三家村老委谈(选录)
批点玉茗堂牡丹亭叙
墨憨斋重定永团圆传奇叙
万历野获编(选录)
蔡中郎
杂剧院本(节录)
填词名手
弦索入曲(节录)
曲品(选录)
谭曲杂(选录)
情痴寤言
梦花酣序
盛明杂剧序
焚香记序
为林宗词兄叙明剧
古今名剧合选序
……
第三编 清代
第四编 二十世纪初叶
再版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